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现状及对策

2018-09-25邵晓荷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操作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邵晓荷

摘要: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要案大案频繁发生,给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中由于操作风险所引起的风险案件不仅严重影响和损害了银行的良好声誉,也充分暴露出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上的缺失和纰漏,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威胁到广大存款人的利益,甚至威胁到我国整体金融环境的稳定。本篇论文即是从这点出发,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探寻操作风险防范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会计操作风险定义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定义

根据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被定义为: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二)会计操作风险的定义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的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不当操作,因为外部事件的影响导致直接或者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会计操作风险,就是在商业银行会计结算业务过程中发生资金损失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分析

1、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如今我国的经济模式是市场经济模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各种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需要一个完美的金融监管模式来管理和控制银行的操作风险。但是,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完全成熟,风险控制得监管经验也是不完备的。因此,难以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会计操作风险。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管理,所以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备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体系。

2、银行会计制度不完善。我国相应的会计制度还没有能够及时有效的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核算程序未形成规定性约束,存在薄弱环节。多年来,银行会计无论运用手工操作还是电算化处理,都坚持及时和谨慎处理的原则,两者相互包含,互相制约,从而建立了一个更加完善而系统的核算程序。然而,在银行业务不断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的变化中,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及时跟进,这也使得会计核算程序中存在着一些违法操作和一手掌控等问题隐患。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分析

1、内部稽核不力。虽然近年来我国对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但是银行并没有根据商业环境的改变而对内部控制制度资源进行系统化,程序化的合理配置。

2、教育滞后,人员素质偏低。最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在变化发展中正在施行改革,为了抓住市场份额,实现迅速向外延展战略,对银行会计业务真正精通的人员和专业人士极度匮乏,致使一些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潦草上岗,对于银行一些规章制度,没有经过岗位培训的人不能很好的掌握,而且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致使会计核算不严谨,容易出现隐患。

三、防范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对策

(一)形成内部控制机制,全面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会计操作风险难以把控。在银行里应向所有员工,无论高层还是底层,广泛的传播内部控制文化。银行职员必须普遍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才可以使银行更加稳定的发展。提高每个职员的主动性,也能够让会计操作风险越来越稳定。

第一,银行内部不可以只关注业绩的提高,还应加强会计操作风险内控意识。银行的管理阶层需掌控全局,有效降低会计操作风险, 使风险保持在最初阶段。

第二,银行内部需认识到一点,就是会计操作风险的防范不止涉及到银行内部的审计部门,还涉及了银行的管理阶层和每一个部门,每个部门都应该共同努力,相互监督,为了避免会计风险的而奋斗。

(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奠定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

在银行内部应该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使银行工作人员的政治修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同时也要使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首先,要进行银行内部的宣传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银行可通过先进事例报告、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内部控制知识竞赛、行业经验讲座等多种形式来強化会计人员、监察人员的职业道德,使银行工作员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员工对法律法规与内部控制制度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其次,要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银行内部要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岗位进行适当、有效的培训,人员上岗必须持有相关培训着职业证书,努力做到上岗前有培训、上岗有证书,改变原来老员工带新员工的传统教育办法,鼓励新员工努力学习、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建立银行内控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

首先,银行内部实现信息管理,信息数据均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为了便于实时获取准确信息,也容易发现问题同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及时整改。

其次,信息管理员应及时整理和提炼数据库,形成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平台,负责内控人员能准确获取相关的信息,完并成风险分析,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降低风险。

(四)建立并量化风险评价系统

分析会计操作风险的控制情况,要着重对其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能反映会计风险控制状况的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建立风险评价系统。然后根据这些指标的重要程度来划分层次,制定分值。再依据已得出的分值情况来对机构的风险问题作出系统性的评价。把不同的机构划分为风险等级不同的几个等级,并通过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全面分析财务情况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会计操作风险的情况。

结语

本文通过对会计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理论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在提高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通过案例和数据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马煜,高洋.金融危机下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措施[J].现代商业,2016(6).

[2]赵敏.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对策研究[J].金融时报,2017(3).

[3]王淑彩.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控制[J].宁夏大学学报,2012(5).

[4]季学凤.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5).

[5]朱丽娜,宋晓光,江正东.浅析我国银行会计风险的形成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0(9)

猜你喜欢

操作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探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浅谈统计测量法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