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018-09-25曾述安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培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曾述安

摘要:语文在初中教育领域,所发挥的学科地位比较显著,是初中生深入学习的基础学科。而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模块,对于培养学生阅读思维与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时期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师应重视优化语文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初中生阅读思维,提高阅读能力。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对策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思维能力;培养

前言: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模块,教师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和能力,对于其今后深入学习其他学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点思考如何优化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营造符合初中生思维能力建设的良好学习环境。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据了解,目前初中语文教学领域,教师在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缺乏一定关注和重视,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偏弱。造成这一教学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和授课方法上存在一定问题[1]。首先,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过于看重学生语文成绩,在语文课堂上,也重点向学生渗透与考试相关的基础知识点,过于重视学生应试能力培养,而忽略学生阅读思维与扩展能力培养。同时,在授课方法上,教师仍然以师讲生听教学模式为主。在阅读课堂上,对阅读素材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硬性灌输。导致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表现比较被动,阅读思维明显受到局限,阅读能力自然无法获得有效提升。可见,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并不理想,对此语文教师应加以重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对策探究

(一)创建阅读情境,训练学生阅读思维

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有很多抽象性的阅读素材,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阅读思维也明显受限。因此,为了改善这一不良现象,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合理构建阅读情境,为学生营造直观、生动的阅读氛围。通常情况下,教师以多媒体为载体,构建课堂情境,通过向学生展示与阅读素材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加强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和记忆。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济南的冬天具体情境,与作者所描述的情境相对比,以便学生对阅读素材内容形成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二)组织角色表演式朗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为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和能力,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阅读方式创新[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角色表演的方式完成阅读素材自主朗读,让学生分别扮演素材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话、行为、动作模仿,切实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同时,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阅读课堂的参与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比如说,教师在讲解“背影”时,便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角色表演的方式展开朗读。学生可以分别饰演步履蹒跚的父亲,以及将要离家的“我,”通过模仿父子间的对话,以及父亲的神情、动作,体会文章中所诠释的父子之间的不舍之情。

(三)组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阅读探索能力

小组讨论是新时期教育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将其合理应用于阅读课堂当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阅读探索能力。首先,教师需要针对初中生在语文阅读方面所表现的兴趣、基础和能力,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进行合理分组,保证各个小组探究能力均衡。之后,教师提出具体问题,供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实现阅读素材的合作鉴赏。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回忆我的母亲”时,可以提出问题“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母亲进行回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围绕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能够明确阅读理解方向,进而实现阅读思维有效训练,全面提高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

(四)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丰富学生阅读知识储备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阅读能力是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养成的[3]。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自主搜集并阅读感兴趣的文本素材,丰富自身文学知识储备。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对优美语句进行标注,认真分析阅读内容中的人物关系以及逻辑顺序。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以写促读, 全面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读写融合,以写促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作为语文教师,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当将以写促读教学理念有效贯彻到阅读课堂上。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仿写、续写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春”时,便可以鼓励学生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对景物进行描写。让学生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深刻领悟不同写作手法所呈现的功能、特征,并在一定知识基础的支撑下,深入体会作者创作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规范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结论:

综上,语文对初中生来讲是一门重点学科,而阅读又是语文学科重点模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初中生思维和理解能力建设。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结合素质教学具体要求,对阅读课堂授课模式进行创新,通过构建课堂情境、组织角色表演、小组讨论、课外阅读,以写促读等全新教学模式,重点训练初中生阅读思维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效春.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124.

[2]張笑彦.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1):16-17.

[3]王梦溪.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7):95+107.

猜你喜欢

培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