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

2018-09-25杨定洪

神州·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核心素养

杨定洪

摘要:在教育和世界接轨,教育理念越来越先进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教育部方面发表了对现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相关政策,政策具体内容包括了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三大方面、六大要素和十八个基本点的发展要求,以应对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生活、塑造优秀良好品格以及提高自身发展潜力,小学德育教育就此得到了教育方向,在核心素养体系下如何利用课堂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此成为研究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

引言:

德育教育作为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学生三观及思想的重要课程,在教育课程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个阶段的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品格塑造上是处于一种黄金的时期,在教育部出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政策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要求就显得非常的高。那么如何注重、深入研究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在核心素养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从几个方向提出思考。

一、从课堂入手

教育的主要场所还是在课堂之上,在课堂之中学生就会处于没有干扰的环境之中,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师进行的德育教育引导相对而言会更加的轻松。

1、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牢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要让学生能够深刻的接触德育教育,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将中华五千年传承的传统文化瑰宝具体分析娓娓道来,将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人文的思考以及研究成果对学生做简单分析和思考,用系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认识人文思想,培养学生人文思想。面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老师要有耐心、爱心,在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同时应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接触,引导学生思想,排解学生烦恼。正确不过度赞赏,犯错不无脑处罚。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脆弱的,老师应该注意这一点不去刺激学生,以免学生对课堂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

2、课堂的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产生兴趣,能够主动去接触知识,从而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对祖国文化产生敬畏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念意识。

二、从校园活动出发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业上的壓力相对中学学生来说会比较轻松,所以学校一般会因此而举办各种各样的学校活动,在学生对学校活动产生兴趣,并有参加意向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正确参加活动,比如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上多向更有经验的人请教。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的环境和人物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让学生接触到良好的环境和优秀的人物,对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理、正确的三观培养是非常的有帮助的。学生在校园活动中经历的成功或失败都将是很好的体验,老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此进行正确开导,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正确心态,使学生自信自爱,乐观积极。在活动中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和思想进行指正,让学生能够在未来人生道路中坚守自己做人底线。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并不知道自己所擅长的事情或是感兴趣的事情,在校园活动中学生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擅长之事,并往这个方向发展,作为老师,这个时候应该指导学生能够正确、合理使用和分配自己的时间及精力,在学业学习与兴趣发展之中能够找到平衡点,让兴趣成为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学业的拖累。

三、从社会实践出发

尽管还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但已经具备最基本的接触社会的条件和能力,而适合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在近几年慢慢多了起来,老师可以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的视野能够不局限在校园或者家里,而会关注社会动态,了解世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对国家能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开展了解中国历史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自己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让学生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生活,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会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也更加的宽阔,对人生目标的定义也会更加深远。

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最容易受环境和人物影响的年龄段,如果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能够用心,将德育工作与核心素养要求相结合,全力培养学生,那么学生在自身发展潜力和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力一定会非常强。教师通过课堂的教学、校园活动的指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引导,都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坚持以核心素养体系为核心对学生做具体指导。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而全球化的进展也在不断的进行,我们不应该将教育的目光局限在成绩上,而是应该因材施教。国家也在不断的提出对新时代的学生的要求,在提出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有更为明确目标的指导,让学生在指导下有更有目标性的进步,才能带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核心中坚,教师应该加倍用心培养和呵护,才能让学生未来能够承担的起未来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8,(1):173-174.

[2]张丽霞.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8,(1):173-174.

[3]许小云.浅谈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J].少男少女,2018,(6):73-74.

[4]汪海莲.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8,(3):89-90.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核心素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