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蒙山区不同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2018-09-26杨慧玲

数码设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径流量径流降水量

杨慧玲*

(临沂市水文局,山东临沂,276000)

引言

坡面侵蚀又称为面蚀(surface erosion)[1],斜坡上的降雨不能完全被土壤吸收时地表产生积水,由于重力作用形成地表径流,开始形成的地表径流处于未集中的分散状态,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地表土粒称为面蚀。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升土地生产力、改善环境、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流失量等。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有效地运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充分利用植物措施,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2]。

沂蒙山区是我国生态极度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北方土石山区乃至中国东部地区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高达 12085.0 km2,中度、强度侵蚀面积分别为5521.1 km2,3346.6 km2[3-5]。 沂蒙山区面蚀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降水及由此而产生的径流,径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水流流速及径流量的大小,流速主要取决于地表坡度及植被状况。在一定坡长、坡度条件下,郁闭度、盖度越大,径流在坡面上的入渗时间长,其入渗量大,径流量、径流速度越小。冲刷力相应减弱,造成的坡面土壤流失量减小。通过在沂蒙山区不同植被布设标准径流小区100m2, 研究沂蒙山区不同植被措施间对土壤流失的影响,利用沂蒙山区蒙阴县前城子水土保持监测站的径流小区实测资料,不同小区内降水量对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阐明不同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条件下水土流失变化规律,为沂蒙山区相同类型地区的坡面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试验地概况(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前城子监测点位于蒙阴县桃墟镇前城子村,所属淮河流域沂河水系桃墟河,东经 117°59′44″,北纬 35°36′25″。桃墟河发源于蒙阴县蒙山北麓,布袋峪村西,流经大庙、北桃墟注入岸堤水库,流域呈伞形,至前城子村河段集水面积54.7km²,径流场海拔高度为231m,小区为南北走向,坡向约94°,原始地貌为林地。多年平均降水量871.2mm,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汛期(6~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641.2mm,占73.6%。历年最大降水量1465.6mm(1963年),历年最小降水量 463.0mm(1988年),极差为 1002.6mm。监测点土壤以山地棕壤为主,浅褐色砂壤土为辅。

图1 前城子测点位置图

1.2 径流小区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水土保持试验规程》(SL419—2007)结合北方土石山区特点,径流小区设计为宽 5m,长 20m(水平投影),水平投影面积100m2。集水槽末端设置分流池(9孔分流法)、集流池,分流池与集流池大小一样,按照50年一遇24h最大暴雨设计及施工,内部实际尺寸为长3.32m、宽1.46m、高0.95m,分流孔孔底高度0.7m。

2 试验材料与观测方法

2.1 径流小区的布设

根据当地地形及租用地块实际情况,共建设4个径流小区,坡度为9.1°、9.2°、9.5°和9.3°,小区面积全部为5m×20m。建立 4 个不同植物措施的径流小区, 研究在不同措施条件下,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变化规律, 各径流小区的基本概况如表1 所示:

表1 径流小区水保措施相关布局统计表

2.2 观测方法

2.2.1 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观测

采用2012年~2017年人工雨量计、自记雨量计同步观测、校准,据此计算日降水量和降水强度。

2.2.2 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分级

根据 2017年次降水量 (P),计算 30min 最大降水强度 (I30)及降雨侵蚀力(Ms)。

2.2.3 径流小区径流量和泥沙量的观测

使用集流桶、蓄水池监测1、2号小区径流量(V),使用JDNS-AUTO-01型泥沙自动监测设备监测3、4号径流小区的径流量(V);用取样桶和泥沙自动监测设备采集泥沙样品, 将蓄水池的泥沙水量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后取样,过滤, 烘干称重, 计算径流小区的侵蚀量。

2.2.4 数据处理

用 Rain Record(降雨强度计算)软件和Excel2007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对不同措施条件下次降水量≥12mm降雨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侵蚀性降雨量与径流量、侵蚀量之间关系,采用直线方程、指数方程、幂函数方程和对数方程进行回归分析。

3.1 不同措施条件下次降水量对径流量的影响

经分析降水量和径流量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都在 0.82 以上,见表2。

表2 不同措施下降雨量P与径流量V的回归分析

图2 降雨量P与径流量V的关系图

通过图 1 可以看出,在同一坡度下,径流量随着降水量的增长呈线性增长,发现遵循 V= aP+b 线性关系,在降水量一定的条件下,汇集径流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花椒、石榴桃树混交、荒地、枣树,花椒从树冠、树叶面积及总体生物量都比较小,坡面受雨面积增大,林下除草后,坡面径流量较多;桃树虽然林冠截留比较多,林下属于天然地表,地表有大面积的岩石,所以径流量比较大,最小的为枣树,枣树植被密度较大,在沂蒙山区种植枣树能有效的拦蓄径流,防治水土流失。

对不同措施条件下降水量和径流量在0.05水平上进行方差分析,不同植物水保措施条件下,降水量和径流量呈显著性差异(F石榴桃树混交=2.240>F0.05=0.097; F枣树=4.556 >F0.05=0.097; F荒地=1.796>F0.05=0.097;F花椒=3.434>F0.05=0.097;),并且花椒对地表径流影响最大,产流最多,选择树种时应该选择枣树,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效果最好。

3.2 不同措施条件下降水量对侵蚀量的影响

表3 不同措施下降雨量P与径流量V的回归分析

图3 降雨量P与土壤流失量Ms(t/hm²)的关系图

植被对土壤侵蚀量影响因子主要有植被类型、年龄、形态、林冠高度、根系状况等[4]。分析不同措施各级雨量下的侵蚀量,并对降水量 P 和侵蚀量Ms 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遵循 Ms= aP+b 线性关系(见表 3)。 从图 2 看出,花椒随降雨量增加,侵蚀量增加,其次是荒地、石榴桃树混交林,枣树侵蚀量最小。因为花椒的树龄、林冠、根系深度小,保持水土的作用并没有多年生枣树、石榴桃树混交林强,荒地较花椒土壤侵蚀量小的原因是荒地收人工干扰小,下垫面比较稳定。

对不同措施条件下降水量和侵蚀量Ms在0.05 水平上进行方差分析,不同植物措施条件下,石榴桃树混交、枣树措施降水量和侵蚀量无显著性差异(F石榴桃树混交=1.143<F0.05=1.061; F枣树=0.3989 <F0.05=1.061; ),荒地、花椒地降水量和侵蚀量呈显著差异(F荒地=4.777>F0.05=1.061;F花椒=39.587>F0.05=1.061),进一步说明在沂蒙山区,选择种植枣树,其次是桃树,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效益。

4 结束语

在9度的相同坡度条件下,蒙阴县前城子水土保持监测站径流小区内的降水量与径流量、 降水量与侵蚀量呈良好的 y=ax+b 线性关系,径流量和侵蚀量都随降水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

不同植物措施条件下, 随降水量的增加枣树、石榴桃树混交林径流量和侵蚀量较花椒和荒地小区增加缓慢,其中花椒林影响最显著,所以沂蒙山地区适合种植枣树、桃树;花椒并不适合作为当地水土保持树种。

[1] 张洪江.土壤侵蚀原理[M].2001, 22.

[2] 张静.论水土保持中植物措施的重要性[J]. 基层建设,2017,(12):59-62.

[3] 王志伟,陈志成等. 不同雨强与坡度对沂蒙山区典型土壤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2,(06):17-20.

[4] 王晓南,孟诗等.浅谈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机理 [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8(3)6-8.

[5] 林军,马文贵等.北方土石山区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J].水利科技,2009(3-4):42-44.

猜你喜欢

径流量径流降水量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非平稳序列技术在开垦河年径流量预报中的应用
黄河花园口水文站多时间尺度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雅鲁藏布江河川径流变化的季节性规律探索
变化环境下近60年来中国北方江河实测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变化特征
1961—2018年高密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近40年来蒲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