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小学实施绿意种植课程的初探

2018-09-25张建民

神州·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蔬菜活动课程

张建民

一、提出的背景

(一)基于学校层面的思考

学校三年规划明确提出:努力打造‘生态教育特色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要突出“绿色、发展”的教育理念,打造“生态教学”的教育模式。

(二)基于本土资源的思考

在美丽的黄河岸边,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家家户户种植蔬菜,她就是赵四勿居委会,说起蔬菜种植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这可是我们滨州市的主要菜篮子工程,已成为当地的生产特色。在赵四勿村的影响下,纸坊村、户家村、刘口村等几个村庄也相继发展了蔬菜种植业,家家户户种菜,老老少少爱农,当地家长原创、娴熟的种植技术,深深地烙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上。我们把特色根植于学校,在校进行绿意种植活动就是对本地地方特色的传承。

二、课程整体规划

(一)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强调:“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分年级确立了教学内容,建构了课程的框架体系。

1.课程目标

(1)了解蔬菜的一些基本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掌握蔬菜种植的步骤及一般方法。

(3)练习常见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4)学生在观察蔬菜、种植蔬菜的过程体验中得到美的享受。

(5)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持之以恒的品质。

(二)课程内容

我校开发的绿色种植课程是以实际种植的蔬菜为依托的,我们保留了当地蔬菜种植的本色。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对种植知识技术的认识程度和实际动手实践的能力,我们对三至六年级学生设置了“丰花3号”花生、“底西芮”马铃薯、航蒜2号、“丰硕75F1”大白菜的种植及田间管理4个不同的主题课程内容。

(三)课时安排

每周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划出一课时,若因课时紧张,也可打通使用,任课教师可自主安排,但要提前告知教务处。

(四)教学实施策略

1.建立实践基地

要想开展好种植课,必须有种植基地,这是课程开设的前提,更是保障课程得以延续具有生命力的基础。2015年3月,我校充分利用西南角闲置的土地资源,投资2万余元,建设了具有规模效应的实践基地。该基地占地2.15亩,结合当地农业結构特征,以种植蔬菜、农作物为主,按照“实践增本领、劳动长才智”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技能,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为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立具有团队精神的探究小组,这是实施实践活动的前提。

我校的种植课程提倡学生开展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注重学生发挥团队的优势。因此,要想落实好这一教育目标,在每一学期的开始,我们都会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提前半个月的时间,老师就在班级内琢磨小组长的人选,随后有重点的做这几个后备人员的思想工作,觉得时机成熟,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组的整合。一开始就把小组划分的原因,把组成的方法告诉他们,让学生们不至于盲目。第一步是宣布组长,可采用竞选或者自荐的办法。第二步就是组员的确定,可以由组长选拔,也可以采取自愿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抽签的办法等,总之,选拔组员不要呆板,要给学生留一些悬念,才会比较成功。第三部也非常重要,就是指导教师的均衡小组的实力,我会在各小组认可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性别、组织能力、力气大小的进行个别调整。这样,最后确定好的小组,各方面的实力基本均衡,在以后的活动中才会有平等的竞争。

3.活动目标要明确,教师引领要到位。

(1)教师要手把手教给学生使用劳动工具的基本技能。

由于现代农业实施规模化种植,有些学生家中不种地,更见不到劳动工具,别说如何使用了。就是家长种地的,也不舍得让孩子们下地体验。我校开展绿色种植活动,就是让学生从小了解一些有关种植方面的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劳动工具,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因此,每次实践活动,对于铁锨、铁镐、铁耙、小锄等常见的实践工具的使用,学校要求老师们要细心讲解,手把手的引导,反复练习,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使用技巧,明白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教师要细心的教给学生基本的种植知识。

要想让学生学会一些种植的知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课上不但要引领示范,还需要教师耐心的讲解。有时急的老师满头大汗,说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如自己干,甚至有不想教的想法。可是,老师一烦躁,学生更学不会。任何学习都需要一个实践、学习、锻练的过程,教师需俯下身子帮扶孩子们成长。

(3)随时积累活动资料,特别要注意活动的完整性。

要研究一种作物的一生,从种植到结果需要一个过程。有些时候,学生和老师仅注重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由于研究周期长,丧失了研究的信心,导致半途而废。例如:白菜的生长周期为60—80天(因品种而异);大蒜需要10月上旬种植完成,明年的4月份收获,大约半年的时间;即使生长周期比较短的作物也需要2个来月。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老师们把平时活动中的各类资料积累下来,制作成直观材料,从时间、空间上缩短距离。因此这方面的工作,还是需要教师亲自来完成。我们通过上边一组图片,展示土豆的生长过程。

(六)对学生的评价

1.贴近学生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生在农村,处在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机,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应更多来源于生活体验、想象,再现生活。学生的作品评价更应注意学生的生活表现。

2.激发学生兴趣。绿意种植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收集资料的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实践、体验活动过程,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一个内容。

3.学生积极参与。绿意种植在评价上应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参与作为评价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题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课程要从最初搜集资料到参与学习,自由表现创作,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积极性极高,学生在这种自主开发的全新课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课程学习气氛。

4.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层面: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我们的乡土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是否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还要问一问发展是怎么来的?学生们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得到的情感体验如何?这样的学习形式将是终身受益的。

猜你喜欢

蔬菜活动课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奇怪的蔬菜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蔬菜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