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当今瓷画艺术及其市场

2018-09-27刘海光

景德镇陶瓷 2018年4期
关键词:彩瓷文人画景德镇

刘海光

“陶瓷绘画艺术”对现代绝大多数的人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有太多太多的人过分追逐名利,有相当一部分的廉价“艺术品”充斥着整个市场,美其名曰“物美价廉”。景德镇陶瓷原本就是奢侈品,物美则耗尽心血,如何价廉?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但是同样在这个年代仍有一部分人在极其认真画画,创作,研发新的装饰表现形式。

国画是我们中华瑰宝,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画派别早已形成并且经常处于互掐状态。我们景德镇陶瓷画大都在国画中汲取营养,艺术自然也受到影响,派别也自然形成。

一、文人画的形成以及繁衍

景德镇彩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元代青花瓷,明代三彩、五彩还有青花斗彩,清代康熙五彩、珐琅彩、粉彩、釉下五彩、浅绛彩等等品种繁多,清代上层社会的审美要求,让粉彩瓷朝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方向发展,在强大的王权背景和雄厚的财力支持下,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均存在艺术上的保守性。瓷匠们只能在工艺上追求尽善尽美,在艺术创造上没有丝毫的空间。清早中时期的景德镇彩绘瓷器,特别是官窑瓷器,几乎成了千篇一律的纯工业制品。清代道光前,文人派彩绘的瓷画作品难得一见。时至晚清,景德镇的瓷业在官窑一统天下的环境里随着清朝国运的衰落而日益呈现颓废之势。

在晚清景德镇瓷业不景气之时,1851~1908年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代表的一批皖南新安派画家介入景德镇瓷艺界。他们以瓷代纸,将文人画入瓷,开启了文人彩瓷的先河,给景德镇瓷坛带来了一股清流。1911年辛亥革命后,随着御窑厂的倒闭,一批知名艺人流入民间,这些职业画师在技艺上得到彻底解放,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景德镇陶瓷艺术有了生机,使景德镇的制瓷、彩绘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培养出一批新的瓷画人才,在国际上获得多项奖的彩瓷是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绘制的新粉彩瓷板画。珠山八友的成功,来自于彩瓷名家们以深厚的绘画功底、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丰富的艺术创造能力。大师们能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画艺,与民国时期先进的瓷艺成功结合,成为独树一帜的陶瓷画家。其艺术流派形成源头,应追溯到清晚期新安画派中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领军人物的一批皖南画家,冲破官窑的束缚,打破清规戒律,以“浅绛”技法绘画于瓷上,开启文人派彩瓷之先河。

“文人画”是指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也称“士夫画”。它不同于民间画工的“工匠画”也有别于宫廷职业画家的“院体画”。文人画融画者的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于一体,重视文学、书法的修养。不羡逼真形似,力求意境神韵,讲究笔墨情趣,整体贯穿着浓厚的“书卷气”。

浅绛彩是一种借鉴元代画家黄公望绘制山水的技法,以浓淡相间的水绿草绿或淡蓝等彩,用750 C左右低温烧成。浅绛彩画面材料极薄,色调淡雅柔和,极具中国水墨画效果。

纯文人派浅绛彩瓷是指文人画家所绘制的瓷器。画师们在赴景德镇以彩瓷为业之前,具有深厚的书画功底和良好的文化素养,纯文人派浅绛彩瓷画立意起点高,多是士大夫、官府、商贾约定,大师们发奋挥毫,重意境、求神韵、讲品味、显文采、商品意识少、书卷气息浓,是笔情墨趣、诗、书、画、印俱佳的艺术精品。

“文人画”发展至今,一批会书法有素养有文化的有着传统书画功底、长期坚持陶瓷绘画创作的即是当今的文人瓷画。文人画在现代出现的比较少了,这个功利的年代做学问的虽然少了,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专职工艺美术师就是。由于现代有部分人比较浮躁甚至连欣赏画的耐心都没有,更無法感受意境,格调高能识别的人也少,故不是市场的主流。

二、匠人派的发展和繁衍

匠人派浅绛彩瓷则是指由“红店匠”画的瓷器。景德镇民间彩瓷工坊,称之为“红店”。工匠自幼随师学艺,俗称“画红”,也有工匠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红店规模根据主人实力大小、资本厚薄。名称“红店”工坊,实属家庭手工业而已。彩绘瓷品一般都是依照客商定样稿绘制。粗、精细度照客商指示完成。绘瓷者大都不需要设计画稿,只需熟练掌握釉彩工艺,即可就业。

清末兴起的文人派浅绛彩瓷风靡一时,对“红店”影响很大。在市场利益的刺激下,红店迅速发展。师匠们在娴熟的彩瓷工艺基础上,进而掌握了浅绛彩瓷技法。其艺术氛围,较文人派浅绛彩瓷品有较大差距。文人派浅绛彩瓷是文人画家画的瓷器,而匠人派浅绛彩瓷则是模仿文人画家在瓷上作中国画。匠人派长期绘画习惯导致模仿国画无法摆脱匠气。

时至今日,人们收藏往往偏好匠人派,工艺比较重的、繁杂的,毕竟是艺人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完成的,花的心血都可以看得出来,价格也是鱼龙混杂,看到工重的画作才愿意出价格,但毕竟是工艺品,升值空间往往不大。

三、江湖“大师”的由来

景德镇制瓷业中各类行当,历来是“工匠八方来”。制胎、烧窑多由江西都昌、抚州人把控,绘瓷艺人来自四方。晚清浅绛彩瓷名师多来自江西省邻省安徽皖南黔县等地。时过境迁,“工匠八方来”除了真正的文人画家,工艺美术大师,还有一些江湖“大师”,有名利的地方自然会有浑水摸鱼,坑蒙拐骗的。

1、一部分外地的略知皮毛的画师前来景德镇分这杯羹,他们的画粗俗不堪,颜色媚俗,线条飘、浮,画面做作,把中国画最忌讳的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给自己加了不少头衔,他们的“作品”行情好卖几万块、行情不好卖几百块的地摊式坑蒙拐骗的交易,正是由于这些人没水平又有点头衔的搞乱了陶瓷艺术品的市场,让很多想收藏的人往往不敢下手,宁愿倾向买画工重的陶瓷。导致人们的购物心理倾向于不说升值,至少能保值。虽然时下不能识别画作好坏的大有人在,但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市场必将越来越惨淡。

2.“江湖大师”中还有些以前画油画的,画陶瓷不学国画,根本不懂国画的美感,自以为是大师,给自己一大堆头衔“光环”,在陶瓷上随手涂鸦。像这种既没有油画的色彩构成感觉又没有国画的内容,不伦不类,用自己混来的一些头衔和社交严重影响欣赏者的审美,会导致人们一个错误的审美方向。过分追求市场经济让这些江湖“大师”应运而生,

3、部分没有什么内涵的“红店匠”也摇身一变成“大师”。作品缺乏味道,缺少思想,甚至求快粗制滥造。其实有一定年份的“红店匠”的陶瓷绘画手艺很高,从工艺转变成艺术只需要读书学习增加自己的内涵,成为实力派画家不是不可能的。

4、还有一部分有点能力但不入流的外来画师来到景德镇,自以为画的东西很不错,瞧不起景德镇的主流市场“红店匠”,“红店匠”的手上的工艺是代代相传练就的,这些画师看不懂,井底之蛙,还大言不惭讲构图,蔑视景德镇传统手艺人,论构图也是,他们画瓷板画还好,一到花瓶类便不考虑器型,直接画就是,跟着市场上廉价的“艺术品”构图方法一样,正面画,反面写字,这些人是受过专业的绘画培训,可是学识修为尚浅,基本绘画语言都没有理解就在景德镇本地放肆。

从最近几年景德镇主流艺术市场来看,稳稳的还是传统工艺“红店匠”,现代网络营销让“红店匠”的东西得到普及也是时代的驱使,主要产品是茶具,艺术价位虽然不高,但是受市场欢迎,高端的工艺越来越精致,人们消费心理是奢华就愿意出价,工艺品摆件不奢求升值至少能保值,甚至不少人愿意出高价购买,其实他们花的价格相当一部分已经远超艺术瓷了,但是花了多少工艺能明眼看到,艺术瓷看不到,国内经济形势不是很景气的时候,传统艺人“红店匠”以此为生并主导市场还是很不错的。不少江湖“大师”因为有点头衔,故他们还是有点市场的,只是不多。很大一部分江湖“大师”是不景气的,毕竟没有什么回头客,产生大批量倒闭歇业的。文人瓷画随着人们的审美提高,也逐渐被大众接受,但是市场长期以来被太多的跑江湖的干扰,除了己经成名的工艺美术师,青年画家作品很难卖出个好价钱,人们也无法识别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彩瓷文人画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文人画”里写春秋
马晓军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我的家乡景德镇
当代画家 胡石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谈浅绛彩瓷画及其蚌埠传承
陈洪绶木刻版画中的“文人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