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教学:在智趣中达成深度探寻的愿景

2018-09-27陶小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8期
关键词:智趣古诗教学

陶小芳

[摘 要]古诗教学应以“智趣”为核心,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古诗的内在本质,实现对古诗的深层解构。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掌握诵读之“理”;在深入意境中咂摸语言之“妙”;在互文对比中揣摩表达之“法”;在对应联系中品悟文化之“道”。

[关键词]古诗教学;智趣;深度探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47-01

正所谓:“诗言志,词传情。”古典诗歌往往将诗人的内在情怀蕴藏于深处。蜻蜓点水、不求甚解的古诗教学注定只能学得皮毛。我们应以“智趣”为核心,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古诗的内在本质,达成古诗教学的深度追求。笔者以《江雪》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据意而断,在自主尝试中掌握诵读之“理”

古代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与韵律美,需要在教学中引领学生通过自主性的诵读进行感知与体悟。纵观当下古典诗词的教学,教师一直都以双竖线标注节奏停顿点,并让学生形成了一种认知惯例:五言诗的节奏为“二三划分”,七言诗的节奏为“四三划分”。于是,很多时候学生总是不自觉地运用这一方法展现古诗独有的节奏。但笔者以为,古诗节奏的划分还应引领学生从诗句的具体意思出发,真正地授之以“渔”。

如在教学《江雪》时,教师要求学生从意思上说说自己的划分方法:有学生认为,前面三句中的“千山”“万径”“孤舟”都表示地点,而后面都是展现的景象,中间自然应该停顿;有学生认为,最后一句中的“独钓”是动作,“寒江雪”展现的是背景,也许要从这里停顿。此时,教师相机进行点拨:“节奏的划分不仅仅源于以往的认知,更需要结合诗歌具体的意思,养成据意而断的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感知诗歌鲜明的节奏与韵律。”

诵读感知古诗节奏,是教学的基础。事实上,执教者不仅需要基于感悟的契机,更需要理法的支撑,只有真正洞察诗歌的内在意蕴,才能将诗歌真正镌刻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之中。

二、品味咀嚼,在深入意境中咂摸语言之“妙”

古典诗歌是锤炼语言的精妙载体。很多诗歌看上去文字并不耀眼,但在具体诗境的浸润之下,却展现出丰富的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紧扣古诗中独有的文字,走进古诗的内核。

教师在学生理解诗歌大意之后,播放《江雪》的诵读视频,并引领学生思考:“细读古诗中的每一个字,静心默想,哪些字给了你强烈的冲击?”学生在深入品析中交流:有的从“绝”字想象到所有的山岭都被茫茫的大雪覆盖,飞鸟的影子也看不见了,整个环境给人一种死一般的寂静感;有的从“灭”字看到了道路上没有一个影子,让人产生一种浓烈的悲凉之感;有的学生尝试运用对比的方式来感受,原本的“千山”“万径”都应该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但在最后却与“绝”“灭”形成了强烈对比,让人感受到了深邃的认知情境。

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正是在学生把握诗歌基本意蕴的基础上,着力于最具分量的词语,让学生真正走进了诗歌深邃的意境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解读诗歌能力的发展。

三、引入资料,在互文对比中揣摩表达之“法”

由于古诗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相距甚远,我们绝不能就古诗而学古诗,而需要拓展相关的背景,将学生的思維更好地引入诗歌的内在世界之中。

如理解诗歌整体意境之后,教师为学生补充了柳宗元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加之亲人离世,才在悲凉的冬天写下了这首《江雪》。学生的认知被彻底激活。随后,教师拓展补充了张志和的《渔歌子》,让学生在初步阅读中感受张志和笔下的春景和抒发的情感。学生发现同样都是描写渔翁之作,但表达的情感却是完全不同。

通过对比,学生对古诗的认知从原本模糊的感性认识,转化为清晰的理性认识,实现了阅读效益的最大化。

四、余音绕梁,在对应联系中品悟文化之“道”

古诗之所以历经千年,依旧光辉闪耀,在于其承载的是一种韵味、一种文化。古诗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一文体特征,从意蕴之“术”向文化之“道”转变。

教学中,教师告知学生,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写了大量抨击社会黑暗现实的诗篇,并用“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来表达自己矢志不渝的志向。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江雪》:“你从诗歌中这位不畏严寒的独钓老人身上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柳宗元心底的哪些呐喊?”“不管遇到怎样的打击,我都不会向恶势力低头。”“我一心为国为民,却被贬到这样的地方,但我内心的志向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不同的渔翁传递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学生就是在不断向诗人内在心境的迈进中,感知了流淌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独特的“渔翁”文化元素,探寻并感知了诗歌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歌教学一旦滞留在肤浅的表层,其真正的魅力就会“折戟沉沙”,学生的内在认知也就所得有限了。只有从古诗的“理”“妙”“法”“道”去解读,才能实现对古诗的深层次解构,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智趣古诗教学
智趣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立足原点 多向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