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型轮腿式爬楼梯机器人的研究

2018-09-29王子牛王恒杨欣静姚翼荣

物联网技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爬楼梯机器人

王子牛 王恒 杨欣静 姚翼荣

摘 要:为提高爬楼梯机器人的实际使用效果,通过对传统轮腿式机器人的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轮腿式机器人。文中介绍了机器人的主要构造,分析计算了机器人轮腿的形状及尺寸,设计了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并制作样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轮腿式机器人运动过程中质心变化幅度减小,运动过程更加稳定。

关键词:爬楼梯;机器人;轮腿;越障

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8)09-00-03

0 引 言

随着智能化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多样化,人类在进行探查、侦探、巡逻、排爆时离不开机器人的协助。机器人能帮助人类跨越障碍,在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有助于人类完成恶劣、危险情况下的作业。

当前大多机器人爬楼梯所采用的原理为腿式、星轮式[1]、履带式[2]、可变形式[3],甚至还可交叉实现各种功能。手臂支撑式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承重能力强、效率高、容易控制等优点[4],但由于其支撑的手臂是木制品,环境适应能力较弱,因此很难适应现代多样化的楼梯结构。考虑到滚轮式机器人摩檫力比较小,遇到光滑的地板容易打滑,而腿式爬楼梯机器人能克服上述缺点,可通过调整腿部姿势和加大脚掌的抓地力适应恶劣的环境,但结构复杂,内部控制的部件较多,重心难以掌控,灵活性机动性较差,因此需要进行复杂的轨迹设计和步态规划。

针对上述問题,同时为了实现其高速、稳定的爬楼梯功能,通过对不同类型爬楼梯机器人进行综合考量,设计了一款新型轮腿式爬楼梯机器人。

1 爬楼梯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轮腿式爬楼梯机器人采用类似风车的对称结构,由机身和两个轮腿及尾部的支撑挂钩组成,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轮腿前端固定有橡胶帽以增加摩檫力,减少爬楼梯过程中因受滑动和震动而对风车轮造成伤害,具有防滑减震的效果。

腿轮采用两个电机共同驱动,两边安装有滚动的木质轮子,木制轮子具有较轻的质量和较大的强度,电机通过支架、齿轮与传动轴固定在一起。

机器人尾部长度大概是楼梯长度的两倍,采用木制材料制作而成,悬挂在机器结构的底部,可以抵消电机旋转产生的扭矩,避免机器人机身翻转。尾部后安装一个由舵机控制方向的轮子,用来控制机器人的转动方向。

机器人的轮子如图2所示,5个轮腿相互间隔72°,轮腿有倒钩状突起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勾住台阶,利用反作用力使得机器人抬升,同时轮子转动使得机器人爬上下一级台阶。倒钩上面附有一层橡胶可以增大摩檫力,减小震动。圆弧形状可以减少平地行驶时的颠簸,增强平面行驶能力。轮腿通过螺丝固定在机器人上,可以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轮腿适应不同的楼梯。

采用两个直流减速电机作为机器人的驱动单元。为解决两个轮子转速不同步的问题,两个电机驱动同一根传动杆,通过传动杆连接腿轮。具体参数见表1所列。

2 机器人尺寸的确定

2.1 机器人轮腿尺寸

机器人通过轮腿旋转攀爬楼梯,轮腿尺寸是决定机器人能否稳定攀爬楼梯的关键。机器人轮腿尺寸计算模型如图3所示。

由公式(1)、(2)可知,不同轮腿系杆数对机器人爬楼梯能力所需的驱动力不同,轮腿系杆数越大所需驱动力越小[5]。

由于台阶高度h为一定值,当θ越小即腿轮系数越大时,r越大。所以经过实验选取轮腿系杆数为5。

经过对不同楼梯台阶的尺寸进行测量分析,最终设计的机器人长为670 mm,宽高为230 mm,腿轮尺寸为190 mm。根据机器人实际使用的需求,计算出机器人运动时所需转速、扭矩、功率等的范围,选取12 V 37型直流减速电机和3S航空电池作为驱动单元。

3 机器人运动模式分析

3.1 机器人爬楼梯模式

如图5所示,机器人通过电机驱动两个轮腿勾住台阶,利用反作用力与摩擦力爬楼梯。

3.2 机器人转向模式

由于机器人的两只前轮通过同一根传动轴连接,所以不能通过两个驱动轮进行差速转弯,因此本文在机器人尾部增加了一个由舵机控制的转向轮,可以以机器人长度为半径进行原地旋转,解决楼梯间等狭小空间内的转向问题。

3.3 机器人平地行驶模式

机器人平地行使图示如图6所示。

式(3)~(6)给出了机器人在平地行驶时腿轮质心高度的变化。当腿轮采用倒钩设计后,可以有效减少机器人在平地行驶时质心高度的变化,减少机器人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幅度,提高机器人在平地行驶时的速度与稳定性。

4 机器人控制系统

4.1 控制系统的组成

根据机器人的实际需求,本文研究设计的机器人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模块、主控芯片、电机驱动模块、红外探测模块、惯性导航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等组成。

主控芯片STM32[6]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优势,可满足腿轮式爬楼梯机器人的控制需求。惯性测量单元MPU6050六轴陀螺仪[7]可提供机器人的姿态信息,用于判断机器人所处状态,陀螺仪角度处于24~36°之间时可以认定机器人处于平地,当角度大于36°时可认为机器人处于爬楼梯状态。主控芯片通过蓝牙与上位机通信[8],发送机器人的状态信息,实现对机器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也可切换成遥控模式接受遥控指令。

4.2 机器人控制算法

机器人在爬楼梯过程中所需要的扭矩不同,机器人在上升过程中需要大扭矩,而在同一级台阶或平地上行驶时需要较小的扭矩。为控制机器人匀速运动,本文设计的机器人采用单环PID算法[9],即通过编码器输出反馈到主控芯片,再将结果转换成不同占空比的PWM波驱动电机[10],提供不同的扭矩,控制机器人匀速运动。

4.3 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如图7所示。

5 实际效果

图8所示为机器人在平地上行驶时主体部分的角度变化,由于采用了改进型轮腿结构,机器人主体角度变化较小,增强了机器人的平地行驶能力。

图9所示为机器人在爬楼梯过程中主体角度的变化。由于阶梯相对较高,所以在爬楼梯过程中机器人主体角度的变化大于平地行驶时的角度。

6 结 语

本文针对爬楼梯机器人的实际需求及现状进行介绍,针对已有的爬楼梯机器人类型进行改造,最终实现机器人爬楼梯的功能。通過程序设计使机器人能够切换不同的模式并与上位机通信。所设计的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童俊华.行星轮式爬楼梯机器人小车的研究[D].南昌:江西理工大学,2010.

[2]韩广,王田苗,梁建宏,等.一种有效爬越楼梯的模块化可重组履带结构[J].机器人,2004,26(5):400-403.

[3]常健,王亚珍,李斌.可变形机器人自主攀爬楼梯控制研究[J].高技术通讯,2016,26(7):657-666.

[4]谭昊轩.一种基于螺旋副的爬楼梯机器人设计[J].电子世界,2018(2):126-127.

[5]朱坚民,李付才,李海伟,等.轮腿式爬楼梯移动机器人的设计及运动特性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3,24(20):2722-2730.

[6]张志威. 基于STM32嵌入式系统的电机驱动控制与可靠性分析[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7.

[7]傅忠云,朱海霞,孙金秋,等.基于惯性传感器MPU6050的滤波算法研究[J].压电与声光,2015,37(5):821-825,829.

[8]徐兴梅,曹丽英,赵月玲,等.几种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及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5,5(11):101-102.

[9]张业伟.直流电动机PID调速系统仿真研究[J].煤炭技术,2014,33(7):199-201.

[10]周美兰,高肇明,吴晓刚,等.五种PWM方式对直流无刷电机系统换相转矩脉动的影响[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3,17(7):15-21.

猜你喜欢

爬楼梯机器人
电动智能爬楼梯轮椅的创新设计
机器人,让未来走近你
啊,请你走得慢一些
爬楼梯
逐级爬楼梯燃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