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之我谈

2018-09-27吴桂明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知识转移应用能力中学

吴桂明

摘要: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互联网时代的诞生。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现代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覆盖给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展了人们的知识面,近年来知识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促使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呈几何级数的速度地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人们快速获取知识。本文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进行了阐述,期望中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知识转移

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模式一种重要辅助方式,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快速有效的获取和处理信息,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知识转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

1.1受应试教育考试、课时等方面的影响,社会、教师以及家长更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很多学校的教师不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是给学生讲解说明知识内容,更像是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软件说明书,着没有把握好信息技术的本质出现了明显的认知偏差。

1.2国内地域广阔,经济发展的也不一样,经济发展和地域的差异导致软件硬件配套条件的不一样,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因为要考虑到这些不同,再加上编写完还得进行校对审核、印刷发行等流程都需要耗费时间精力,往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快于信息技术教材的发行。因此有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觉得信息技术教材的滞后是会耽误教学进程的,就将最新的软件技术引入信息技术课堂,认为只有最新的技术才可以说是最顶级的技术,有着明显的认知偏差[1]。

二、信息技术的特点

2.1实践性:信息技术是门需要不断实践的学科,学生练习和教师教学都离不开上机操作,学生要想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得不断上机进行反复的操作训练,才能够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的基本办法。

2.2更新性:互联网的发展和技术更新是日新月异,所以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范围推广信息技术课以来,信息技术教材、教学内容也在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更新,目前的信息技术教材将物联网、淘宝网等信息技术科技的知识也记录进去了,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2.3应用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各行各业都有所涉及,日常工作中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比如在我们日常办公中需要应用到制作表格、程序设计等计算机技术,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培养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才。

2.4创新性:信息技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在发展,也是需要不断创新的,主要目的是让信息技术科技为人类社会服务。学生在学习基本的flash动画制作知识和技能不会感到困难,但是想要利用lash动画制作相关知识创造出优秀一流的作品出来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

三、培养中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

3.1熟悉人机对话的控件。人机对话并不是指计算机上的语音识别系统的机器人运用人类语言与人进行对话,而是指的是人类在与计算机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之间的互动。例如我们常见的人机对话的控件是这样的:单击“开始”按钮,会弹出开始菜单,然后选择自己要执行的程序,单击“关闭计算机”按钮,接着弹出“关闭计算机”对话框,请问您是要1待机,2关机,3重新启动?单击“关闭”按钮,这时候计算机在调用关机程序,最后好的,请稍候,这就为你关闭计算机。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软件其实都是人与人机之间进行的互动过程,计算机上的软件众多,所以中学生要学习信息技术不仅是要学习单一软件的操作还得逐步总结归纳各种人机对话的控件以及种类、特点。

3.2防止好高骛远,过度追求先进

信息技术软件是非常多的,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让学生对每样软件都进行尝试,这样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在学习VB课程的时候,其实只要熟练掌握VB6.0的程序操作和编程核心思想就够了,如果让学生在刚接触VB课程的同时学习VC、JAVA等先进的程序,对每一种程序都没有深入学习和思考,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所学的知识,相当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3],最终什么知识都没学好。在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要防止好高骛遠,过度追求新颖、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几种基本软件,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转移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结语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避免将信息技术课变为软件培训课,这样是不利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局限了学生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转移能力,才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和必备的信息素养,让学生能够插着腾飞的翅膀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知识的世界里翱翔,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黄燕红.如何进行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3(7).

[3]阎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支架研究[J].教育技术学报,2008,(02)

猜你喜欢

知识转移应用能力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方式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跨层次视角下项目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