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理为舟,向汉字文化更深处漫溯

2018-09-27张晶莹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8期
关键词:汉字文化字理隐喻

张晶莹

[摘 要]随着《汉字英雄》第二季总决赛的火爆落幕,《汉字听写大会》如火如荼的播出,该节目在益智游戏竞技的外表下,更关注青少年对汉字知识与文化传统的认知,以及对青少年内心世界的触探。笔者试图通过汉字字理的复原来明晰字形、辨别字义、词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构汉字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从中汲取强大的文化力量和无限的文化智慧。

[关键词]字理;汉字文化;隐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93-02

随着《汉字英雄》第二季总决赛的火爆落幕,《汉字听写大会》如火如荼地播出,该节目在益智游戏竞技的外表下,更关注青少年对汉字知识与文化传统的认知,以及对青少年内心世界的触探。

我们的祖先孕育了这些神奇的方块字,有识之士已经通过娱乐节目让整个社会,让观众认识和重温了中华汉字的魅力,不仅夺得高收视率,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作为语文教师,怎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重构汉字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从中汲取强大的文化力量和无限的文化智慧呢?我们不妨追根溯源,以汉字的字理为触点,向汉字更深处漫溯。

一、让字形在字理复原的节奏中变得清晰

进入小学高年级,所学的汉字越来越多,孩子们对字形的混淆也越来越多。比如说“戒”字,看着十分简单,但孩子写起来,要么常常与“戎”混淆,要么就是有撇无撇搞不清楚。教学中,我就充分展现了这个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中的“”字中间是一把长戈,左右两侧是两只手,合起来就是两只手紧握长戈,以防来敌。金文和小篆把两只手移到了“戈”下,变为“”,再后来楷书简化了,将两只手变成“廾”。由此,学生对这个字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就不容易出错了。再如“虐”,学生总是分不清下半部分的开口朝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告诉学生“虐”的甲骨文演变过程是老虎用爪子伤人,只是现在楷体字,省略了人。老虎伤人爪子伸向哪边更方便?学生哈哈大笑,下半部分的开口朝向也就十分明了了。

此外,有些字的偏旁,借用的古字至今已看不出它的本義了。最典型的就是“月”字旁的字。现在“月”字旁的字几乎与月亮没有任何关系,却和肉有关,很多孩子不解其意。其实在甲骨文中肉的写法为“”,与月非常相近,演变至今,变为“月”字旁也就不足为奇了。如“腿、脚、肝、肥、脂、肪”等等。即便是孩子很容易上半部分写错的“炙”,它的本义就是火上的烤肉,上半部分也是古文字“肉”的变形,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将上半部分写成“夕”了。

再如那学生从小错到大的“衤”与“礻”。“衣”字旁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是由衣变形而来,多与衣服有关。而“礻”是“示”的变形。在古代,“示”是神的本字,所以“示”字旁的字一般与神,或是对神的崇拜活动与心理有关,如“神、祈、祷、祥、祖”等等。由此可见,由字理追溯部首,也有利于学生对整类字的理解与掌握。

二、让词义在字理展现的空间中驰骋

追古溯源的古字形让学生更加明了字的变迁,感受到造字的神奇与瑰丽。那么,追寻字的古义,则让我们更加明白词的演变与创造。

在教学多音字“朝”时,学生对于“zhāo”音表示早上,“cháo”音表示方向区别比较明显。但对于其他词组则多有疑问,非常易错。“朝”的本意是早晨,读音为“zhāo”。又由于古代臣子在早上向着帝王表示自己的臣服,便引出了“朝见、朝拜”。“朝拜”穿的衣服叫“朝服”,“朝拜”所在的地方叫“朝廷”,帝王坐于朝廷的整个时间节点为“朝代”。这样一来,就区分得比较清楚了。

又如“节”字,《说文》中解释为:“节,竹约也。”“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所以“节”的本义为“竹节”。《易·说卦》中言曰:“其于木也,为坚多节。”意思就是说“节”用于树木,则为“木节”。明白了这一点,孩子的联想顿时丰富起来。当我问及还能将“节”活用于哪些事物时,他们纷纷想到:将“节”用于动物,则为“关节”;将“节”用于时日,就为“节气”;将“节”用于音乐,就为“节奏”;用于社会生活,就是“节操”,是法度;用于动作,就是“节制、节省”。

再如“扉”,本义为门扇,也引申为屋舍。由此也引出了“柴扉”。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又授予了“柴扉”以新的意象。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又如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样的诗境中这样的柴扉,给了人一种孤单,一种寂寞,诗人的落寞与孤寂顿时体现在字里行间。教学时,细细体会诗的意境,体会“柴扉”的意象,从而更深刻地接近诗人,靠近诗魂。与此相近,“扉”又与那心字组词成为“心扉”。但是有了这种落寞的情感意象,“心扉”更需要与“敞开”与“打开”等词相搭配,才能让人的内心充满光明与温暖。

三、让文化在字理探寻中升华

中国人受到传统儒家文化温柔敦厚的熏陶,喜欢选用比较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自己思考。诗歌尤其讲究这种含蓄之美。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传统文化对经典的记忆与背诵,更是造就了古代文人扎实的文史知识,有时候甚至是以自己丰富的知识来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如此一来,真可谓一字背后,气象万千。

以“柳”为例。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一文中,“柳”是诗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意象。以“柳”及“柳”文化为中心,一珠串起整个课堂。教学时,聪明的孩子能够靠猜测感悟到“柳”与“留”谐音,代表挽留之意。其实仅这个解释还不够,教师再讲授“折柳”典故。折柳送别之俗始于汉朝,“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代表挽留之意,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前程的期许与祝愿之情。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适应环境能力强,极易长大,生机蓬勃。赠柳,赠的是他乡安乐,赠的是前程发达。随即补其他关于“柳”这个意象的诗句,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如此一来,无须多言,只要学生能多读几遍,诗的情境已然酝酿而成,课外阅读也能更有所感。自然,课堂中《送元二使安西》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了。

柳不仅用于折柳赠别离,更是美好的象征。古代汉语中,文人在描绘人的容貌特别是女人的容貌的时候,多用植物的形态来隐喻人的美貌与体态,柳自然也在此列。柳叶初生,似睡眼刚展,称为“柳眼”;女子秀眉细长,称为“柳眉”;女子腰身细软,称为“柳腰”。当年杜甫描写白居易身边的两位美女的《杨柳枝词》中就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说法。在教学人物肖像描写时,为孩子们补充此类词语,鼓励他们向当年的大文豪看齐,多多引用此类比喻,激发写作热情,也让文章古色古香。

一个“柳”字背后就有如此多的文化底蕴。“人”让我们感受社会因相互扶持而美好。“天”上面一横就是我们头顶着的东西,让我们有一种崇高感、神秘感。余秋雨在《听听那冷雨》中接着写道: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英文,日文,俄文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雳,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一个个汉字,就是一个个微缩的中国人。以字理为触点,向汉字更深处漫溯,让汉字之花绽放在你我心田!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汉字文化字理隐喻
《活的隐喻》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遵循识字教学规律,实现“互动识字”
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