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德于教 德智双升

2018-09-28陆锦梅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8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语文

陆锦梅

[摘 要]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更肩负着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职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在品词析句中,在作文教学中,在拓展阅读中积极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德智双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4001601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而语文学科教育作为渗透和强化德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呢?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有智慧的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抓住识字教学的有利契机,有的放矢地渗透德育。

例如,执教“孝”字的时候,我采用字理教学法进行教学,重点讲解“孝”字的来历:在甲骨文中,“孝”是一个小孩搀扶或者背负着一个头发稀疏的老人走路,这就是“孝顺”的表现。所以,现在的“孝”是由“老”的上半部分“耂”和“子”组成。这样的识字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对“孝”字的写法及意义有了深刻记忆,也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孝道”的形象认识,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长辈。

教学实践表明,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同时也能产生极为理想的教学成效。

二、在品词析句中渗透德育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作者常通过一些词句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树立某种典范,或提示人生哲理。在教学中对这些好词佳句展开品析,不但可以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义,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

例如,在一年级《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一句,讓学生明白,只有靠劳动,才能创造无穷无尽的财富;只有不辞辛苦、热爱劳动,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众所周知,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由于深受父母溺爱,劳动能力大都不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在无形中使学生受到德育熏陶。又如,教学《詹天佑》时,文中有一句:“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我反复引导学生对这句话进行阅读,最终使学生明晰:詹天佑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定然带着极大的愤慨和决心。他希望通过修筑铁路帮助中国工程师建立信心,让外国人对中国人刮目相看。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典型体现。

这样的德育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渗透,其产生的德育成效也极为显著。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为了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借助作文教学积极渗透德育。

例如,教学《荷花》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以“荷花”为题,利用课余时间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来赞颂荷花的高洁。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的作文表现也并未让我失望。其中,有一个学生写道:“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古人常用荷花来称赞人的高洁。对于此点,我也颇为赞同。在众多花中,我独爱荷花。炎炎夏日,当人们心情烦躁不安时,看到荷花并闻到荷花的清香,立即便会冷静下来。为何会这样呢?我想,大概是因为荷花真的极为纯洁吧!它与世无争,不为名不为利……”学生写完作文后,第二天上课时,我还要求他们自告奋勇地将自己的作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学生也在无形中受到了德育熏陶。

通过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四、在拓展阅读中渗透德育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中还会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这时,教师也可以抓住机会积极渗透德育。

例如,教学《我不能失信》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更多与诚信有关的文章。阅读完毕后,我要求学生谈谈对诚信的看法。在发言过程中,有学生说道:“诚信对于人类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身为现代人,身为社会人,必须诚信。从阅读的相关文章中不难看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他们必定是诚信的,是不会失信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用于拓展阅读的时间较短。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诚信的理解,我要求他们课后通过各种渠道搜索更多与诚信相关的文章,并对其进行深入阅读。

具体教学实践表明,在拓展阅读中渗透德育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好方式。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语文教师肯用心,真正将德育看作是自身的重要职责,积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渗透,就必然能够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达到德智双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语文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