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模具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建议

2018-10-09姜幻

时代金融 2018年23期
关键词:改善建议

姜幻

【摘要】目前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模具工业的高速发展可给予制造业强有力的支撑。模具工业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加工工具和技术支撑。模具制造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品价值大等特点,特别是生产周期长导致与会计分期不一致,每套模具都是不同工序加工成的单品,可比性差。一系列特殊性导致模具的会计核算存在各种问题,本文主要论述模具产品报价和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模具制造业 会计核算问题 改善建议

一、模具制造业概述

模具工业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之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模具被广泛的运用于机械、电子、汽车、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生物、能源等行业,上述行业中约60%~80%的零部件需要依靠模具加工成型。因此,模具制造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中国制造2025”对国内模具制造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也进一步对模具会计核算的要求提升一个台阶。

二、会计核算对模具制造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绝大多数模具都是针对特定用户单件制作的,普遍采用“订单生产式生产”的经营模式,每套模具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项目。如何评价一个项目是否运的作好,必须随时有一把尺子对其进行衡量。这种衡量不仅仅是对项目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每工序实际成本与项目预算进行比对,及时采取措施修正偏差,使成本控制步入良性的轨道。准确的成本核算是成本分析、反馈、控制、考核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不断修正和完善,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控制体系。便于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及时发现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劣,在企业运行等很多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会计核算在制造业企业经济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模具制造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模具制造业报价金额与实际生产成本差异过大

从模具的估價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最终目的是让企业能否承接到该项目,签订销售合同,并在该项目中能够获得盈利及正的现金流。因模具大小不同、模具难易程度不同、模具不同特殊要求导致每个订单都是一个新的项目,没有规模性的数据做参考,报价人员在报价过程中只能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制造费用进行预估。但因模具工序的复杂性,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实际生产成本与模具结算价格差异过大。

(二)模具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数据不准确

在模具成本实际核算过程中,因模具制造周期长会导致成本归集不匹配,大多数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还是受成本效益原则约束。同时企业成本的核算只重视生产制造环节,对于生产前的研发及生产后的销售费用及售后维修等费用都未归集到项目,使得项目成本核算的数据失真,不能从整体上判断盈利性和价值创造性,影响企业经营者对是否继续承接该客户订单做出错误决策。

四、模具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模具估价的基础条件不一样

1.模具报价有价格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客户对模具制作的材料和工艺要求不同,因此在进行报价时会有不同的参考标准,因而产生价格差。一般较发达的国家和高科技行业的客户对模具制作的各项指标要求都很高,相反则会对模具制作要求没那么严格。

2.模具报价有时间差。不同的时间要求,产生不同的模具价格。模具规模大制作周期长的会导致生产成本高,另外如果客户对模具工期要求比较短,企业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工成本进行集中处理,也会导致成本增加。

(二)模具制造业生产周期特殊性

模具制造业生产周期比较长、工序复杂程度高,一定程度上加大核算的复杂度,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每道工序的成本进行确认,由于工作量大,可能出现数据统计遗漏或重复的问题,导致不能客观反映每个项目的实际成本。

(三)会计核算软件信息化投入程度低

部分模具制造企业受规模和资金条件的限制,信息化核算软件投入力度不够,基本依赖于人工进行统计分析,加大核算的难度,降低核算准确性和时效性。不能及时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影响企业管理者作出经营决策。

五、模具制造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改善对策

(一)针对报价金额与实际生产成本差异过大相应调整方法

1.区分不同类型的模具做好基础数据收集。客户对模具制作的要求决定着材料的选择以及加工工艺复杂性。在日常成本核算时,做好每一套模具各工序的实际工作量及实际成本的分析。通过对大量实际核算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各工序的理论工作量及理论单位成本,形成较为准确的报价参考模型,后续过程中随着企业生产能力等基本条件发生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作为报价部门进行报价预估、技术部门核定新项目工作量、财务部门编制新项目成本预算的依据,保证所接订单价格的相对合理性。

2.考虑客户不同结算方式对企业影响。不同结算方式对企业产生的盈利程度和现金流量不同。企业应考虑付款条款占用到企业的资金成本和可能产生回款风险。同时要考虑回款币种的影响,外币结算的币种实际付款结算汇率与签订合同时汇率会有一定程度跌涨,如果进行外币结汇会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汇兑损失的增加,另一程度上也加大了企业的成本投入。企业在进行报价时应综合考虑结算方式对企业产生影响后在模具费用里面加上风险费用。

3.考虑模具报价是否与后续产品生产有关联。模具是在工业生产中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所以模具生产跟产品是分不开的。如果模具制造企业也有产品生产的能力就应该考虑能否与产品生产订单一起承接。此时,报价人员在报价的时候就要把模具和产品合并成一个项目来考虑,模具报价的时候就应该只考虑模具生产成本。财务部门在后续核算过程中核算整个项目的利润。

模具的報价策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经济利益的问题,是模具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体现。

(二)针对模具成本核算不准确问题展开相应的调整方法

1.采用作业成本法。随着环境变化,传统的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复杂程度高的模具行业核算需求,采用传统的核算方法会导致核算成本严重偏离实际成本,因此,模具制造业应采用作业成本法,在间接费用分配基础上,它更多元化,除了财务变量还有非财务变量,主要使用追溯和动因分配,减少了成本分配对成本的扭曲,有利于核算出更加精确的产品成本数据。采用作业成本法,有助于员工更大限度地追求效率和质量,提高有效产出,同时为战略管理提供支撑。

2.对成本核算对象加以明确。成本核算的目的就是科学、全面及系统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效果。所以在生产核算过程中要明确所核算的对象及内容,在核算项目毛利时需要对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进行严格区分,但在核算整个项目盈利情况时则需要考虑该项目对应发生的期间费用,综合考虑管理层对于数据的需求。将核算深入到企业管理层面,使得财务人员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加大企业信息化投入。模具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企业必须加大信息化的投入,会计信息化系统将公司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集成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业务部门处理数据后可系统同步更新财务信息,减少人工处理,加大核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可随时监控各阶段工序的成本实际发生状况,对于超项目预算的成本投入及时与生产单位进行沟通,提请注意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以保证项目成本的可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经营决策需要,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4.落实成本责任制度。每个项目运行前,都需要对成本责任进行分解,各部门要制定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项目的盈利性。财务部门在项目完结后要及时对其进行盈亏分析,建立奖罚制度,亏损部门要提出改善报告,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

六、总结

世界模具制造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未来拼的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成本核算中更加要求精细化,由于利润空间在压缩,降价的空间日趋减少,模具企业单靠价格竞争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模具行业要注意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走精、专、强路线,应该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创造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韩敏.浅析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管理,2015(16):136-137.

[2]陈法成.基于装备制造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7(03):70-71.

[3]张婷婷.汽车零部件厂商受托研发模具的会计处理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7(08):45-46.

[4]许洪.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探析[J].企业战略,2016(03):129-131.

[5]姜杰.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11):55-56.

猜你喜欢

改善建议
小型基建维修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高校转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