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引领小学生探寻音乐之美

2018-09-25牛敬华

神州·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牛敬华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主要渠道,除了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还要引发学生探寻音乐之美,培养审美意识。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小学音乐教学之美、音乐教材之美、音乐艺术之美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引领小学生探寻音乐之美作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美育渗透;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教材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对“美”的思考。把音乐中最美的东西表现出来,展现在人们眼前,把歌曲中蕴涵的情感传递给人们,把歌曲中的精华用音乐表达出来,这是音乐教师的责任。音乐中蕴涵着审美教育,音乐中的美从哪里来?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美的”意识。

一、小学音乐教学之美

小学音乐课程正在彰显其审美趋势,这对小学生来说音乐课堂有它独特的魅力,这就是所谓的教学之美。音乐是综合性艺术,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有儿歌、民歌、名曲等,它的美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美渗透在教学活动中。

小学音乐教学是师生相互活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组合。教学之美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配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涌现新颖的创意、想象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所有这些是在教学中体现出的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场景,是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教学活动中的独有的“美”。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突显的个性鲜明。独有的“美”和鲜明的个性贯穿于这优美的旋律中,优美的教学格调弥漫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活跃思维的同时,进行丰富的想象。

二、小学音乐教材之美

小学音乐教材文本中包含着大量美的元素。其中教材内容中囊括了世界名家之作,选取优美的、欢快的音乐,教材的美,有从音乐知识中剥离出的艺术美、情感美、场景美等,有经过师生加工之后的美。学生可解读部分思想性很强的歌曲,如《共产儿童团歌》、有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保卫黄河》、《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体会如火如荼的战争场面,热爱我们的祖国。一些欢快的儿童歌曲《好朋友》、《小青蛙找家听》、《螃蟹歌》、《每天》、《我是小小音乐家》等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小学生的快乐、幸福的生活。欣赏管弦乐合奏《踢毽子》、《水族馆》、民族合奏《京调》、编剧《大钟小钟一起响》等反映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小学音乐教材之美体现在:乡村的田园气息,城市喧嚣的热闹场景,独特的民族风俗、优美的异国风情,美丽的大自然景观。教材文本中有優美的故事:小红帽、蜗牛与黄鹂鸟、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有学生喜欢的健康歌、幸福拍手歌;有爸爸是船,妈妈是帆,小船中有我的童年,小船中有爸妈的心愿;有勇敢的二小放牛郎,为了想父老乡亲,他的血染红了蓝天;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有温柔的话送耳旁,我在爱的人间长大,我的心中没有黑暗。所有这些,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让学生在这诗情画意中,体会音乐带来的美感。

三、小学音乐艺术之美

音乐是特殊的艺术,它以旋律、语言、意境、情感美集于一身,陶冶、净化人的精神世界、感染、鼓舞着人们。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认识并创造美。小学音乐教育不是把学生培养成音乐家,而是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喜欢音乐、懂音乐、会欣赏音乐。

传统的音乐教学,忽视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很多教师认为音乐课就是教师教学生唱歌,学生会唱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即便是音乐知识的教学,学生对识谱、节奏、符号不感兴趣,音乐知识的学习纯粹变成唱歌教学。教师教,学生跟唱,音乐教学课就演变成反复的唱歌课。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谈不上艺术性,它抹杀了学生喜爱音乐的激情,淡漠了他们对音乐的情感,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限制了音乐教学的发展。

新课改要求构建新的音乐课堂教学体系,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要满足他们表演的欲望,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编创完成自己的作品,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小学音乐教材文本有许多文情并茂的好歌曲,每一首乐曲能呈现一副美的画面,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享受。教师教唱歌曲时,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欣赏美、感悟美,受到艺术熏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为了让学生珍惜时间,上课伊始,教师以猜谜语导入,然后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讨论闹钟的作用及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学生积极发言,迫不及待地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时间的看法。接着教师说时间每天嗒嗒地向前跑,再也不会回来了。教师播放《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让学生跟着音乐读歌词。学生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知识,将这种情感融入到歌曲的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歌词美的同时进行丰富的想象,跟随优美的旋律,领悟时间的真谛。教师创设美的情境,学生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达到用“情”感染学生,以美育人。

音乐中蕴涵着美,它代表着一种艺术形式。它能洗涤人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的思想变得更高尚、纯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声音甜美,不要苛责学生五音不全,不必非让学生掌握多少音乐知识,学会多少种乐器。而相信学生都是善良的,都是美好,教师要用真诚感动学生,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充分感知、理解音乐好学生在音乐的艺术殿堂里感悟美、欣赏美、体验美。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通过音乐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小庆.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207.

[2]叶惠.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音乐课堂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当代音乐,2018(06):55-58.

[3]李宇.浅谈中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J].黄河之声,2018(05):78.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