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州史志文献考辨

2018-10-09滕新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开州开县州府

滕新才



三峡研究 栏目主持人:滕新才

主持人语:本期刊发的《开州史志文献考辨》一文,是校地合作项目的成果转化,也是贯彻学校“立足三峡,研究三峡,服务三峡”科研定位的具体举措。另一篇《清至民国开县、云阳二县场镇地理考》,特别注重方志舆图与当代地图的相互参核,在精心考证的基础上绘制二县场镇分布图,将对场镇的考订结果落实到地图之上,时间和空间二维结合,为县域聚落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作者曾在本刊发表颇见功力的《古代开县建置沿革详考》《清代万县场集考论》两篇论文,钩沉索隐,论别详备,本刊也见证了作者从上海师范大学硕士成长为复旦大学博士的学术历程。本期二文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治学路数都遵循乾嘉学派的考据之风,尚校勘,重考证。所谓校勘,是指搜集多种版本,综汇相关资料,对同一书籍及其内容进行比对检覈,以考订其文字异同,勘定正误真伪。校勘是文献学的基本功夫,也是古籍整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目的在于辨伪、存真、校异、订讹。所谓考证,是依据可靠资料来考核、甄别、说明、证实文献记载或历史事实的研究方法,考证实事,还其本真,亦是古籍整理的基本要求。考据学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其谓“朴学”盖有之矣。要在阐释名物,训诂义理,不以主观臆断立论,其锲而不舍、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在当今尤其值得提倡。诚如焦循所论:“盖古学未兴,道在存其学;古学大兴,道在求其通。”斯言是也。

开州史志文献考辨

滕新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编辑部,重庆 404020)

仙女洞在开州东北50里,而非多书记载的“县东五里”。清江源出界顶山,即今开州雪宝山。杜甫佚诗“拄笏看山寻盛字”被指认为盛山命名及隋代设盛山县、唐代置盛山郡的由来,但《全唐诗》《杜甫全集》均无记载,伪托的可能性极大。苏轼咏安乐山诗二首,在四川省合江县东,与开州安乐山无涉,当从有关志书中芟除。唐代开州刺史韦处厚《盛山十二诗》是开州文化走出三峡、走向全国之始,同时唱和者有元稹、白居易等10人,隔代唱和者有韦骧、冯山等北宋诗人,由此提炼的“盛山十二景”成为开州历史上最富文化意蕴的人文景观。然南宋以下历代著录,无论诗题还是文字,舛误众多,以讹传讹,必校订勘正以存其真。

开州;地理志;文献

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新领益州牧刘备析秦汉古县朐䏰(治今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建民村)西北地置汉丰县,取“汉土丰盛”为名,属益州固陵郡,是为今重庆市开州区建制之始。其后设县者十:刘宋巴渠县、新浦县,西魏永宁县,北周万世县、西流县,隋盛山县,唐万岁县、开江县,北宋清水县,明、清、民国、共和国开县;置郡者三:北周万世郡、周安郡,唐盛山郡;建州者二:西魏、隋、唐、宋、元、明初开州,隋末万州。2016年6月8日,值建县1 800年之际,国务院签发《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99号),正式撤开县,设重庆市开州区,以原开县行政区域为开州区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汉丰街道开州大道233号。1 800年悠久历史,孕育了开州丰厚的文化宝藏,诞生了李宗羲(1818—1884)、刘伯承(1892—1986)等硕儒元戎,至清末有“举子之乡”美誉。前人记开州建制沿革、山川形胜、文物古迹、公署祠庙、风俗习尚、学校科举、经济赋税、人物宦绩、艺文题咏的史志文献,代不乏书。笔者应邀编纂《历代开州史志文献汇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一书过程中,每感其浩繁,弥足珍贵,亦间有错讹、脱漏,需鉴别的人事、史实颇多,爰撰此文,以就教于方家。

一、仙女洞考

仙女洞是开州最负盛名的喀斯特溶洞,古称灵洞、雷洞、东洞,在今开州区北25公里温泉镇温汤井侧后山崖。传为唐朝时雷雨震开,故名“雷洞”。据现有资料可知,唐末五代道士、著名文学家杜光庭(850—933)所撰《温汤洞》,是最早实地踏勘、详细描述仙女洞的文字。而最先采入正史,则是北宋文坛泰斗欧阳修的《新唐书•地理志》:“万岁(县)……东南五里有灵洞。”[1]卷四十《地理志四》按:万岁县是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改刘宋巴渠县(治今开州区谭家镇)置,治今开州区大进镇,为万世郡治。唐高祖武德二年(619)移治今温泉镇县坝村,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更名万岁县,取县北万岁谷为名,其言“东南五里”颇合。其后北宋欧阳忞《舆地广记》、清代严观《元和郡县补志》因之,咸丰《开县志》作“在县北六十里”,皆是。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笼统言“在开县东北”,亦大致不差。最准确的是嘉庆《一统志》征引《府志》:“在开县东北五十里,一名‘仙女洞’,一名‘东洞’。”[2]卷三百九十七《夔州府一》19972但此语却不见于现存正德《夔州府志》、乾隆《夔州府志》和道光《夔州府志》,未知所本。后世诸书,皆不以万岁县故址为坐标,而径以开州、开县言之,虽照搬五里之数,却失之远甚。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作“(开)州南五里”,嘉靖、万历、康熙3部《四川总志》皆作“开县南五里”,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作“去(开县)治东五里”,乾隆《大清一统志》作“在开县东五里”,雍正、嘉庆《四川通志》作“在(开)县东南五里”,或曰“温井后”,或曰“温井后山侧”,其咎均将县北五十里之温汤井与县东五里之温井混淆,故有此误。其后乾隆、道光《夔州府志》以讹传讹,谓“治东五里温井后山侧”,“在县东南五里温井后山侧”,皆失于不察。仙女洞今存,以其实际方道、地里揆之,皆可证所记虚妄。乾隆《开县志》作为本土文献,亦未实地考证,照抄《府志》,作“在县东五里,温井后山侧”,实属向壁虚构,最不可恕。

关于灵洞被雷雨震开的时间,杜光庭《温汤洞》载:“开州后倚盛山,东枕清江,泝江而北三十余里(笔者按:此可证县东五里之说大谬不然),至温汤井,井有汤泉。北山上,麟德年,因雷雨震霹,山脚摧裂,洞门自开。”[3]《录异记》卷六《温汤洞》按:麟德是唐高宗第4个年号,664—665年,共2年。其后欧阳修《新唐书》作“贞元九年雷雨震开”,欧阳忞《舆地广记》、严观《元和郡县补志》因之。贞元是唐德宗第3个年号,785—805年,共21年。贞元九年合公元793年,与杜光庭所记麟德年间相去近130年。另有一说,与杜光庭所记“麟德”一字之差,嘉靖《四川总志》始作其俑,载“唐广德初雷震而成”[4]卷十《夔州府•山川》,遂为万历、康熙《四川总志》,雍正、嘉庆《四川通志》,乾隆、道光《夔州府志》,乾隆、咸丰《开县志》诸书所因袭。按:广德是唐代宗第2个年号,763—764年,共2年,距麟德之世恰晚100年整。今三说并存,以俟详考。

二、清江源考

清江为开江支流,古代又名清水、巴渠水,今称温泉河、东河。明人陆应阳解释说,“蜀中水皆浊,惟此独清”[5]卷十七《夔州府》引《图经》375,故名。北宋在今开州境内建清水县,即以此河命名。发源于开州东北,南流25公里,在治东注入开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又东,彭水注之。水出巴渠郡獠中,东南流迳汉丰县东,清水注之,水源出西北巴渠县东北巴岭南獠中,即巴渠水也。”[6]卷三十三《江水一》这里只是笼统提及巴渠县东北,未指实具体地望。其后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明确记为石塔山:“清水,源出(万岁)县东北石塔山,西南流经石门山,又西南流经巴渠故城东,又西南流经县东二里,又西南入开江县界。”[7]卷一百三十七《山南西道五》2673此石塔山在开州东北,《太平寰宇记》同卷有载:“石塔山,自开、达二州界入当县界,与夔州界接,山下有一泉,分为三道,一入夔州,一入当州,一入达州。”至明中叶,天顺《大明一统志》首倡别说,谓出达县万顷池(传为楚令尹春申君封邑):“清江,在开县治东北,源自达县万顷池,其水清澈可爱,合开江谓之叠江。”[8]卷七十《夔州府》1089遂有正德《夔州府志》、嘉靖《四川总志》、万历《四川总志》、康熙《四川总志》、明代陆应阳《广舆记》、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遥相呼应。康熙后期,随着全国大一统盛世局面的形成,舆地资料越来越丰富,学人多认为清江发源于开县东北七十里之界顶山。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清江,去治东北五十里。自界顶山发源,南流五十里,至城东南入开江。”[9]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六百一十三《夔州府部汇考一•山川考一》13256雍正《四川通志》:“清江,自县东北界顶山发源,南流七十里至城东南入于开江,古巴渠水也。”[10]卷二十四《山川志•夔州府》385乾隆《大清一统志》更是引经据典,以多种文献力辨万顷池说之非:“清水,在开县东北。《水经注》:‘清水源出巴渠县东北巴岭南獠中,即巴渠水也。西南流至其县,又西入峡,檀井溪水出焉。又西出峡,至汉丰县东而西注彭溪,谓之清水口。’《寰宇记》:‘清水,源自万岁县东北石塔山,西南流迳石门山,又西南流迳巴渠故城东,又西南流迳万岁县东二里,又西南入开江县界。’旧志:‘清水,在开县东北五十里,源出界顶山,南流五十里,至县东南入开江。’旧志:‘出万顷池。’误矣。”[11]卷三百○三《夔州府》226得到后出之嘉庆《重修一统志》、嘉庆《四川通志》、道光《夔州府志》、咸丰《开县志》的考证声援,而雍正《四川通志》、乾隆《夔州府志》、乾隆《开县志》诸书,则径以“自县东北界顶山发源”入志,其取舍态度昭然若揭。按:界顶山又名雪包山、雪泡山,今谐音雪宝山,为开州区、城口县界山,距开州城区73公里,为三峡库区著名森林公园,有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百余种。以上各书皆记“界顶山,在县东北七十里”,与今地里程有出入,然大致方位不差。故民国《重修四川通志稿》重申:“由城口金城山分支南行,为剪刀架山,为城口、大宁两县界;西折为雪泡山,为城口、开县两县界,清江发源于此。”[12]舆地志十九•山脉三

三、雾山坎考

开州有古地名雾山坎,今谐音“巫山坎”,在开州区西南角,为巫山镇所在地,距开州城区55公里,前人多指属新宁县(今四川省开江县),为开江发源地。天顺《大明一统志》:“开江,在开县治南,源自新宁县雾山坎,流经本县,合清江,过云阳县入岷江。”[8]卷七十《夔州府》1089开江古称彭溪,始见于《水经注》,又名彭水、临江、小江、南河、江里河。乾隆《大清一统志》:“彭溪水,源出达州新宁县东北,东流入开县界,又东南入云阳、万县界入江。今名开江,亦曰小江,又名临江……旧志:小江,自新宁雾山坎东南流七十里,迳开县南一里,又东南合清江、垫江,经云阳县西四十五里入大江,其入江处曰小江口,去万县有六十里。”[11]卷三百○三《夔州府》226雍正《四川通志》:“开江,自新宁县雾山坎发源,东南流至城南一里,下流入云阳县界为小江,古彭溪水也。”[10]卷二十四《山川志•夔州府》385今按:雾山坎与四川省开江县拔妙乡接壤,但行政建制上历来属开县管辖,各书言“新宁县雾山坎”不确,亦非开江发源地。同治《新宁县志》卷二《山川志》:“开江,在治东南,源出天池山,北流六里至龙王坡,折而东流十六里至石圭漕……复前六里至青烟洞出县境,交开县界,再二十里即雾山坎,自此经临江市,绕开县城,出小江口以达岷江,故名开江。”[13]卷二《山川志》637清末民初属江里雾山坎甲,1935年为巫山坎联保,1940年设巫山乡,1958年9月更名为巫山公社,1983年9月复置乡。2010年4月26日遵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撤销巫山乡建制,成立巫山镇,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至于“巫山坎”其名,起源亦甚早,始见于乾隆二年(1737)《新宁县志》:“开江,治南四十五里,发源天池山,东北流至巫山坎交开县界,故名开江。”[14]卷一《山川志》乾隆十一年(1746)《开县志》亦有载:“巫山坎,在县西南一百一十里。”[15]场市道光《夔州府志•关梁志》照录原文,一字不替。咸丰《开县志》所记里程则相差较大:“巫山坎,离城一百六十里,抵新宁县界。”[16]卷三《疆域志•场市》217

四、永宁县改置考

西魏废帝二年(553)平蜀地,次年正月令“改置州郡及县”[17]卷二《文帝纪下》,为了达到“去汉化”的政治目的,分汉丰县置永宁县,治今开州区南1公里,隶万世郡。此事多书系于北周武帝宇文邕(560—578年在位)时,如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蜀先主建安二十一年于今县南二里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至后周武帝改汉丰为永宁县。”[7]卷一百三十七《山南西道五》2672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后周改汉丰县为永宁县,自东关郡城移开州于今理,今州西九十里浊水故城是也。”[18]卷五十九《夔州路》1037后晋刘昫《旧唐书》、清严观《元和郡县补志》诸书皆如是观,余不枚举。对此,王仲荦先生有详细考证:“永宁,今四川开县城关。西魏分汉丰置。《隋书•地理志》:‘盛山,梁曰汉丰,西魏改为永宁,开皇末曰盛山。’《寰宇记》:‘后周武帝改汉丰为永宁县。隋开皇中,改为盛山县。’按《寰宇记》开州下云:‘后汉建安二十一年,分朐䏰西北界,于今开州南二里置汉丰县。后周天和元年,又于汉丰县置周安郡,其周安郡领西流一县。’是周安郡治西流县,即汉丰县所改置至明。此永宁县者,则又分汉丰立。及唐武德元年,移隋改永宁为盛山之盛山县于今开江县理,亦即移盛山县于汉丰县旧理,故唐初修《隋志》,遂以为盛山由永宁改置,永宁由汉丰改置。其实当云‘永宁,西魏分汉丰立’,始合事实。”[19]卷四《山南上》除了王先生援引的上列各书外,尚有天顺《大明一统志》可以补证:“开县,在府城西四百七十里,本汉巴郡朐䏰县地,汉末析置汉丰县,蜀汉属巴东郡。晋省,梁复置。西魏改曰永宁。”[8]卷七十《夔州府》1087嘉靖《四川总志》、万历《四川总志》、正德《夔州府志》同。又有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开县,汉巴郡朐䏰县地,汉末析置汉丰县,蜀汉属巴东郡。晋省,梁复置,魏改曰永宁。”[9]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六百一十三《夔州府部汇考一•建置沿革》1325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文字略同。雍正《四川通志》:“开县,汉朐䏰县地,建安二十一年析置汉丰县,属巴东郡。晋初废郡,后复置,仍属巴东郡。宋、齐因之。西魏改曰永宁。”[10]卷二《建置沿革•夔州府》86乾隆《大清一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康熙《四川总志》、嘉庆《四川通志》、乾隆《夔州府志》、道光《夔州府志》、乾隆《开县志》、咸丰《开县志》均同。此永宁县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改曰盛山县,以县境名山盛山为名,属开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废州设郡,盛山县属巴东郡。隋恭帝义宁二年(618)置万州,盛山县为州治。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万州为开州,为州治,徙于今开州区老城故址。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盛山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复为开州,皆为州郡治。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改为开江县,仍为开州治。直至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县入州,开州领县俱废。

五、万世县考

开州历史上有万安郡、万安县,始于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隋开皇三年又罢周安、万安郡,乃以万安、永宁二县及废周安郡之西流、新浦二县共四县属开州。”[7]卷一百三十七《山南西道五》2670-2671“万岁县:(开州)东北四十里。元六乡。亦朐䏰之地,蜀为汉丰之地,宋武帝又于此分置巴渠县,属巴东郡。后周天和元年,分巴东郡置万安郡,改巴渠为万岁县,取县北有万岁谷为名。”[7]卷一百三十七《山南西道五》2672佚名校勘记:“按《旧唐书•地理志》云:开州万岁县,后周之万县,隋加‘世’字,贞观二十三年改‘万世’为‘万岁’。又今《开州图经》云:周天和六年改巴渠为万县,取县北万岁谷为名。他与史志同。今《记》云后周改巴渠为万岁,误也。万岁之名,更于唐耳。”[7]卷一百三十七《山南西道五》2682今按,上述“万安郡”“万安县”均属子虚乌有,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所置郡、县皆名“万世”。系改南朝刘宋巴渠县(治今开州区谭家镇,非达州巴渠县)置,治今开州区大进镇,为万世郡郡治。《旧唐书•地理志》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径改万世郡作“万安郡”,改万世县为“万安县”,或以空字避讳法称“万县”。《太平寰宇记》材料来源多袭取《唐志》,遂使后人误以为万世郡外另有万安郡,万世县外尚有万安县。以讹传讹,混淆视听,《旧唐书》《寰宇记》难辞其咎。《隋书•地理志上》:“万世,后周置,及置万世郡。开皇初郡废。”[20]卷二十九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改郡为州,万世县属开州。唐高祖武德二年(619)移治今开州区温泉镇县坝村。贞观二十三年(649)六月,时唐太宗李世民已驾崩,唐高宗继位,为太宗避讳,改万世县为万岁县。北宋时再改清水县,以清江为名,时间约为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直至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县入州[21]。

六、开州刺史韦处厚行年考

韦处厚堪称开州历史上政声最佳、影响最大的长官,也是中唐政坛上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其任开州刺史时间,新、旧《唐书》皆语焉未详:“早为宰相韦贯之所重,时贯之以议兵不合旨出官,处厚坐友善,出为开州刺史。”[22]卷一百五十九《韦处厚传》4183“历考功员外郎,坐与宰相韦贯之善,出开州刺史。”[1]卷一百四十二《韦处厚传》4674其余记载,类皆如此,不遑叙及者多。综汇各家文献,其生平行年釐订如次。

韦处厚(773—829),原名淳,避唐宪宗李纯(778—820)讳,改名处厚,字德载,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自幼酷爱读书,博涉经史,元和元年(806)进士,元和三年(808)举贤良方正,授秘书省校书郎,直史馆,迁右拾遗、考功司员外郎。元和十一年九月辛未(初九,816年10月3日)以党附中书侍郎韦贯之(760—821)罪贬开州刺史①。在开3载,元和十四年(819)入为户部郎中②。宪宗暴卒,穆宗即位,韦处厚于元和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820年4月10日)知制诰,充侍讲学士。因讲授《毛诗•关睢》《尚书•洪范》称旨,三月十日(4月26日)赐绯鱼袋,二十二日(5月8日)迁中书舍人。长庆二年五月六日(822年5月30日)赐紫,兼金鱼带,享受三品官员待遇,以示尊宠。闰十月八日(11月25日)加史馆修撰。长庆三年十月二十三日(823年11月29日)权兵部侍郎,知制诰,依前侍讲学士兼史馆修撰。长庆四年十月十四日(824年11月8日)正式授兵部侍郎,二十三日(11月17日)加承旨③。唐敬宗宝历二年十二月庚戌(十七日,827年1月18日)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加银青光禄大夫④。太和二年(828)三月封灵昌郡公⑤。十二月壬申(二十一日,829年1月29日)卒⑥,赠司空。

韦处厚历仕四朝,居官20余年,立身正直,奖掖人才,史称“处厚在相位,务在济时,不为身计,中外补授,咸得其宜”[22]卷一百五十九《韦处厚传》4186。且勤奋好学,一生手不释卷,著有《德宗实录》50卷、《太和国计》20卷,惜《宪宗实录》未及成书而卒。

七、唐宋巨公更酬迭唱考

开州文化走出三峡、走向全国,得益于韦处厚《盛山十二诗》。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引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夏侯孚先记:“盛山风物,冠冕峡郡,其间十二景,唐宋巨公,更酬迭唱云。”[18]卷五十九《夔州路》1038方元和中,韦处厚正意气风发,大展抱负,却因在对待藩镇问题上支持吏部侍郎韦贯之,开罪于宰相裴度(765—839),遂以结党罪贬谪遐陬。韦处厚在开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洒脱,励精图治。于开州东门外近郊创办文庙(州学)⑦,作养士人,延续文脉。又体察民情,“诚心恤民”[11]卷三百○三《夔州府》234。后来回朝任职,根据“尝为开州刺史”的经历和了解到的山南西道实际情况,上《驳张平叔粜盐法议》,坚决反对户部侍郎张平叔的食盐专卖政策,主张“设法施行,须顺风俗……山谷贫人,随土交易”[23]卷七一五,得到唐穆宗嘉许,最终罢止了扰民的“榷盐法”。

韦处厚政务之暇,指点江山,嘲风弄月,赋《盛山十二诗》,吟咏隐月岫、流杯渠、竹岩、绣衣石榻、宿云亭、梅溪、桃坞、胡卢沼、茶岭、盘石磴、琵琶台、上士瓶泉十二美景,作品今存,见《全唐诗》增订本卷四百七十九。该组诗不胫而走,迅速传入京师,以其坦荡如砥的襟怀、超然物外的旨趣轰动文坛,“其意方且以入溪谷、上岩石,追逐云月不足日为事。读而咏歌之,令人欲弃百事,往而与之游”[24]卷十一《开州韦处厚侍讲盛山十二诗序》1240。同时巨擘竞相唱和,文坛泰斗韩愈(768—824)为之序⑧,声称“于时应而和者凡十人”,明确提及姓名的有“皆集阙下”的元稹(779—831)、白居易(772—846)、温造(765—835)、许康佐、李景俭、严谟6人,“于是《盛山十二诗》与其和者大行于时,联为大卷,家有之焉。慕而为者将日益多,则分为别卷”[24]卷十一《开州韦处厚侍讲盛山十二诗序》1240。惜诗皆不存,惟不在名列的张籍(约766—约830)却实实在在留下了《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见《全唐诗》增订本卷三百八十六,所有诗作严格遵循韦处厚原题,全然不似后人那般掐文改字。

韦处厚《盛山十二诗》带动了开州赋诗和诗之风,盛山从此天下闻名。北宋时尚有韦骧(1033—1105)《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冯山(?—1094)《开州盛山十二题》隔代唱和,见《全宋诗》卷七百三十三、卷七百三十四,可谓影响至巨,后人由此提炼为“盛山十二景”,并派生出“汉丰八景”,成为开州历史上最富文化意蕴的人文景观。

八、杜甫佚诗考

盛山是开州第一名山,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改西魏永宁县设盛山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废开州置盛山郡,皆以盛山命名。古书记载在开州“西北三里”或“县北一里”,今在开州区汉丰街道北部。山形如“盛”字,故名。顶部轮廓似凤凰凌空欲飞,又称“凤凰头”。山腰“盛”字之“皿”处,为开州古刹大觉寺。唐宪宗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间,韦处厚任开州刺史,与僧柳律结为方外之交,兹山梵宇寝盛,为大觉寺之先声。其见诸史志著录,始见于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盛山,在州西北三里。山上有宿云亭、隐月岫、流杯渠、琵琶台、绣衣石。”[7]卷一百三十七《山南西道五》2672至南宋祝穆《方舆胜览》,首次披露诗句“拄笏看山寻盛字”,自注:“盖山如‘盛’字也。”[18]卷五十九《夔州路》1039此句上为杜甫《寄常征君》:“开州入夏皆凉泠,不如云安毒热新。”⑨下句为南宋谢谔(1121—1194)失题残句诗“金房开达皆名州,盛山更在天上头”。此后明清官修私纂志书天顺《大明一统志》、嘉靖《四川总志》、万历《四川总志》、康熙《四川总志》、雍正《四川通志》、正德《夔州府志》、乾隆《夔州府志》、乾隆《开县志》、咸丰《开县志》辗转引述,作为盛山命名的来历。大抵明人比较审慎,前揭一统志、总志、府志皆笼统言“古诗云”,不妄自牵扯,引喻失宜。以陆应阳《广舆记》为例:“盛山,开县。突兀亭峻,为邑主山。古诗:‘拄笏看山寻盛字。’盖山形如盛字也。上有宿云亭、隐月岫、流杯渠、琵琶台、绣衣石。”[5]卷十七《夔州府》375此处仅言“古诗”,不捕风捉影,妄自揣度,表现出科学的态度。清人则多喜夤缘,除康熙《四川总志》外,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四川通志》、乾隆《夔州府志》、乾隆《开县志》、咸丰《开县志》皆指实为杜诗,三人成虎,越传越广。其间亦有人颇觉其非,乾隆《大清一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道光《夔州府志》则避而不引,宁缺毋滥,亦可取。按“拄笏看山”典出《世说新语》:“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25]卷下之上《简傲》后用为居官雅致的典实。考杜甫落拓三峡,于兵荒马乱中颠沛流离,老病交加,终身未入开州,仅滞居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夔州(治今重庆市奉节县),至大历三年(768)正月出峡之楚,拄笏看山的闲情逸兴几近乎零。况此残句不见于《全唐诗》及《杜甫全集》,未知所本,“山形如盛字”亦莫须有,伪托的可能性极大。

九、苏轼安乐山诗考

开州有安乐山,首见于正德《夔州府志》:“安乐山,在(开)县北一百四十里。”[26]卷三《山川志》嘉庆《四川通志》、民国《重修四川通志稿》、道光《夔州府志》皆著录苏轼《安乐山》诗并序:“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诗云:“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27]卷三十六《艺文志》咸丰《开县志•山川志》亦载:“安乐山,在县北百里,宋苏轼过此有诗。”[16]卷四《山川志》223其《仙释志》记汉末张道陵“曾寓邑之安乐山,宋苏轼有诗并序”,主纂者陈昆对此有所质疑,特加一按语:“道陵寓开,不见他说,东坡亦不闻至开。如果来开,岂仅《安乐山》一诗哉?然考《东坡纪年录》,嘉祐四年,公游泸、渝、涪、忠、夔等州,入峡江,《安乐山》诗即作于是时。或者闻开江山水之盛,便道而访之耶?故因《府志》所录,始芟之,而仍留之以备考。第云道陵得道安乐山,则又属杜撰无稽矣。”[16]卷十九《仙释志》345

今按:此诗确为苏轼所作,见《苏轼全集》卷一,诗序实为标题,系嘉祐四年(1059)冬南行途中作品。是年十月,苏洵、苏轼及发妻王氏、长子苏迈、乳母任氏、苏辙及妻史氏、乳母杨氏,全家浩荡出发,自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沿岷江南下,经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顺江东下,沿途赋诗作文,“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28],共得173篇,结为《南行集》,有《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符篆,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但苏轼经行的安乐山,在今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东,非开州安乐山。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引南宋王十朋《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山在泸州合江县。”又引清查慎行《东坡先生编年诗》:“《元和郡县志》:泸州合江县,旧名安乐县。安乐山在县东八十三里,县取名焉。”[29]卷一前辈注家援引的资料,在唐人著述中已有明载:“合江县,本汉符县地,晋穆帝于此置安乐县,梁改置安乐戍,周改为合江县。安乐山在县东八十三里,县取名焉。”[30]卷三十三《剑南道下•泸州》866宋人更有详细描述:“安乐山,《元和郡县志》云:在合江县东八十三里。《图经》云:在合江西五里,三峰青秀,山趾即安乐溪。上有延真观,径五里有石柜,为仙人藏经之所。岐而左,有烂柯迹、石棋局,金线泉后有仙鱼影,隐隐石壁中。岐而右,历楠木台、仙人室、十二盘至剪刀峡,循山有八洞,通南岩,有石曰‘许由瓢’。又有芙蓉城、滴水崖、白猿洞,此三峰中景也。”[31]卷一百五十三《潼川府路•泸州》3269-3270相传为刘真人隐居处,诸多仙迹,言之凿凿,比开州安乐山丰富得多,有更大的可信度。山上树叶自然成纹,如同道士做法的符咒,也并非空穴来风:“天符叶,初生安乐山,一夕大风雨拔去,不知所在。后得于容子山⑩,俗以为神所迁。如荔枝叶而长,上有文如虫蚀,或密或疏,宛类符篆,不知何木也。或以为刘真人仙迹。东坡诗云:‘天师化去知何日,玉印相传世共珍。故国子孙今尚在,满山秋叶岂能神。’颖滨诗云:‘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犹余好名士,满叶写天书。’”[31]卷一百五十三《潼川府路•泸州》3271诗有4处异文,“何在”作“何日”,“尚死”作“尚在”,“名意”作“名士”,“满树”作“满叶”。颖滨为苏辙(1039—1112)晚号,本为颍滨遗老,“颖”字为“颍”讹。然则前揭二诗的著作权不当全属苏轼,同题一七言一五言,固已可疑,坡翁做诗,当不至如此;第二首作者实为苏辙,然《栾城集》未收,误羼东坡集中。

十、《盛山十二诗》历代引述考

韦处厚《盛山十二诗》影响深远,北宋李昉等纂《文苑英华》,南宋计有功编《唐诗纪事》,王应麟著《困学纪闻》,明代杨慎修《全蜀艺文志》,胡震亨辑《唐音癸签》,曹学佺撰《蜀中广记》,清代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及历代省通志、府县志,均广泛收录,不可或缺。然历代著录,无论诗题还是文字,多有舛误,以讹传讹,屡见不鲜。今就史志文献校勘如下。

表1 韦处厚《盛山十二诗》著录校勘表

从表1可以看出,完全没有引述错误的作品,只有《茶岭》一诗,占整个组诗的8.3%。其余11首,或多或少皆有讹误。特别是明代曹学佺(1574—1646)以藏书宏富、学识博雅著称,“丹铅满卷,枕籍沈酣”[32]卷六《藏书》551,堪称大家,然其《蜀中广记》著录《盛山十二诗》竟有12处错误。此犹小巫,乾隆《夔州府志》、道光《夔州府志》更多达24处,讹误文字30字,占组诗总字数的11%。其甚者,“十二诗”非全文著录,仅以古迹或亭台入志,声名最噪者首推宿云亭,历代引述韦处厚《宿云亭》诗“齐平联郭柳,带绕抱城江”句,错讹可谓触目惊心,详见下表。

表2 韦处厚《宿云亭》诗句引述校勘表

诸多舛迕,必校订勘正方能存其真,否则传承后人以错误信息,其过非轻!

[1] 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38.

[2] 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罗争鸣.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2013:77.

[4] 杨慎.四川总志[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42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197.

[5] 陆应阳.广舆记[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

[6]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775.

[7] 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 李贤.大明一统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9]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5.

[10] 黄廷桂.四川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 和珅.大清一统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2] 宋育仁.重修四川通志稿:第8册[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280.

[13] 周绍銮,胡元翔.新宁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60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637.

[14] 窦容邃.新宁县志[M]//故宫珍本丛刊第220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7.

[15] 胡邦盛.开县志[M]//曾毅.清代开县志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41.

[16] 陈昆.开县志[M]//曾毅.清代开县志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17] 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3:34.

[18] 祝穆.方舆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9]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381.

[20] 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819.

[21] 何仁刚.古代开县建置沿革详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2):19-24.

[22]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3] 董诰.全唐文[M].孙映逵,等点校.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4333.

[24] 刘真伦,岳珍.韩愈文集汇校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5]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7:909.

[26] 傅汝舟.夔州府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9:74.

[27] 刘德铨.夔州府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1:834.

[28] 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苏轼全集校注:第11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1009.

[29] 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14.

[30]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5:866.

[31] 王象之.舆地纪胜[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郑宗荣)

①《旧唐书》卷十五《宪宗纪下》:“(元和十一年九月)辛未,贬吏部侍郎韦顗为陕州刺史……考功郎中韦处厚为开州刺史。”(北京:中华书局,2013:457)

② [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公在伍中,出为开州刺史。居三年,执友崔敦诗为相,征拜户部郎中,至阙下。”(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卷十九《集纪》,北京:中华书局,1990:227)

③[清]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元和后二十四人》:“相韦处厚,元和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自户部郎中知制诰,充侍讲学士。三月十日赐绯,二十二日迁中书舍人。长庆二年五月六日赐紫,闰十月八日加史馆修撰。三年十月二十三日权兵部侍郎,知制诰,依前侍讲学士兼史馆修撰。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加承旨,十月十四日正拜兵部侍郎。宝历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拜中书侍郎平章事。”(洪遵《翰苑群书》卷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65)

④《旧唐书》卷十七上《文宗纪上》:“(宝历二年十二月)庚戌,以正议大夫、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柱国、赐紫金鱼袋韦处厚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北京:中华书局,2013:523)

⑤[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二》:“(太和)二年三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度进封太原郡公,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处厚进封灵昌郡公。”(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1441)

⑥《旧唐书》卷十七上《文宗纪上》:“(太和二年十二月)壬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韦处厚暴卒。”(北京:中华书局,2013:523)

⑦[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六百一十五《夔州府部汇考三》:“开县儒学,旧在县治东门外,唐韦处厚建。”(北京:中华书局,成都:巴蜀书社,1985:13268)

⑧《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题为《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327-3328.[南宋]孙汝听注:“韦侍讲处厚,字德载,元和十一年九月自考功郎中以罪贬开州刺史。开州有盛山,州名盛山郡。诗附序后。”(刘真伦、岳珍《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010:1240)

⑨此为杜甫《寄常征君》诗尾联,原作“开州入夏知凉冷”,有2字异文(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卷十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3522)

⑩容子山:在合江县南,本名榕山。《明史》卷四十三《地理志四·四川》:“合江,(泸)州东,少北。旧治在神臂山南,洪武初徙安乐山之麓,即今治也。又南有榕山,俗名容子山。”(北京:中华书局,2013:1044)

The Investigation and Argumentation o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of Kaizhou

TENG Xincai

Fairy Cave is located 50 li northeast of Kaizhou, rather than 5 li east of the county as recorded by many books. Qingjiang River originates from Jieding Mountain, which is now called Xuebao Mountain in Kaizhou. The line “Look at the mountain with a Wat board, trying to find the character Sheng ” in the lost poem by Du Fu is regarded as the reason why Shengshan Mountain got its name and why Shengshan County was set up in Sui Dynasty and why Shengshan Shire was set up in Tang Dynasty. However, this was not recorded in Complete Poetry of the Tang or Du Fu's Complete Works. Therefore, the probability of forging ancient literary or art works author is quite high. Anle Mountain, which was sung in two poems by Su Shi, is located in the east of Hejia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and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Anle Mountain in Kaizhou. For this reason, it should be deleted from the relative history books. Twelve Poems of Shengshan by Wei Chuhou, the provincial governor of Kaizhou in Tang dynasty, marked the spreading of the culture of Kaizhou out of the Three Gorges and towards the whole country. There were ten supporters of the same time, including Yuan Zhen, Bai Juyi and so on. Poe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like Wei Xiang, Feng Shan and so on were the supporters in the next period. The twelve scenes of Shengshan extracted from this became the culture landscape with the most cultural impli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Kaizhou. However, there were many mistakes in the works of the succeeding dynasties after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o revision and correction are extremely necessary in order to keep the truth.

Kaizhou; geography records; literature

K204

A

1009-8135(2018)05-0001-13

滕新才(1965—),男,重庆荣昌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文化史、古典文献学。

开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历代开县志汇编汇注”(kxsk2016002zd)。

猜你喜欢

开州开县州府
开州:提升能级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从方志看明代广东地震的时期分布
从州府到乡村 这里走出过云南大学的首任校长辉煌之后的寂寥 云龙宝丰村
曹議金東征甘州回鶻史事證補——浙敦114號《肅州府主致沙州令公書狀》譯釋
开州区“五建五化”扎实推进党性教育基地建设
开州清河店重建龙泉寺记碑简考
婴儿的眼泪
开州名人林贵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