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唱读”到“诵读”的理性追索

2018-09-27谢秋水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8期
关键词:诵读朗读教学

谢秋水

[摘 要]从“唱读”到“诵读”,这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学习追求。学生存在“唱读”现象有多重致因,教师要给出针对性纠偏操作,从朗读语调、语气、节奏等环节展开引导,帮助学生尽快找到诵读的感觉,这样才能形成更丰富的学习认知。

[关键词]朗读教学;唱读;诵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56-01

学生在朗读文本时,由于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常常会出现“唱读”现象。所谓“唱读”,就是运用统一的语气、语调朗读所有文本,格式化倾向特别明显。教师要注意矫正学生的朗读语调,调整语气,规范节奏,帮助学生克服“唱读”毛病,尽快掌握正确的诵读要领。

一、矫正语调,体现文本诵读的差异性

学生“唱读”的重要特征是语调呈现格式化,很像坏掉的唱片机,老是运用一个固定的调式在演唱,这无疑属于一种“噪音”。教师在具体矫正时,需要从语调角度展开探索。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文本的差异性,文本体裁、内容、情感、主旨、语言、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点,诵读则需要体现这种差异性。其次,教师要给出更多示范诵读,让学生体会差异性该如何体现,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让学生感知两者的不同。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要求诵读时能够读出赞美、惊叹的感情。教师先找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学生展开评价,找出其朗读的优点。有学生说:“他读的声音很响亮,也很有感情。”有学生说:“他读得很顺畅,很熟练。”教师没有给出评价,而是给学生播放了配乐诵读音频。学生听得很认真。教师再次让他们对专家诵读的优点进行总结,学生都给出了诸多赞美之词。教师总结:“我们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人家读得的确精彩。字音正确、语气准确、节奏感很强,特别是轻重缓急的处理更是恰到好处。请大家再听一遍,然后进行模仿学习。”学生再次听音频后,都情不自禁地跟着诵读起来。

教师先让学生朗读,并发动互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诵读水平的高低;然后,用诵读音频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因为教师总结得比较到位,学生再次听读时,有了更深切的认知,对矫正“唱读”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调整语气,展现文本诵读的情感性

学生“唱读”的另一个特征是语气把握不准。每一句话都有自己的语气,而一些特殊的语气,像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朗读时还需要有不同的展示和体现,而学生对此却缺少基本了解。教师要多展开对比学习,引领学生比较不同的句式,慢慢找到其中的表达规律。

《尊严》中涉及两个人物,一个是杰克逊大叔,一个是逃难的年轻人。这两个人的身份各异,说话语气也不一样。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熟悉文本内容后展开课堂演绎诵读:同桌两人一个扮演杰克逊大叔,一个扮演年轻人,教师负责旁白,注意读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分角色朗读开始,教师首先进行串联,学生跟进展示。因为准备比较充分,师生配合比较和谐。展示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对几个角色的表现给出个性评价,课堂学习气氛被推向了高潮。

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分角色诵读活动。因为组织严密,准备充分,特别是教师引导很有针对性,学生明确了诵读要领,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对人物个性语言有了一定感知,自然克服了“唱读”的毛病。

三、规范节奏,呈现文本诵读的音乐性

学生“唱读”的特征还有节奏把握问题。首先,学生对各种标点没有正确的认知,不管什么标点,停顿时间都一样长。其次,轻重缓急的把握不准确,造成朗读的平淡性。教师不仅要给出示范,还要对朗读的相關技巧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唱读”中走出来。

《触摸春天》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文本描写了一位盲童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感知春色的。诵读这篇课文时,需要饱含热情,特别是读对盲童刻画的内容,要带有浓浓的爱心。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了一首歌曲《你是我的眼》,渲染课堂气氛。然后,教师展开示范诵读,并给学生提出了听读要求:“我们是健全的人,而盲人属于残疾人群,他们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拿出足够的热情,去做他们的眼睛。诵读要注意情感的抒发,读出我们的关爱。”为了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诵读技巧,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进行诵读展示,同桌之间展开互听、互评活动。顿时,课堂内书声琅琅,学习气氛被成功激活。

教师用歌曲渲染气氛,为诵读展示创造了良好环境。教师示范诵读、学生多重仿读展示,以及配乐诵读训练,都给学生带来了全面的认知感受。学生通过反复多次的诵读体验,逐渐找到了情感抒发角度,自然纠正了“唱读”的习惯做法。

朗读并非是指声音响亮,还需要展现文本的情感特点,而不同文本的情感也存在着差异性,要求诵读也呈现差异性。教师要多给学生做出示范展示,对学生“唱读”现象展开理性分析,并进行渐进性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慢慢走出“唱读”的惯性思维。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诵读朗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