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思考

2018-10-09宁宇晗

时代金融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绿色金融发展

宁宇晗

【摘要】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在国际环境的影响下,金融业是百业之首,更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低碳、环保产业当成主要扶持业务,且通过金融业务的运转来表现“可持续发展”策略,即鼎力开展绿色金融项目。但是,传统金融力求经济效益,绿色金融与其目标存在一定矛盾,怎样依靠政策的推进,达成绿色金融跳跃式的前进,怎样依靠绿色金融的推行,打造属于本国绿色金融的新形式、新范畴,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 绿色金融 发展

一、绿色金融概述

后金融危机期间,全球各国为了力求本国经济的复苏,都在不同程度上大力发展本国的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投入高、时间长、高技术的特点,导致它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更多,依附性更明显,使绿色金融快速得到发展。绿色金融的定义为:金融部门凭借改进金融产品、业务以及市场,展开扶助环境保护等,以及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的一系列金融活动。通常来说,金融部门把环境风险纳入决策评价体系,凭借金融业的手段以及利益传导机制,左右其他行为主体的市场行为以及投資方向,进而指引社会资源,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优化配置。

二、低碳经济下国家绿色金融发展重要性分析

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运用新能源、技术、金融机制等优化更新,尽可能的减少金融活动中所耗用的能源。当金融行业明确此类规范之后,相关的管理人员更应该在国家推行低碳经济的前提下,多方面地去了解金融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2007年,新的金融机制研发成功,而且此类结构能够全方位的实行碳排放交易项目,从而制定更加全面的体系。在具体研究方面,国家需要借鉴国外较为成功的低碳经济案例,才能更好的进行研究工作。通过相关研究能够发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家发展压力,使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效率得到提高。此外,随着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的推行,国家的各类矛盾得到缓和,例如:较低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污染、经济发展和能源的消耗等矛盾。此外,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的推行,有利于协助国家对消费形式的优化调整,实现国家发展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的推行是极其重要的,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重视,为其之后的顺利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思考

(一)建立合理的绿色金融组织结构以及内部机制

借鉴国外绿色金融较为成功的案例,建立健全我国绿色金融组织结构。在金融机构内部结构中,建立绿色金融职能部门。例如环境部门以及环境执行委员会,且让这些部门参加机构内部的重要项目,持有监督权、业务否决权等众多权力,并且针对有关环境的项目提供咨询的服务,加强绿色金融有关部门,对相关金融业务的决策力度。此外,我国还应尽可能的建立绿色银行、生态银行,专项负责低碳环保产业的资金贯通,采取政府扶持银行试点的措施,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绿色金融内部机制建立,需要依据国家制定的规范,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金融机构需要逐渐的改良信贷机构,推行差别化信贷政策,把污染严重、耗能超高,以及其他环境污染客户归入重点监管目标。

(二)实行绿色金融人才引进及培养,打造绿色金融企业文化

推行人才储备策略,引进、培养绿色金融服务业的专项人才。第一,针对普通员工,加强培训,让员工熟知绿色金融的主要内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提升员工对环境风险的认识度。第二,大力引进及培养人才,打造属于绿色金融服务行业的专项人才团队。聘任国内外专业人士作为顾问,或者将国内人员送到国外接受专业化的培训,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渐渐加强人员熟知绿色金融业务模式、操作流程等,打造可以对绿色金融业务,以及金融机构的环境风险等,建设能够合理判断的专业化队伍,为绿色金融的顺利推行打好基础。第三,金融业内部方面,应打造绿色金融文化,把绿色金融的观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通过企业文化来深入人心,且加强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学习、互动交流。凭借构造文化这一软性目标,影响企业的方针方案,使绿色金融在较好的背景下顺利发展。

(三)抓住机遇,正确评估风险,加强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绿色金融针对的对象,即部分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增长潜力较大。由此从金融业来看,需要重点研究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等绿色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特征,针对部分产业化条件良好、技术成熟,以及成本耗费较低的企业或项目,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加快此类企业较快、较好的产生经济效益。此外,在绿色金融进行时,应正确的评估风险,做好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笔者以为,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对待风险的选择应该有不同的考察因素;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低碳、环保项目选定时,应主要考虑项目的稳健性,选择技术成熟、市场稳定的项目,寻求长期稳固的经济效益;针对资本市场、投资基金来说,需要合理的放松对风险的选择,重点考虑项目、产业的成长空间、经济效益,高风险带来高效益。对于风险把控来说,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都需要进行严格监控。凭借绿色金融的实行,提升经济效益,做到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共赢。

(四)开拓金融创新,实现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把绿色金融的实行作为出发点,开拓金融创新,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努力开发金融产品,以及金融经管方式,加强信贷、衍生产品的创新,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如投资理财、融资租赁、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等,增强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对于银行来说,需要不断改良和规范绿色信贷,且对行业分类、环境风险评估、绿色金融统计等,确定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依据低碳、环保行业的特征,在贷款额度、贷款定价以及还款方式的选择方面,应给予创新。对于证券业来说,通过构建完善的企业上市环保门槛,尝试建立低碳、环保板块,专门针对致力于环保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以及组织的上市融资,此类板块可以参考创业板块比较成功的经验,在准入机制方面,实行更加严苛的环境评估制度,依据环境评估的结果,给环保企业、项目一定的政策“绿灯”。除此之外,在实行绿色债券、建立绿色基金、发行绿色彩票等方面,也可以尝试实行一些比较创新的措施。

四、小结

在社会发展历程中,毫无疑问,绿色金融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相关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金融产品必须不断更新,迎合当代需求,减轻国家的经济损耗,为其以后的顺利发展打造良好根基。

参考文献

[1]冷静.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宏观经济观察.2010年8月.

[2]钟伟.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郑良芳.构建绿色金融思考与建议[J].武汉金融,2008(3).

猜你喜欢

绿色金融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