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困境摆脱与策应

2018-09-25裴艳红

神州·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问题

裴艳红

摘要:阐述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针对存在的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缺乏、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管理运行机制落后、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提出了改革思路,包括解决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难的问题、加快对农民的培训、转变管理方式、重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搞好农业技术推广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问题;对策

为解决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商业化改革引致的问题,在试点的基础上,国家启动了一系列农技推广体系改革。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全面开展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2011年3月,中共中央、國务院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要求各地切实做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201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实施。农技推广部门是基层较大的事业单位之一,其改革效果对于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科技进步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现状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以政府为主题,公益性服务为主导的体系。政府负责制定与农业推广相关的政策,以及项目推广计划与组织实施。此外,农业技术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财、物也由政府部门管理协调。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经费除靠国家财政支持外,部分经费靠推广机构自筹[2]。由于政府下拨经费比较紧张,推广机构经费有限,使得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滞后,未积极申报农作物品种立项、研发和推广,推广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需求,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亟须深化和改革。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缺乏

国家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投入资金较少,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大部分乡镇不但自收自支,而且还要上缴创收任务,没有体现公益性职能。现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费财政采取包干体制,尽管县财政列入预算,但乡镇财政无力足额支付乡镇农技人员工资,挫伤了人员积极性,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2.2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农业技术的推广对象就是农民,受历史、体制、政策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民的素质偏低,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镇,留守农村的多为老人和妇女,他们接受新技术、新信息的能力较弱,缺乏市场意识,对新兴农业技术缺乏使用动力,制约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

2.3管理运行机制落后

管理运行机制落后主要体现在:推广理念陈旧,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习惯于用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的创新性,在工作中热情不高,原因是没有新的鼓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基本上是单纯的耕作技术推广,主要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而不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推广,这种推广方式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5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渠道不畅

缺乏引入农户参与的互动机制,农户在自己选择农业技术时,缺乏引导,信息渠道不畅通。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推广中的最活跃的因素,而农业推广过程中缺乏农业技术推广信息传播平台的构架及其与农民的沟通途径,如何围绕市场开展农业技术传播,将是基层农业推广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3改善对策

3.1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机制创新

首先,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机制。实行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以岗定人。其次,改变农技推广中“外行管内行”的局面,认真细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把具有管理经验、技有专长并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充实到市县级农业部门主要领导岗位,形成“内行领导外行”的新型管理模式。再次,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以在一线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和当地政府领导、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本单位职工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最后,要创新分配机制。打破分配上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实行绩效挂钩,除基本工资外,其余部分按贡献大小、业绩大小适当拉开档次。

3.2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

首先,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其次,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再次,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降低在技术市场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提高推广效率。

3.3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拓展农技推广资金渠道

首先,强化国家拨款的主渠道,通过立法手段,争取保证国家财政每年投放到农技推广的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份额逐步达到0.5%以上。其次,完善间接融资体制,设立科技推广基金。鼓励民间、私人投资于科技推广事业,使之逐渐成为继政府拨款之后的重要资金来源。鼓励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兴办经济实体,增强推广部门的经济实力,但要正确处理好技术推广与经营创收的关系。鼓励金融部门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积极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3.4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根本。实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提高推广人员的服务能力。按照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完善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质量考评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职业资格考试制度,通过考试严格录用,逐步推行聘用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搞好对乡土人才的任职资格认定和聘用工作。同时,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消除其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任丽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与改革措施[J].南方农业,2017,11(02):83+85.

[2]王春安,李鹏.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309-311.

[3]王明文,蔡长霞.新时期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构建[J].农业与技术,2004(03):57-62.

猜你喜欢

农业技术推广现状问题
乡镇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