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8-09-26孙津

商业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河南省经济发展一带一路

孙津

[摘 要] “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于2013年在出访中亚、东南亚等国家的过程中提出的新型经济发展战略。河南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支撑点,其经济发展在基础能力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向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管理体制有所欠缺、对外投资环境较差以及缺乏专业的涉外知识产权人才等挑战。河南省政府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实施政企合作和加强人才培养,从而为河南省“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与实施提供新助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河南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7-0033-02

“一带一路”战略,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此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均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河南省处于我国中东部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支撑点与桥头堡,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是河南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中心位置,是人口大省,也是经济大省。现河南省正不断实施“三大战略”及“四大建设”,以推动河南省的改革与发展。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可忽略。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构建了优越的社会及政策环境,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1.基础能力建设机遇

河南省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及南向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郑州、洛阳更是被列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近几年,河南省不断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已逐步完善了省内综合交通系统,使我国中部地区与欧洲国家的物流通道更加畅通。“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国家不断推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支持政策,使得河南省水电、交通、信息等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遇

近些年,河南不断推动省内经济转型,并逐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但产业结构层次仍较低,传统高载能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能严重过剩,而新兴产业及服务业所占比重仍较小,经济转型难以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支持,极有利产业结构的优化,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3.外向型经济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正不断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河南省也不例外。但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处内陆的河南省,其改革开放程度仍较低,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很多东部发达省市的资源优势带入了河南省,再加上河南省自身所具备的地区优势,使得河南省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也促进了河南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与推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加大,同时,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风险及难度加大。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河南省虽正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总体而言,建设水平较低、建设投资也不足,省内基础设施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均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省内融资模式相对单一,投资规模有限,投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相比于国内多个发达省市,河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水平较低。

2.管理体制有所欠缺

现河南省所制定的各方面管理体制,包括财税、教育、科技、医疗等,其都无法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的经济发展需求。

3.对外投资环境较差

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河南省对外贸易企业的对外经营能力及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整体的对外投资环境仍较差。一方面,对外投资体系的规划缺乏完善性,部分企业盲目跟风,再加上品牌缺乏国际性,最终导致企业投资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政府管理体系及公共服务建设尚未完善,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性加大;同时,国际竞争愈发激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各国家与地区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保护主义、排外现象等,无法保证对外贸易的安全性。

4.缺乏专业的涉外知识产权人才

当下全球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倍受重视,同时也是企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2]。涉外知识产权人才的应用,对于企业对外贸易效益的取得来说至关重要。但纵观河南省实际人才情况,其严重缺乏专业的涉外知识产权人才,致使企业在遇到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纠纷时通常处于劣势地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河南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礎设施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首先,政府应充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并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省内经济发展的优先发展领域,不断完善水电、交通、信息及生态系统的建设,以加强省内各行业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构建系统化的交通体系,以提高河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交枢纽地位,尤其要发挥中枢交通的支撑作用,如郑欧班列、国际陆港、郑州航空港等的作用,以实现公路、铁路及航空的有效对接,从而加强省内的核心竞争力。再次,不断加强国际性物流枢纽的建设,使物流产业的发展获得新优势。尤其要重视郑州航空港的作用,逐步推动国际化现代化物流基地的建设,以实现货运及客运的“无缝对接”,从而提高河南省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各国家与地区间的联通与交流。

(二)深化体制改革

意识推动行动。管理体制即意识,河南省必须创新管理体制,以管理体制的创新让企业看到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首先,应全面分析对外开放的新特征,结合省内实际情况,以实现政策、道路、贸易、货币及民心的沟通与联通为目标,不断对改革开放进行深化。其次,不断突破开放发展制度的制约,提高贸易的便利性,实现开放性经济体制的构建。再次,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可先以省内“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节点如郑州、洛阳等为示范城市,分析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结果与效果,然后逐步开放普通制造业、金融业、医疗行业、教育行业等行业的外资准入制度,为省内各行业企业的发展开拓新优势。最后,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保证省内各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促进省内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深入改革行政审批、收入分配等制度,为省内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实施政企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河南省各类企业的向外拓展,实现了省内企业产业对接与资源合作的扩大,也加强了企业的国际互动与交流。而为能顺利推动河南省各企业的向外发展,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企业自身通过创造特色品牌、加强人才培养、创新合作模式等以加强其国际竞争力,而且还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帮助[3]。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还必须实施政企合作。首先,政府要积极行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所涉及国家与地区进行对接和沟通,以作好前期铺垫,为企业的参与打下良好基础。其次,不断完善省内对外投资体系,包括合作政策体系、服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等,为企业的对外发展提供保障。再次,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税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想促进省内企业顺利对外拓展,就需为其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适当调整税收政策,并对税收服务进行优化,使企业能顺利“走出去”,并越走越远。

(四)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行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而且更需要涉外知识产权人才的加入。首先,应不断完善省内人才工作机制,政府起带头作用,鼓励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制度,以激发专业人才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建设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政府应发挥其领导作用,利用各类媒体不断宣传“一带一路”战略,以及省内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等,为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良好的社会环境来吸引海外专业知识产权优秀人才主动参与省内“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再次,制定科学的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培养力度、培养速度等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的“有的放矢”,并结合省内实际经济情况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及人才信息网络平台。最后,高度重视高校的作用。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和阵地,河南省应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加强培养涉外知识产权专业型人才,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战略体现了我国主动应对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也是我国对对外开放政策进行创新的表现,有利促进新常态下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河南省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当中所给予的机遇,勇于面对其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自身地理、经济、文化等优势,通过完善基础設施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实施政企合作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全面推进省域内各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省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谦,张娟.“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12-14.

[2]陈丹丹.新常态下河南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6):107-108.

[责任编辑:高萌]

猜你喜欢

河南省经济发展一带一路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