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中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9-25邓大禹

神州·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民主管理小学班级管理管理现状

邓大禹

摘要:作为一个小学班级的班主任,其不仅是小学生班级群体中的领导者以及先驱者,同时也是一个班级中的灵魂人物。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可以说是与其交往最为频繁的人。同时,班主任的工作也十分复杂,其不仅要监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要负责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并督促其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如何建立民主科学的班集体就成为小学班主任首要解决的任务。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民主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适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民主管理;管理现状;管理对策

所谓民主管理,就是指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尊重学生的意见以及建议,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将民主的精神进行发挥的一种管理模式。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施民主管理,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降低管理难度,减少工作压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控制能力以及责任心,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民主管理的现状

在当今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索然大部分班主任都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部门的要求,制定出符合民主精神的班级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班主任仍旧存在错误的管理理念。首先,多数班主任认为,该种管理模式只是形式主义,在正式的管理工作中,仍旧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将自己视为班级中的主体,不在乎学生的想法以及建议,对学生实施硬性要求。其次,部分班主任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歧视心理,不能统一对待班级中的所有学生。最后,部分班主任并不尊重学生的人格,随意对其进行羞辱甚至是打骂,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1]。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民主管理的对策

(一)班主任应该做到三个尊重

首先,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生命。俗话说,生命是故事发展的基础。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是一个人能够存活在世界上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意识到,生命并不是一份私人的财产,在很多时候,它会维系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社会。当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一定要静下心来处理,切忌做出有损自己生命或是他人生命的过激行为。此外,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也应该尊重学生的生命,不对其缺陷进行疾风,尽力维持学生生命的尊严[2]。

其次,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价值。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对学生记性引导,使其能够正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使其发生融合。倘若学生过度重视自我价值,就会使其过度自大;但是倘若学生过度重视社会价值,就会对自身产生怀疑,失去自信。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注重二者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公平地看待两种价值。

最后,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应该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以及优点,并对其进行鼓励赞赏。同时,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论大小。比如,当一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完了作业,并且正确率较高,那么班主任应该对其施加鼓励,而不是无视,甚至是嘲讽。此外,班主任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创新成果,无论其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班主任都应该予以学生肯定的评价。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理,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创新能力[3]。

(二)选线垂范,用心去管理

小学生的年纪普遍较小,并没有由于年龄的限制,使其自身没有完善的辨别事物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其接触最为频繁的人就是班主任。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班主任的行为以及言行,并将其视为标准。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班主任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当今我国的教育目标已经成为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总会下能够人才。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压力以及束缚。但是倘若这种束缚被解开,学生就会无法继续维持纪律。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用心去管理学生,实施民主管理,从心灵上获取学生的信服,使其能够在没有规则束缚的情况下也能有秩序地开展生活以及学习。同时,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独断专行,也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学生实施管理。倘若班主任没有从心底里喜欢这份职业,这份工作,就会对学生产生厌烦心理[4]。这种状态不仅会影响到班主任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我国的《教育法》中,有明确的规定:班主任在讲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以任何理由其实学生,对其实施羞辱或是体罚等行为,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小学班级的民主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坚持一视同仁的理念以及心态,用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由于成绩或学生的家庭状况而对其进行特殊对待或是歧视,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但是,在此处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于班级内身体或是心理上有残疾的学生,班主任应该予以其加倍的关注,并使其能够感受到班主任以及其他同学的关照,进而能够更加快乐地成长。

小学生虽然年纪较小,身体以及心理的各个机制还没有发育成熟,但是他们仍旧是我国合法的公民,享有一定的权利。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权利,保护学生的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进而推动整个班集体的发展。

(四)以诚相待,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虽然说,小学生的年纪多数在7-12岁[5]。整体偏低,但是其仍旧具有独立的人格以及自尊。因此,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将学生视为一个个体进行对待,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以及建议,以此弘扬班级中的民主精神。在日常的工作中,班主任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其一,一定不能说出有辱学生人格的话语。在当今的小學教学中,多数班主任认为小学生没有成熟的思维,所以不具备成熟的人格,故而在其犯错时就会对其进行羞辱或是打骂,在学生的心理上留下无法磨灭的阴影。其二,一定不能做出轻视学生人格的行为。

其次,无论是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还是在对学生记性批评教育的工作中,班主任都应该时刻铭记,要对学生尊重,使其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从心底里敬佩班主任,会认真听取班主任的批评以及建议。

最后,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会开展许多校园活动,在对这些活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听取学生的想法以及建议,针对于合理的建议进行采纳,针对于不合理的建议应该及时对学生加以解释,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视,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理。

该种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民主精神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能力以及道德水准

在对小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对班级中的事物进行管理时,针对于一些比较小的事情,班主任可以将其吩咐给学生进行操作,给予其最大的信任。但是在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当班主任将事情交给学生之后,一定要告知其一些注意事项,并在私下里对学生进行观察,以此提升学生的信心以及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保证任务的顺利开展[6]。其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制定出能够推动班级发展的班规以及其他制度。但是,在此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与全班的学生一起讨论,而不是只和班级中的班干部进行讨论,以此保证对其他学生的公平性。再次,倘若在班级中出现某些意外的事情,比如学生之间发生了口角,此时班主任一定不能妄下定论,也不能凭借自身对某位学生的偏爱而对另外一名学生施加指责。此时班主任应该调查出事情发生的经过,然后找出首先犯错的一方,对其进行私下的教育,使其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将另外一名学生叫到办公室,鼓励两人和解。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维持住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使其真正地了解到自身的错误,进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学不断深入的當今时代,班主任的责任不只是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管理,通过民主管理的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的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及意见,将学生视为班级的主体,然后实施管理,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慧丽.小学班级管理中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管理研究,2011,02(11):11-12.

[2]董佳佳.小学班级管理中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教学论坛,2011,2(14):48-49.

[3]胡志娜.小学班级管理中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现代化管理,2014,02(14):88-89.

[4]安佳慧.小学班级管理中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民主管理研究对策,2011,05(41):87-88.015,05(18):81-82.

[5]董成瑞.小学班级管理中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管理手册,

[6]赵瑞祥.小学班级管理中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民主管理,2011,03(4):52-53.

猜你喜欢

民主管理小学班级管理管理现状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法探究
加强民主管理对于提升团队凝聚力的认识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