APP下载

浅谈加强地质调查单位内部控制

2018-10-09刘芳

时代金融 2018年23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单位体系

【摘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规范单位业务活动,完善决策审批程序,堵塞漏洞,保障单位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地质调查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地质调查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提供粗略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 必要性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既是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也是一项重要管理活动,是加强事业单位治理的基石,对促进事业单位规范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质调查单位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同样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一、地质调查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地质调查单位主要负责实施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并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地质信息服务。地质调查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对提升管理水平、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廉政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内部控制是堵塞管理漏洞、预防贪污腐败的有效手段

内部控制通过对单位主要业务活动进行分析,本着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分离的原则,确定主要风险点,并进行管控,可以有效地加强地质调查单位在项目招标、合同签订、资金支付等方面的管理,减少跑冒滴漏,提高单位效益。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进一步明确议事规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有效地制衡权力,防止个人独断专行,便于从制度上、从源头上预防贪污腐败。

(二)加强内部控制是适应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地质调查单位各种业务活动最终都集中反映在财务部门资金、资产上面。随着事业单位管理越来越严格,财政、审计越来越频繁、要求越来越严格。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理顺审批权限和流程,选择好控制的主要节点,有针对性的修订完善制度,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控制的针对性。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促进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更加及时、可靠和完整,保障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健康运行,也更好地适应主管部门、财政、税务、审计等机构对事业单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要求。

(三)加强内部控制是促进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地质调查单位陆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内部监管不到位等等,给国家和单位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影响了单位的形象,不利于单位的健康发展。必须借助内部控制这一手段,建立有效控制措施,创新机制,全面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更好地履行公益性职能。

二、地质调查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质调查单位主要承担野外地质项目,其内部控制点多、面广、线长,而且管理的难度远高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地质调查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领导干部和员工内部控制的意识不足

领导的重视是内部控制制度真正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从现实情况来看,地质调查单位领导干部大多为技术干部出身,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了解,对如何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不熟悉,意识的不足导致单位领导无法成为加强内部控制的组织者、支持者。普通员工更是对内部控制缺乏正确的认知,有的将内部控制制度简单地等同于财务管理制度,单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部门的职责,甚至本能地抵触单位的管理,离开了广大员工的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落到实处、不可能取得实效。

(二)单位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在地质调查单位内控体系建设中,大都将财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但是这些单位中地质技术人员比重大,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地位不高,会计工作普遍不受重视,没有主要领导的支持财务部门很难胜任这个角色。地质调查单位近年来规模膨胀比较快,普遍内部管理比较粗放,预算管理水平差,信息化程度低,财务核算、人员管理、项目运营等基础工作薄弱,加强内部控制难以实现。

(三)单位内控制度体系不完整

地质调查单位虽然能够制定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大多局限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制度的执行也不很到位。有的单位仅仅满足于明确机构职能和岗位职责,满足于不相容职位的分离,对内部控制的总体设计、实际运行和监督评价等缺乏全面和深层次的思考,不能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协调统一,“三重一大”事项的议事机制流于形式,工作流程和审批程序不明确、不完善,内部控制不能真正发挥效果。

(四)缺乏必要的审计评价机制

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否往完备、内部控制的效果如何缺乏分析评价。要发挥好内部审计的作用,保障其独立性,通过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单位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遏制住一些苗头性问题,及时整改完善。要定期分析内部控制体系发挥作用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循序渐进改善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三、加强地质调查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地质调查单位必须提高认识,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强内部控制,保障权力规范有序,促进单位健康发展。

(一)提高内部控制意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只有单位领导乃至全体员工理解、支持才能真正把内控制度建设落实到位。因此,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内部控制的基本知识、内控制度建设的要求的普及学习宣传,使单位主要领导切实重视内部控制,发挥好内控体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单位副职、中层领导、关键岗位人员要熟悉内部控制的基本理念,落实好内部控制的要求,成为支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单位一般员工也要自觉支持参与内部控制。这样通过大力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在整个单位形成加强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责任,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按照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逐级分解责任,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要建立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主任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委员会,结合地质调查单位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梳理明确各级领导、部门、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支持牵头部门开展内控工作。要根据内控体系建设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地质调查工作业务流程,分析寻找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运用好内部授权审批、全面预算控制、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信息公开等基本方法,建立起协调统一的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理顺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审批决策程序,逐步形成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夯实内控基础

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地质调查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点。要制定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及时、真实、全面地反映单位各项经济活动。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和严格的内部审核制度,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复查核对,把握好项目招投標、资金结算收支、合同管理等关键环节。要积极推广应用公务卡,利用好现代结算手段,减少大额现金使用。要发挥好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加强信息的分析利用,为内部控制奠定基础。

(四)加强内审机制,强化外部监督

要加强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审计。针对单位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果,逐步实现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定期聘请外部机构进行审计,帮助查找问题,进一步整改提高。

(五)加强分析评价,不断提升内部控制建设水平

要根据实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成效进行分析评价,并切实予以整改。通过内部控制逐步建立、运行、评价、提高的全过程,促进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完善,内部控制水平螺旋式上升。

文献参考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2]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

[3]方周文、张庆龙、聂兴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解》.

作者简介:刘芳(1972-),女,汉族,山东章丘人,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地质调查单位财务、审计等。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单位体系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协办单位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