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化学理念融入高校化学教育的研究

2018-09-25翟珺俣

神州·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应用探索绿色化学

翟珺俣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绿色化学理念是基于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审视和思考产生的。高等教育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借助全新的富于环保理念的化学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认识社会环境和工业特征,树立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更好地为社会能源、资源的可续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主要从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入手,探索了高校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教育中的优势。

关键词:高校化学;绿色化学;应用探索

回顾人类历史,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的改造、应用能力不断增强,但也因此产生了诸多环境问题,比如,资源的过度开发、废物过量排放,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温室效应、水污染、臭氧层破坏等不良的生态现象甚至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绿色化学”理念上个世纪末在美国一经提出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这是有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宏伟的战略方针,也是未来化学学习、工作者必须面临的一个挑战。各个高校必须重视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与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学生完备的环保意识,从而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位化学工作者都能够真正担当起“绿色”重任。

一、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

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愈来愈良好,我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强也越来越迫切。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头之一,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化学工业在不断为其他行业提供科学服务和产品支持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环境、生态带来了空前的破坏。越来越多的问题不断出现。因此,我们亟需将“绿色化学”理念引入化学工业当中,从源头来控制和防范环境污染问题。

“绿色化学”是以“无害”为基础的环境化学,最初于1996年在美国被提出。绿色化学的基础理念就是要通过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消除、降低化学生产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和损害。其核心在于倡导使用无害、无毒的原材料和方法,避免产生过量的废弃物,避免不合理地处理废弃物,从源头控制、防范化学污染,是更科学的化学。而其具体的策略就是改变化学研究模式和工业生产模式,实现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地改造自然生态。

二、绿色化学的发展思路和相应模式

绿色化学理念崇尚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目标是高效,高效的核心是要用最少的原料生产出更多的有用的产品,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的量以及提升转化率;第二,改善工艺流程,积极开发“原子经济性”反应,“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化学领域的一种理想性反映,即将原料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原子经济性”反应全部转化为产物,从而达到“零废物”的效果;第三,推行无毒、无害溶剂的使用,化学生产中的污染源不仅来自产品和原料,制作过程中的介质和溶剂也是“罪魁”,目前化学工业制造中的溶剂都是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污染性很强,因此绿色化学倡导用无害无毒的溶剂代替有害有毒的溶剂;第四,提升材料的回收和重复利用率,回收和重复利用都是减少资源和成本能耗的环保举措之一,不仅能够降低工业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增加了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因此这也是绿色化学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绿色化学理念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应用,首先,从思想的根源上达成了对未来化学工业发展方向的统一,以往“先污染再治理”的错误理念,只会让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只有實施绿色化学才能让人与自然更为和谐,也大大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其次,绿色化学最主要的技术研究是“原子经济性反应”,这项研究的教育和学习能够让高校学生更早地接触到绿色科技,比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对氧化进行选择性反应,教材中的实验材料和新型工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是不同的,经过实践验证实际生产中采用的催化氧化,比如H2O2和O3,它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清洁,而且产率非常高,也没有出现“三废”的现象,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型创新人才。具体而言,绿色化学理念在高校化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观念,加强对绿色化学、绿色生态的认识。身为高校化学教育工作者,如果自身没有对绿色化学的深刻认识,是带不出具有绿色意识的学生的,因此,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教育中的渗透,首先要从教育者入手,引导教师深入把握、挖掘教材,明确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将宣传绿色化学为己任,注重时时事事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2.加强实验教学,注重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应用。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步骤,也是进行绿色化学讲解和教学的重要舞台。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快、更直接地理解、掌握绿色化学的概念和内涵。比如,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废物”,这些废物该怎样处理呢?怎样增加这些废物的有效价值呢?这些都是对绿色化学的很好的实践。在这里教师要注重多开展微型化实验,从节约出发,不仅提升了实验的安全性,而且降低了实验的污染程度,有利于学生积极动手,并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在环保的意识状态下进行创新思维。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借实例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新课程标准对于大学生化学学习的策略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打开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实际知识量的积累。可以组织学生到绿色化学的实际应用企业进行参观,让他们切身体验绿色化学的“神奇”与“美丽”,并让他们通过撰写相关的化学教育专题报告加深对身边实际化学问题的研究与关注,从而让绿色化学真正地深入学生内心。

总之,化学是一门历久弥新而又复杂神秘的科学,它的发展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绿色化学是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其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渗透也是意义非常。在对化学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渗透、贯彻绿色化学理念,能够大大提升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也让高校毕业生变得更具实践应用能力,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

参考文献:

[1]杨先炯.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4).

[2]刘倩,丁玉洁.浅谈绿色化学理念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及实施[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3).

猜你喜欢

应用探索绿色化学
探索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绿色化学实验的有效开展
绿色化学理念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