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向越野运动员竞技状态焦虑研究
——以晋中学院为例

2018-10-08李英超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标准差躯体

李英超

1.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目的

随着近年来定向越野这项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这项运动。同样,每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焦虑表现程度的不同也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良好的竞技状态有利于运动员发挥更大的潜力。提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能力,使运动员正确认识比赛和技术的运用,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有重要的作用。

1.2 研究意义

定向越野这项运动广泛的开展,尤其是在各高校中逐渐普遍。随着科学选材和优秀训练模式的普及推广,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差距缩小,使得赛中心理状态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晋中学院定向越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分析,可以针对运动员心理状态制定应对比赛的心理负荷,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身体负荷达到极限时,克服心理焦虑,使得心理出现有利变化,保证技战术发挥,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美好期望。

2.研究现状

荣敦国、董杰在《对竞技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研究与探讨》对运动员在竞技中心理素质的定义、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其性质。

张婷婷在《优秀太极拳运动员赛前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调控对策研究》从主观个体和客观条件两个层次,提出相应的对应措施,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暗示、场外群众欢呼鼓舞等因素进行改进。

藏素鑫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排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研究》中,通过对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大学生排球锦标赛的高校排球运动队进行研究,针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特殊性,对运动员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同时也提出要注重教练员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动向,保证运动员没有心理负担的进入比赛状态。

2.1 研究方法与内容

该选题的研究对象为晋中学院定向越野队运动员,包括大一到大四的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全队队员一共为29人。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该队人员竞技状态展开剖析,其中,使用目前比较权威的测试CSA1-问卷。该课题的剖析内容是针对定向越野运动员,从他们的状态自信、认知状态、躯体状态角度展开了探究。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专业学生竞技状态焦虑的差异

3.1.1 不同专业学生认知状态焦虑差异

由表3-1可以看出:认知状态上,体育专业学生的平均数为19.0588,标准差为2.86074,最小值为16.00,最大值为26.00。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平均数为18.0000,标准差为5.27429,最小值为11.00,最大值为26.00。

表3-1

表3-2

3.1.2 不同专业学生躯体状态焦虑差异

如下图3-2所示:在躯体状态上,体育专业学生的平均数为16.4706,标准差为2.89650,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平均数为16.0000,标准差为4.32750。

3.1.3 不同专业学生状态自信心差异

由表3-3可以看出:在状态自信上,体育专业学生的平均数为22.7647,标准差为5.26224,最小值为15.00,最大值为34.00。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平均数为25.9167,标准差为4.07784,最小值为19.00,最大值为33.00。

3.2 竞技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产生竞技状态焦虑时,可以看出竞技状态焦虑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地点的适应,器材的使用,比赛前准备充分与否,是否了解竞争对象,教练的指导等均能对选手在心理上产生效用,从而使参赛人员在赛中的竞技能力受到波动。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同时产生,因此才导致运动员形成了竞技状态焦虑。

3.2.1 竞技状态焦虑总体影响因素的排序

从 CSAI-2 问卷中的分数统计,哪个问题的总分越高,就说明该因素在竞技状态焦虑影响方面占据重要的位置,产生的效果也最大,相反的,就说明该因素比例较小,产生的效果也相应最小。在对问卷的 27道测试题进行整理统计后,得出表3-4。

表3-3

表3-4 CSAI-2问卷各题总分排序表

3.2.2 认知状态焦虑各形成因素分析

根据对CSAI-2问卷中测量认知状态焦虑的 9 道题(1、4、7、10、13、16、19、22、25题)在表3-5的排序情况如下:第22题得分最高,从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中自我感觉中,能够看到对他人的印象是主要方面,特别是害怕没有达到别人期望的成绩。第4题得分最低,可以看出在比赛时自我怀疑现象比较少见。从上列图5中,总分排名第一的第22题在整体的名次位于中上面,而其它题很多也居中。表明认知状态焦虑较大程度作用于竞技状态焦虑。

3.2.3 躯体状态焦虑各形成因素分析

根据躯体状态焦虑 9 道题(2、5、8、11、14、17、20、23、26 题)在表3-6 排序情况如下:第14题得分最高,这说明学生在产生躯体状态焦虑时,最大的感觉就是身体放松。

第2题位列第二,运动员神经没有得到放松。第20和11题总分靠后,侧面反映出赛中运动员生理机能状况不能得到充分放松。从上列图5中,总分排名第一的14题在整体名次排中下,而其它题很多也居下。表明认躯体态焦虑较小程度作用于竞技状态焦虑。

表3-5 在认知状态焦虑中各题总分排序

表3-6 在躯体状态焦虑中各题总分排序

3.2.4 状态自信心各形成因素分析

表3-7 状态自信心各测试题总得分排序表

根据状态自信心 9 道题(3、6、9、12、15、18、21、24、27题)在表3-7排序情况如下:第18题排名第一,可以看出运动员对自己即将进行的比赛具有很大的把握,当运动员感到他的运动能力没能够完全挖掘时,自信心随即下降。从上列图5中,排名第一的第 18 题在整体名次中仍然占据着第一,而其它的题也大都靠前,充分表明状态自信心最大程度作用于竞技状态焦虑。3.3 竞技状态焦虑的改进与提高

根据 CSAI-2 问卷调查分析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将27道题分类为测试三方面因素的集合:1,状态自信心;2,躯体状态焦虑;3,认知状态焦虑。这三个因素代表了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表现形式,面对运动员在这三方面出现的状况,改进与提高运动员竞技状态焦虑,我们应分别采取相应对策。

在对待认知状态焦虑时,要加强运动员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对运动竞赛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认知;在对待躯体状态焦虑时,运动员在进行运动前应先进行热身活动,避免因热身不充分导致在比赛中出现运动损伤;在对待状态自信心时,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与训练,避免在比赛中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竞技状态焦虑时可以积极寻求教练帮助与自我调节,以完成比赛任务。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在认知状态焦虑上,定向越野运动员最小值为11.00,最大值为26.00,标准差为3.98581。在躯体状态焦虑上,定向越野运动员最小值为9.00,最大值为24.00。标准差为3.49384。在状态自信心上,定向越野运动员最小值为15.00,最大值为24.00,标准差为24.0690。

4.2 建议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其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练员应将心理训练和运动训练同等看待,注重身心共同发展。要分清三个维度的主次关系,着重针对状态自信心进行训练。运动员在训练中除了要增强运动能力,也应加强自我心理控制,学会控制自身心理,如可以采用自我暗示法、自我调节法等,鼓励运动员更好的发挥竞技能力,减少运动员的心理压力。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标准差躯体
订正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现在干什么?
更 正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