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俄将军上海抗战显神威

2018-10-09

文史博览 2018年8期
关键词:白俄科夫斯基幻影

英国画家绘制的姆拉奇科夫斯基装甲列车部队众生相

在历史档案里,参与中国抗日运动的国际友人中,有些人的身份颇为奇特。本文要讲的是一位流亡中国的白俄将军的故事,他曾两度参加淞沪抗战,并在上海沦陷后继续从事地下斗争,最终献出了宝贵生命,他的名字叫因诺肯季·谢尔盖耶维奇·姆拉奇科夫斯基。

转战中国

姆拉奇科夫斯基生于沙俄军人世家,年轻时参加过反苏维埃的战争,失败后于1920年流亡中国东北。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内战频仍。奉系军阀张作霖为对抗直系军阀曹琨、吴佩孚的部队,在流亡满洲和华北的无数白俄人中招募一批人组建了一系列“俄国军团”。这些白俄人都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而且在与苏俄红军的血战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招募后即可投入战斗。在这些“俄国军团”中,名气最大的是白俄将军聂恰耶夫少将领导的1500人军团。正是通过聂恰耶夫的引荐,姆拉奇科夫斯基也加入这支雇佣兵队伍,成为一名炮兵连长(中文档案称“马来见”)。

在1924年秋爆发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这支雇佣兵部队大显神威。1926年7月,得到苏联大力支持的广东国民政府军誓师北伐。面对这支组织有序、装备先进的正规军,白俄官兵惊讶地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对手。1928年年底,包括姆拉奇科夫斯基在内的数千名白俄军人向国民政府投降。不久以后,姆拉奇科夫斯基移居上海。

初露锋芒

但姆拉奇科夫斯基没有赋闲多长时间,就被蒋介石看中并委以国民政府中央炮兵学校校长的重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不断蚕食中国,并在1932年1月28日开始围攻上海。与“不抵抗”的中国东北军不同,驻守上海的中国第19路军,特别是中国装甲列车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

当时,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的装甲车火力根本无法与中国军队的装甲列车对抗,据日军回忆,“30日凌晨2时30分,前线双方发生战斗,起初用机枪对射。5时30分左右,中国装甲列车在北站停车场附近出现,用野炮朝我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并持续了一个上午,我军横滨路、宝兴路等前线阵地中弹数十发,敌装甲列车更向我纵深展开炮击”。

受到胜利的鼓舞,中国装甲列车继续向日军后方开炮,连续击中日军几个重要据点。这天,第19路军不但收复了前一天日军在闸北占领的全部阵地,而且兵锋直指日本海军陆战队总部,大有将日军赶下黄浦江的势头。可惜的是,当晚日本援军赶到,战场局势迅速发生改变。

“一·二八事变”最终以中日两国签署停战协定告终,原因是双方都没有做好大规模战争的准备。此后,国民政府大力整军备战,尤其是加强上海和苏南方向的防务。在此期间,姆拉奇科夫斯基积极参与了中国装甲列车部队的组建工作,在后来阻击日军入侵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幻影”歼敌

1937年8月13日,日军再度入侵上海,又遇姆拉奇科夫斯基指挥的中国装甲列车。这支装甲列车部队因其神出鬼没踪迹不定,且一般在晚上出动,所以被戏称为“幻影”。“幻影”列车上安装有几门威力强大的舰载加农炮,对日军构成严重威胁。据目击者回忆,由于“幻影”装甲列车的火力胜过日军普通武器,因此在日机因天气因素而无法起飞的情况下,淞沪战场上一度出现日军被中国装甲列车炮火压制得抬不起头,狼狈逃窜的场面。

日本人想尽办法要摧毁“幻影”列车,无数次地派飞机进行搜索,却无法锁定它的隐藏地,只好狂轰滥炸上海北站和附近的铁路。到了晚上,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像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纷纷拿着工具赶到受损的铁路边,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拆卸未爆弹、填埋弹坑、铺设新铁轨和枕木等一系列动作,直至把铁路完全修好。然后“幻影”继续上演教训日军的好戏。

这支装甲列车部队有效阻挡了日军入侵上海的步伐。日军直到11月底才勉强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被打破。

慷慨赴死

上海沦陷后,姆拉奇科夫斯基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下来转入地下工作。他亲自领导国民党驻上海情报网,向后方提供大量极有价值的情报,主要涉及日军编制与兵力部署情况。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姆拉奇科夫斯基于1932年领养的孤儿、一个名叫梁华(音)的上海小姑娘成了他的助手,同时负责发报工作,通过无线电台将加密情报发送至国民党军统重庆总部。

1940年年底,因为情报工作成绩显著,姆拉奇科夫斯基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在军统秘密文件中,他的代号是“X将军”。然而他的情报网因为发报过于密集,被日伪特工盯上。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最终占领了上海公共租界,开始大肆搜捕租界内的“中方情报人员”。平安夜的前一天晚上,日本宪兵闯入姆拉奇科夫斯基公寓的大门。姆拉奇科夫斯基似乎预知到危险来临,就在日本宪兵包围其寓所前不久,他向大后方发出一封诀别电报,称:“他们是抓不住我的。”他还要求梁华立刻离开险地,但这位女战士却选择留下。

最终,破门而入的日军看到的是一堆秘密文件焚烧后的灰烬和两具尸体——姆拉奇科夫斯基和养女开枪对射自尽。

直到今天,这段历史仍不为人知。原苏联情报员亚历山大·科尔帕基迪在1994年接受《真理报》采访时指出,姆拉奇科夫斯基实际是为两个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一个是收留他的中国,一个是养育他的俄罗斯,因为20世纪30年代日本与希特勒德国结成侵略轴心,姆拉奇科夫斯基与日本人作战,就是在保卫中国、保卫苏联。仅此一点,他就值得被人铭记。

猜你喜欢

白俄科夫斯基幻影
劳斯莱斯幻影
《幻影》
白俄方面努力恢复物流向中国供应钾肥
像素前线之“幻影”2000
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白俄侨民群体的管控
19世纪俄罗斯学者Ε.Φ.季姆科夫斯基《格斯尔》相关记录研究
幻影游船
白俄指责邻国训练“第五纵队”
俄前首富获瑞士居留权
鲁迅白俄叙事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