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户学种中药材年收12万元

2018-09-27

农业知识 2018年36期
关键词:巫山县主导产业中药材

一片片绿油油的党参蔓藤上开满了小花;牛膝长势极旺,微风拂面,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药香……仲夏时节,重庆市巫山县红椿土家族乡红椿村,51岁的陈恢生正在田间除草,干得热火朝天……

路通了,他种植中药材

陈恢生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家中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一家4口人全靠他种植一点薄田过活。红椿村在海拔1600米的高山上。过去,村里交通闭塞,骡马是村民们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因为路不通,农产品运不出去,陈恢生辛苦一年,却挣不了几个钱。

2015年,全县脱贫攻坚战打响。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红椿村新修了4千米产业路,硬化了9千米的村级道路。村民们纷纷将马和骡子卖掉,购置了三轮车或农用车,“小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

此后,巫山县又根据当地高海拔、无污染的特点,确立了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一年,在政府的带动下,陈恢生开始试种中药材。

技术扶贫,“门外汉”变“种植达人”

如今,陈恢生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中药材种植达人,但几年前,他却是个“门外汉”。

2015年,红椿乡请来重庆中药研究院的专家对种植户进行“一对一”的技术帮扶,作为贫困户的陈恢生,成为被帮扶对象之一。帮扶期间,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定时到田间采样,手把手教导种植户中药材种植方法。

几堂课下来,陈恢生对药材种植技术已有所了解。如今,陈恢生共种植了2公顷中药材,“按照去年行情,年底,我种植的中药材至少能挣12万元。”陈恢生说。

互帮互助 共闯脱贫路

“如今,中药材已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那些零星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的,就是中药材田块在倒茬。”陈恢生自豪地说。

宋庆明是村里的深度贫困户,他和儿子患有皮肤病,一年仅医药费就要花去几千元。陈恢生离宋庆明家不远,眼看中药材行情不错,他萌发了带动宋庆明一起种植中药材的念头。“大家都是邻居,脱贫增收还得互相帮忙。”陈恢生说。

可起初,宋庆明对他的建议并不“感冒”,陈恢生几次上门,给他算账:“你看,就拿我种的党参来说,品质好,每500克(1斤)可以卖50元,每667平方米(1亩)产值可达15000~20000元,这可比种玉米红苕划算多了。”

终于,宋庆明被说动了,今年,他尝试种植了0.27公顷中药材。时下,正值中药材生长旺季,这几天,陈恢生一有空就往宋庆明家跑,亲自教他种植技术。

如今,红椿村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30多公顷。去年,中药材年产值2000万元,84户贫困户依托药材种植实现了增收。

猜你喜欢

巫山县主导产业中药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基准研究
摔屁股蹲儿
春雨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述评
我们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