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审计发展趋势

2018-10-09周思琦李青

时代金融 2018年23期
关键词:财务数据发展趋势互联网+

周思琦 李青

【摘要】由于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互联网+”时代随之到来,大多数的行业都开始引入“互联网+”技术,审计行业也迎来了一场关于“互联网+”技术的巨大变革。本文分析了目前审计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互联网+”模式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也使得审计工作向科技化发展,同时提出了以人为本、防止两套账、实时审计、促进审计人员更新技术、符合国际化需要、完善法规体系等审计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 审计行业 发展趋势 财务数据

一、“互联网+”审计概述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积极促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该《关于积极促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审计作为我国经济社会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迎来了一场关于“互联网+”的变革。

(一)内涵

“互联网+”审计,就是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审计方法相结合,将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储存在云端的财务数据直接连接在一起,方便审计人员实时跟踪财务数据信息,做到实时审计。

(二)特点

“互联网+”审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而互联网技术正好能打破传统行业的界限,融合不同行业的优势,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审计可以不再局限于某个公司,某个行业,完全可以联系不同行业状况进行分析;“互联网+”审计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审计过程变为实时审计,审计人员可以随时对目标公司进行审计,避免了时效性差这一问题;“互联网+”审计模式的出现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轻松的根据公司财务数据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各自所需的审计报告,方便其查看,十分人性化。

二、我国审计现状分析

当前审计机构审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一般是在特定的时间段进行审计的,例如年中和年末这两个期间,因此目前的审计方式仍属于事后审计,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导致财务数据繁杂且不具有较好的时效性,然而“时效性”在审计工作上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同时,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时候可能无法接触到被审计单位的全部财务资料,也无法知道被审计单位资料是否完整。另外,审计报告主要是为了企业所有者而编制的,对于其他信息使用者而言,这种主要针对企业所有者编制的审计报告可能无法提供其所需的信息。并且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通常采用抽样采取样本的方式,而这种方法多以审计人员主观判断来确定是否进行抽样,提高了审计风险。

三、“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实现实时审计

在“互联网+”时代,审计机构可以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随时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实时对数据的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查监督,将事后审计转变成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方便审计人员工作,节省时间、提升效率及质量,也让审计人员更好地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理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防止出现内外账

目前,很多公司都是有两本账册的,一套对内,一套对外。审计人员接触不到内部账本,也就没办法做到准确审计。利用“互联网+”技术或许就能尽量避免这个会计舞弊这一问题的出现。“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将各企业、各行业的数据可以联系起来。就销售商品来说,A零售商从B批发商中进货,B批发商从C生产商手上拿货,销售了多少货进了多少货云计算平台都会有记录。即: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扩大审计目标的整体范围,发现整体的问题。这样在审计人员进行审查数据时就不会被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所限制,可以更好地避免审计风险。

(三)注重以人为本

众所周知,财务数据及报表不仅是为公司自身提供,还要面向股东、债权人、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因此,审计报告也不可能只为公司服务,也要考虑到其他信息需求者。以前的审计方式没法满足这一点,因为有太多的数据,不能面面俱到。然而利用“互聯网+”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采集、挖掘、分析和处理庞大的财务数据,从不同方面提炼、整合信息,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与此同时,被审计单位也可以通过审计机构针对不同使用者出具的报告反思自身的不足,以促进公司更好地发展。

(四)促进审计人员更新技术

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各行各业相继引进“互联网”技术,实现将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审计行业也迎来了一个新时代。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各先进技术为目前的审计方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审计带来了便利。因此,审计人员不应单单掌握审计技术,也要求必须熟练掌握与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内容的技术方法。

(五)符合国际化需要

近年来,我国审计工作日益发展成熟,与国际接轨成为必然趋势。与国际接轨既能提高审计质量、效率,又有助于我国处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经济地位。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机会,即发展“互联网+”审计模式,这一模式在当下是完全符合国际化需要的,因为互联网技术能为审计工作提供便利同时许多跨国公司在进行审计时必须要采用这一模式。

(六)完善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且“互联网+”审计模式并没有完善的现行法律法规,缺乏法律依据。只有建立健全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互联网+”审计的合法合规的进行。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

四、总结

由于目前“互联网+”审计模式正处于理论阶段,还未真正将“互联网+”技术与审计融于一体,虽然“互联网+”技术得到许多审计人员的认可,但因为我国审计人员对互联网技术的不了解,使其仍处于传统的审计模式之中。同时“互联网+”审计模式还存在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即如何保证企业信息安全。这些问题都是现在需要面对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确保“互联网+”审计的快速合法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秦荣生.“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发展趋势研究[J].审计与鉴证.2016(01):84-88.

[2]樊迪杨欢、陈刚.“互联网+”时代审计方法改革与发展探讨[J].现代营销.2017(09):177.

作者简介:周思琦(1995-),女,四川成都人,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Maud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李青(1964-),女,重庆人,云南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会计、审计。

猜你喜欢

财务数据发展趋势互联网+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