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

2018-09-25周程娟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堂效益途径初中数学

周程娟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蓬勃生机,如何提高课堂效益,让数学课堂展示强大的活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严峻问题。笔者在本文中阐述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益的几条途径,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效益;途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知识要求的角度来看,道是一种需要教师教授准确知识的方法,以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学习。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益,需要教师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下根据举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参悟教材内容,发掘数学本质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掌握教科书,掌握数学思想,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然而,我们发现许多数学课程缺乏兴趣,可能导致学生不深入思考。弥补这些缺点的方法是阅读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教科书,并从文本,图表和各种数学公式定理中找到新的想法。也就是说,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可以使所有教科书内容成为教师的思想,成为教学能力的源泉。只有不断尝试弄清楚教材,教师才能对教材有独特的理解,才能使课堂变得精彩。

笔者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案例一:

如果E,F,G和H分别是四边形ABCD每边的中点,则解释为什么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这是初中数学中的典型题目。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适当地替换其条件,然后检查其结论的变化。

思考1:如果条件中的四边形ABCD变成矩形,菱形,正方形或梯形,等腰梯形,则其他条件不变,得到的四边形EFGH是什么样的四边形?

思考2:如果结论中的平行四边形EFGH变成矩形,菱形或正方形,那么原始的四边形ABCD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思考3:如果条件中的中点被固定的分点取代,那么四边形EFGH的四边形是什么?

思考4:如果条件中一对相对边的中点成为两条对角线的中点,而其他条件相同,那么四边形EFGH的四边形是什么?

面对如此多的變化,通过扩展,通过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可以理解,虽然数学问题在不断变化,但最基本和最基本的方法是相同的。学习数学的关键是掌握这种反映数学本质的普遍有意义的知识。专注于问题之间的综合和演绎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归纳和思辨能力,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展了学习空间。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数学教学真正做到了高质量和高效率。

二、尊重学习现状,帮助自主建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实现对学生数学本质理解的飞跃,教师必须在当前学生思维水平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学习内容,设定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掌握新知识。通过新知识与现有认知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新知识被同化为现有的认知结构。实现对新知识的相应理解和积极构建。

下面有这样两道题目。

案例二:

(1)有两个购物中心在节日前进行商品降价销售活动,采用两种降价方案:一个购物中心是第一次销售p折销售,第二次出售q折销售;乙商场是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个商场的价格最优惠?

(2)天平两臂长度略有不同,其余均精确。有人想通过简单地将物体放在左右托盘中来称量物体的重量,然后加上称量结果并除以2就是物体的实际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没有,你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衡量这个物体的重量与这个平衡吗?

以上两个问题,形势接近生活,贴近现实,符合学生的理解,创造了观察,联想,抽象,概括和数学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手和脑,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过程是基于原始认知结构形成新认知结构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目前的发展水平,有必要认识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局限性以及接受学生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容忍学生的学习错误,并查看错误背后的理性因素。总之,教学策略是在学生原始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三、回归生活本源, 学习有用数学

新课程标准倡导回归生活,学习数学,回归生活之源,让学生体验理性精神和生活美。纵观人类数学教学的历史,我们应该缩小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火热,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将形式化的数学逻辑链恢复到数学家发明创新和回归真理的火热思想。

让我们来看看关于函数增加和减少的教学记录。

案例三:

教师:谁是现在最中国的篮球运动员?

学生:姚明。

教师:你们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2.26米。

教师:姚明一出生就是2.26米吗?

众学生:不是。(教师用多媒体显示某些年龄段姚明身高的直方图)

教师:我们用姚明的年龄作为自变量,而姚明的高度建立了功能价值的功能关系。

有些学生说是,有些人说不,教师不急于透露答案,但学习目标是针对功能关系中两个变量的大小。熟悉的学生生活实例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理解增加或减少功能的现实背景。

接下来,老师要求学生观察函数y = x2(x≥0)图像中x和y值的动态效果,并得出以下结论:

(1)函数的图像延伸到坐标系的右上方;

(2) 随x取值的增大, y的值越来越大。

这时,教师总结:随着x增加,y随x增加而增加。同样,在学生观察到函数y = x2(x≤0)图像的动态效果后,可以得出结论,这种现象随x增加,y变得越来越小。

回顾姚明身高的问题,一些学生指出姚明的身高不太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为一定年龄后身高会变短;此时,老师掌握了对情况的讨论,使学生意识到变量函数的增减性与其取值范围有关。因此,在描述函数增加和减少时,应该清楚哪个值范围是x,因此让学生从图像的直观体验到数学数学的严谨性迈出了一步。

通过生活背景和函数y = x2图像的视觉观察的例子,学生理解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依赖性增加或减少的关系。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学习数学之美,并将数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结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在理解知识的同时理解最基本的数学方法。不仅如此,还要注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另外,要注意生活,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理解数学符号背后的生活美。

参考文献:

[1]胡高明.浅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益[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130.

[2]杨允凤.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初探[J].成功(教育),2013(23):152.

[3]秦金菊.浅谈初中数学新课改下课堂效益的提高[J].教育教学论坛,2010(04):42.

猜你喜欢

课堂效益途径初中数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立足班级特色,预设有效课程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
让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益“问”出来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