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绘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8-09-27

山西建筑 2018年24期
关键词:测绘课程体系岗位

邓 军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七条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在政策的指引下,全国很多省市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不同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目前比较成熟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有三类:一是分段贯通培养模式,该模式需要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联合办学,前三年在中职院校学习,三年中职毕业时进行选拔,合格后进入合作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即3+2模式;二是对口招生培养模式,中职(职高)毕业生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单独组织的高职招生考试,合格后到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学习,即3+3模式;三是五年一贯制,初中毕业生一直在高职院校学习,不需要进行中职升高职选拔考试,毕业时直接获得高等职业院校颁发的毕业证书。三种衔接模式都牵涉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衔接的问题,其中,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它能使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设置、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养成等方面形成统一的整体。目前重庆市职业院校主要实施的是第一种分段贯通培养模式衔接,我校的测绘类专业从2012年开始进行试点,在课程体系衔接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 构建测绘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原则

1.1 人才培养目标的递进性[1]

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中职和高职分别对应于职业资格标准的不同层级,中职和高职的课程设置应与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匹配,不能出现同质化,中职和高职阶段的知识、技能、素质和岗位应具有递进性。

1.2 专业岗位能力的层次化

找准测绘类专业同一岗位中级技能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分割点,在课程内容体现出纵向深入和拓展,中职和高职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内容不出现重复,在课程的深度方面加强,中职阶段的知识、技能、素质和岗位目标在高职阶段会递进。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在就业岗位竞争力、就业面和就业质量方面有显著增强。

1.3 课程标准的一体化

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师应统一思路,按照预先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递进的原则,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标准,便于统一实施教学和考核。

1.4 教学资源共享化

中职和高职院校教学基础设施和师资存在较大差异,可以通过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共享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可以使中职院校广大师生突破时空界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方便灵活地获取信息,共享资源里最好的教师和课程。

2 测绘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实施

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参照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来实施,开发课程体系的教师深入测绘企业,熟悉测绘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融入测绘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开发思路见图1。

2.1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小组通过对用人单位、技术专家、现场技术人员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我校成立了由中高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专业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年会,讨论审定人才培养目标。

2.2 归纳测绘类专业典型工作任务[2]

在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并确定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群)、典型测绘任务及其工作过程。重庆地处西南山区,通过归纳分析,确定了52项测量任务和8大典型测绘工程项目:山区地形测量、GNSS控制测量、山区道路施工测量、三峡库区变形监测、地理信息建库、卫片外业调绘、不动产测绘、地理国情调查与监测。

2.3 按工作过程设置课程

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归纳行动领域和职业能力要求。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和职业能力要求,转换配置成相应的学习领域。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对学习领域进行排序,构建基于测绘任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框架。

2.4 形成课程体系

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下,通过测绘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根据测绘技术发展,分阶段进行人才需求再调研,进行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最终形成测绘类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包含34门课程,其中,公共必修课16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英语、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物理基础、化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语文基础、应用文写作、公共体育、体育选项、国防教育、就业指导、大学生安全教育;专业基础课程6门:工程制图、测绘基础、工程地质、程序计算器使用、测绘CAD、控制测量;专业必修课8门:测量平差、数字测图、GNSS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建筑与道路工程、摄影测量、不动产测量、VB测量程序设计;专业限选课4门:矿山测量、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IS应用技术、变形监测。

3 结语

我校专业教师与联合培养的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重庆工商学校教师一起深入测绘企业一线进行调研,按行业的需求进行岗位能力分析,以工程测量员职业资格标准为指导,优化测绘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素质结构和岗位结构,构建了符合重庆地域特色的测绘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我校从2012年开始实施测绘类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工作,现已有两届毕业生,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深受企业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100%,由于技能娴熟,两位同学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免试专升本,测绘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对我校的其他专业或重庆市的同类专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测绘课程体系岗位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