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018-10-09万小快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万小快

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理解、记忆和速度,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记忆水平和阅读速度。帮助学生学会在短时间内理解文章、把握文章主旨和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阅读教学的任务。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本文探讨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分析了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原因

1.学生阅读能力退化

学者方文飞指出:阅读退化是当今青少年文化中一种值得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的现象。学生的阅读现状确实令人堪忧,学生在课余的阅读量相当少,兴趣低落,品位不高。追根溯源,这与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息息相关。学生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中缺乏主体意识,学生各科的课业负担过重,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独立思考的时间少,静不下心来揣摩语言的奥妙,自我训练阅读能力的时间少等,最后的结果便是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下降,用于语言表达的词汇量贫乏,学生主动接受优秀文章熏陶的意识弱化,意兴阑珊,这更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亟需改变这一学生的阅读现状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2.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教育者严正梅指出:教师在高中 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已成为阅读课的固定上课模式。何谓阅读?自然以读为主,且是以学生的读为主。这种固定模式,是以教师的“说”为主,学生“读”的机会被剥夺。本来学生在课外就很少阅读书籍,课堂中的阅读课还被传统模式剥夺了,这样就更加不利于学生的阅读训练了,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兴趣索然,神游天外,“拖累”教学质量。有些教师唯“课内语文内容”是从,封杀学生的课外读物,认为学生任务本来就重,时间不该被浪费在这些课外读物中。有些教师允许学生扩大阅读范围,却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如何阅读,没有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籍刊物,最后学生阅读太滥,反而起了反作用。显然,教师的不当方式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3.旧式教育制度的钳制

当前僵硬的旧式教育制度已不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而新的教育制度方兴未艾,值此青苗不接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制约。我国教育部明确要求全国各地不能将中学划分成重点中学、实验中学、普通中学,当力求做到教育资源的公平,协调各地教育的发展。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于都九所全日制中学学校中,就有重点中学、实验中学之分。学生往往以成为重点中学的学生为荣,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一切以课内学习为重,各种题海战术出现,就连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都被忽略了,直接背诵需要默写的诗词部分,且甚少涉及课外阅读,最后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严重缺乏阅读的时间。

二、语文阅读素养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不仅是教师的任务,更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阅读使学生的视野、知识面得以拓展,也使学生能够更加关注时事,关注政治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利于培养知识型的高素质人才,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1.教师为学生设定明确具体的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完成任务,涉及到教师和学生双方面。首先,教师方面,教师需要为学生设定明确具体的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在教授鲁迅先生的《祝福》时,可以为学生设定的阅读目标有:阅读鲁迅先生《彷徨》;对比祥林嫂的前后生活状态,思考祥林嫂悲剧人生的深层原因。因为《祝福》就是《彷徨》里面的其中一篇,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背景认识。这些阅读目标达成之后,教师再将教学内容展开,再次强化学生的阅读,甚至,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状况下的祥林嫂,特别是开头作者遇到祥林嫂时的那一段,引导学生细细揣摩每一句话,加强学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突破旧式阅读教學模式

教师需要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确立阅读课堂以生为主的意识,开启教师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学习的教学模式。具体措施有,教师自身不断接受并运用日新月异的教学新理念,设计简洁有效的教学方案,将预习法、导入法、复习法相结合,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适时使用心理暗示法,暗示学生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例如,在教授文章《咬文嚼字》时,学生在自由阅读的时间里用各种口吻试着阅读内容时,教师可以递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表示认可,并在自由阅读结束后让该学生将刚才阅读的口吻再现一次,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带着不同的情感去阅读文章,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外,教师也要加强引导,要有所作为,积极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籍,最好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且书籍在于精不在于多,既有利于激发生的阅读兴趣,又能避免学生的阅读疲劳,让学生在松弛有度的方法下保持良好的阅读状态。

3.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旧式教育的缺陷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本文就不赘述了,重点阐述具体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结合情境创设法,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感受文章内容的优美和语言的魅力。教会学生如何在阅读时做好相关读书笔记,养成阅读—理解—记忆—运用的好习惯,这样日积月累,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写作文时就不会一片空白,步步维艰,而是左右逢源,下笔如有神。

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这要求教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进步的教学概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的引导作用需要发挥出来,而教师的作用来源于自身对于阅读教学理念的不断学习,和对阅读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学生的也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要从善如流,积极阅读各种优秀的课外书籍和刊物,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增长自身的知识水平。古语“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以大量的阅读为前提的。可见,增强阅读能力,也是学生接受情感陶冶和提高文学素养的要求。

作者通联: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江苏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