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防治模式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2018-09-25王玲丽

关键词:综合防治效果

王玲丽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采用综合防治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某社区120名居民作为研究样本,开展综合防治模式的干预,实施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对象的疾病知识知晓率、运动参与率等指标较实施前上升,吸烟率较实施前下降明显,实施前后各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防治模式的采用增强了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知,提升了疾病防治意识与健康意识,转变了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值得采用。

[关键词]综合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87.02

遗传、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均是诱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因素,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威胁到居民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發病隐匿特点,有较长潜伏期,极有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从而威胁患者生命。由此,加强对该病的防治非常重要。研究选取某社区120名居民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综合防治模式,降低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防治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某社区120名居民作为研究样本,均知情本次研究并接受。其中,男62名,女58名,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5±2.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48人,高中学历4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0人;职业分布:农民31人,工人52人,教师24人,公务人员13人。

1.2方法

采用综合防治模式的干预方法,具体内容为:(1)开展慢性疾病诊断,吸烟、饮酒、过度肥胖、缺乏锻炼的人群纳做防治重点,将这一部分人员单独划分出来,及早对高危因素干预并监测;给予患者针对性康复指导,预防并发症;同时,重点干预60岁以上人群,加大高危因素监测频率,重点进行健康宣教;建立健康档案,为后期的干预治疗提供依据。(2)将综合防治管理体系建立起来,在政府领导下,使疾病防控中心与社区单位、其他医疗单位紧密配合,在卫生部门协调下进行慢性非传染疾病的知识宣传、健康指导,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促进活动;构建社区为主的疾病防控中心与医院多方面合作形式,实现防控中心与医院的资源及信息共享,形成完整的综合防治模式。(3)加强知识宣教与健康指导,让社区成员掌握更多防控常识及健康知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及作息习惯,将自我管控能力增强。(4)临床治疗与公共卫生防治结合,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严格落实,进一步对食品加工、制作等规范,积极防范环境污染,营造健康生活环境。(5)对此次调查居民跟踪随访,并详细记录随访结果。

1.3观察指标

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25份,回收120份,回收率96.0%。严格遵循《国家慢性非传染疾病综合防控示范考核规范》评定各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观察所获的两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综合防治模式以后,疾病知识知晓率、运动参与率等指标较实施前上升,吸烟率较实施前下降明显,实施前后各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作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社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综合防治模式的产生及运用,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曙光。将政府卫生部门作为核心,联合社区服务中心、各级群众及各个部门,实现社区资源优化利用,积极开展监控知识宣教是综合防治模式的主要运作方法。在综合防治工作中,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可以充分调动起各方参与积极性与合作意识,从而使综合防治工作更加全面、到位,推行更加顺畅。综合防治模式中,对居民进行知识宣教与不良生活习惯矫正,同时对高危因素密切监测,定期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等,提倡健康的生活观念,引导局面科学饮食、合理作息,适量运动,从而有效控制诱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防治模式前,依然有大部分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自我控制能力薄弱,不良生活习惯较多,而采用综合防治模式以后,疾病知识知晓率、运动参与率等指标较实施前上升,吸烟率较实施前下降明显。充分体现了综合防治模式的应用,向居民渗透的疾病及疾病防治方面的知识发挥了作用,增强了居民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综合防治模式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居民对疾病的认知,掌握了更多健康知识,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防范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应用推广价值显著。

本文编辑:李豆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