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和谐 促学生终身发展

2018-09-27赵璐玫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长征美育足球

赵璐玫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们所教育的人的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体质的健全发展应当合而为一,教育者的本领和艺术在于,他每时每刻都能够清醒地把握住这种和谐发展的实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正是海淀区实验小学始终把握的教育本质,学校用“守真、从善、修美”的理念优质育人,促使学生在道德品质、审美素养、体质健康等方面全面发展,让“真善美”三原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打好厚实的底色。

打造“铸魂育德”的德育品牌

德育要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自2012年应邀在人民大会堂成功首演少年版《长征组歌》后,学校就敏锐地发现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如何让转瞬即逝的歌舞表演教育效果更持久?如何让长征精神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如果把长征精神作为教育载体,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必能为立德树人事业注入强大动力。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创新育人载体,以“长征精神”教育为主线,开启了一条特色化、实效化的育人之路。经过近六年的深入实践,“长征精神”教育已经实现活动系列化、教育长效化。除了开展“长征历史我了解”“长征歌曲我来唱”“长征足迹我寻访”等系列活动以外,学校还抓住重要节点开展了“长征接力有来人”“少年有志,追梦中国”“长征永远在路上”等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参演“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使学生受到了持续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学校还自主编写了《长征》校本教材,开展“寻访革命圣地 传承长征精神”研学活动,研发了《长征研学手册》,不断丰富“长征”系列课程,促使长征精神入脑入心。

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将“长征精神”教育与每学期的教育重点、热点紧密结合起来,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文明校园”创建、践行“新规范”等相结合,进行系统联动的生态建构。为了增强育人合力,学校还注重学科渗透,巧妙挖掘各科教学中与“长征”相关的教育因子,如数学课组织学生做好象征性长跑里程的统计,体育课上带领学生参加“长征”模拟项目,美术课上引导学生绘制长征故事小报等;主动整合校外资源,邀请《长征组歌》首演参与者马子跃和作曲李遇秋为学生进行指导;邀请部队战士担任象征性长跑的旗手和领队;在校本教材《长征》的编写和“长征精神”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中,多次向校外专家、设计人员请教;邀请航天英雄景海鹏参与学校活动,用航天精神勉励学生拼搏进取……

开展“以美立人”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一直是实验小学的亮丽名片,学校秉持“以美启智、以美育心、以美陶情”的理念,通过丰富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美好人生奠基。学校按照“遵循育人规律,体现核心价值,夯实普惠基础,彰显金帆特色”的艺教工作思路,立足学科课程,注重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在传授艺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着力促进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大力拓宽美育渠道,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使艺术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成良好的美育氛围,自主编写的校本教材《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100问》《走进音乐的人文世界》获得广泛赞誉;大力倡导“大美育观”,制定了《关于各学科渗透美育的要求》,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美育因素,实现学科教学的审美化,带领学生欣赏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科学之美、人性之美等,提升审美素养。

在夯实普惠基础的同时,学校还注重建设社团,提升品位。目前,学校已成为全市三所获得“三金帆”荣誉称号的小学之一。金帆合唱团、金帆管乐团、金帆舞蹈团规模庞大,每个团都是梯队制发展。学校以这三个金帆艺术团为主线,带动开展全校的艺术活动,整体提升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金帆艺术团还积极走向社会,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各级各类政治任务,在音乐普及、公益演出和区域辐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参与国际艺术交流及演出活动,用精湛的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华风采,展现了中国青少年优良的素养和精神风貌,为祖国、为首都增光添彩。2015年10月,为庆祝建校50周年,学校隆重推出原创音乐剧《这里是实验》,展现了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金帆是一种品牌,一种标志,更是一种文化。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丰富的艺术知识,更得到了内心的成长、精神的丰盈、品质的磨砺,这成为了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实施“阳光健康”的体育项目

没有强健的体魄,就没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让健康为学生的多彩人生保驾护航,使他们拥有强健、阳光与自信的生命状态,是实验小学育人的不懈追求。为此,学校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创新体育工作思路,抓住一“项”,带动一“育”,进而促进体育整体优化。其中,一“项”就是校园足球项目。足球不只是单纯的体能运动,更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锤炼。在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学校不仅关注学生足球基本技能的习得,同时注重发挥体育运动在砥砺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协作精神等方面的功能,生动地诠释了“阳光体育”的内涵。

2014年,学校将“足球进校园”活动正式纳入工作计划,将足球纳入每周的体育课教学,形成“面”上的推开;同时还组建足球比赛梯队,形成“点”上的深入。“点”与“面”的结合,使得足球长久地扎根于学生的体育活动中。学校还基于全员参与设计了多种趣味性强的足球活动,如“我说足球”演讲、“我画足球”绘画展、“校园足球小课题研究”、“实验杯”足球班级联赛等,并开设足球校本课程,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体验。

随着足球活动的蓬勃开展,学校又适时组建了足球校队,每年训练时间均在260天以上,参加各级各类赛事达200余场,屡创佳绩。通过长年的刻苦训练、参加赛事活动等,小队员们不仅拥有了健康的体魄,而且在刻苦训练、竞技比赛中,不断砥砺品格、磨练意志,明白了付出与收获、个体与集体、责任与义务的关系,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建设“德高业精”的育人队伍

一支“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是育人工作的中流砥柱,学校积极发挥“守真、从善、修美”育人理念的引领作用,用“真善美”的正能量,为教师立德修业提供巨大的动力。在学校文化的引领下,教师在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时都注重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态度,尊重教育规律,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探寻真知,做到“守真”;时刻谨记以至善至仁的师德师风去教育人、引导人,用仁爱之心、善德懿行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教人择善而从,见贤思齐,做到“从善”;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生活态度做学生精神上的引路人,寓美于教,以美育人,做到“修美”。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学校创新工作思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师基本功培训模式。自2011年起,连续举办了三届班主任基本功培训、展示活动,为了固化活动成果,学校又组织班主任队伍自主编写了教育文集《教育情境问题100例》,成为全校教师提升育人水平的生动教材。教育情境千变万化,教育问题也层出不穷,这不只是班主任而且是所有一线教师都会面临的情况,因此,人人都需要练好基本功。基于这样的思考,2016年,学校便将班主任基本功培训扩展到全体教师,举办了全员参与的“博学多思 创新育人”教師基本功培训活动,并由此设立两年一届的“创新杯”教师基本功培训制度,使其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进一步提升全员育人的质量。

猜你喜欢

长征美育足球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