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2018-09-25李丽琼

数码设计 2018年5期
关键词:洞口锚杆隧道

李丽琼*

(云南第一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云南大理,671000)

引言

公路工程的不断建设,加强了两地间的贸易往来,进一步推动了不同地区各种资源的共享,也进一步保证了人们的出行安全。为了进一步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方便人们的出行,需进一步加大对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 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影响因素

1.1 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因为公路隧道工程都是穿插于各山体中进行施工的,所以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时,常常会因各地区及山体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时,没有对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及容易造成洞口偏压,容易对公路隧道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

1.2 地质构造因素

地质构造因素也是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之一,就如上文所说因为公路隧道工程都是穿插于各山体中进行施工的,所以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时,常常会遇见各山体的地质构造不同,如果没有对山体的地质构造进行充分的考察,在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时,洞口围岩一般风化严重,节理、断层、破碎带多,经常存在浅埋偏压现象,此类现象的出现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利于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的保证

1.3 地下水因素

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时,地下水的因素也会直接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一般而言,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时,绝大部分的选址则是位于低洼地区的山体进行施工。而这种位于低洼地区的山体往往含有的地下水较为丰富,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时,则会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地下水涌动,从而冒出,对公路工程隧道洞口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着公路隧道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原则

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时,必须按照施工原则进行施工,以此来保证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时,首先要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施工原则,以此来保证对尺寸以及灌浆的控制。在洞口施工时,最好对开挖作业采取低烈的爆破模式,从而保证洞口山体的地质构造质量及稳定性。还应该对洞口施工周围的环境进行勘察,在进行施工时不可大肆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做好对周围环境的勘察也有利于对各种不良地质灾害的防治,从而减小因地质灾害问题导致的隧道洞口坍塌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3 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

洞口及其附近暗洞施工尽量减少扰动,洞口施工前先清除坡顶松动岩块,并及时对坡面进行防护和加固,洞口边、仰坡加固和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本段边仰坡地层较差,回填线以下防护采用锚杆挂钢筋网喷混凝土的方式,每层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喷锚作业,封闭坡面。保证坡面美观安全。

(1)洞口边坡防护采用φ22砂浆锚杆,L-4.0m,间距 1.0m×1.0m,梅花形布置,喷射混凝土采用厚10cm 的C20网喷混凝土。仰坡防护采用φ22砂浆锚杆,L-3.0m,间距1.0m×1.0m,梅花形布置,喷射混凝土采用厚10cm 的C20网喷混凝土。

(2)施工前先根据边仰坡测量放样确定防护范围,然后用脚手架、竹排等架设施工平台,施工平台要保证稳定、可靠,平台的高度根据边仰坡的高度及施工操作方便而定,另外在原地面合适的地段左右线各平整20m2左右的场地,并进行适当的硬化,以放置喷射机及堆料。

(3)砂浆锚杆的施工。砂浆锚杆采用风枪钻孔,钻孔时应使钻杆大致垂直岩层结构层面,施工中应保证孔的顺直,钻孔完成后进行吹眼,清除钻孔内的钻渣,然后用水泥沙浆填满孔眼,再安装锚杆,最后封住孔口。

(4)钢筋网。钢筋网在锚杆安装完毕后布设,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间距先在加工场地采用数控网片制作机制作好钢筋网片,并对钢筋网片进行除锈处理,然后用安全绳将网片吊至工作面安设钢筋网,钢筋网应点焊在锚杆头上,使钢筋网在喷射砼时不易晃动。

(5)喷射砼。在喷射砼施工前,应根据《砼锚喷支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及施工前所做的标准配合比进行施工,力求达到强度的前提下回弹量最小,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施工经验控制好砼的施工质量,严格采用湿喷工艺进行施喷。喷射砼施工注意事项:1)喷射砼前,对边仰坡坡面上的松动岩石及松土进行清理,并用高压风清理坡面上的其它杂物,另应使坡面有一定的湿度。2)喷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同时与受喷面保持0.6~1m的间距进行S型喷射作业。3)为了保证砼的喷射厚度和减少砼的回弹率,施工时,应分层喷射砼,并在坡面上打入控制厚度的标记钢筋。喷射砼的回弹物一律作废品处理,所有回弹砼清出施工现场,严禁重复使用回弹砼。4)对喷射完毕的砼进行定期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14天。

3 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技术

3.1 常见施工技术

相对于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技术而言,施工技术类型较多,如洞口土石方开挖施工、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明洞套拱及大管棚支护是施工公路隧道洞口工程常见施工的技术,合理科学的运用施工技术进行工程施工可以最大的程度上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就不对这些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下文是笔者对于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时所需要考虑的各阶段技术运用进行论述。

3.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工作开展前,需对其施工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施工单位需要严格对比施工的设计图,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在确保合理的情况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还应该对各种突发外界因素加以考虑,并对突发的外界因素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时,面对突发情况可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治理,加大了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的保障,还能够进一步保证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前还应该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自身质量进行检测,以保证不会因施工材料与施工机械设备而对公路隧道洞口施工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

我国已经不再是之前只顾一味发展的国家,现在国家已经颁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倡导绿色施工发展模式的落实。所以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时,也需对洞口周围的环境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周围生态环境不会因为施工而受到影响。在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时,对其施工产生的废水进行合理化处理,以保证施工废水不会对施工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形成绿色施工模式进行施工。

3.4 洞口工程施工工作

在进行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时,应尽可能减少山体边坡破坏,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隧道进入工程的安全,而且可以降低山体滑坡的发生概率。在洞口工程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事先准备施工机械、施工材料等必要的人力、物力,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地质地貌和工程地质条件。应及时检查隧道入口工程的入口处,收集地质监测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避免因施工造成的安全事故,在施工前及时设置排水工程。为了有效减少对山体结构的干扰,首先应采取措施加固边坡和基坑,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露天环境的退化。为了避免山体结构的破坏,保证堆积体的承载力达到设计标准,隧道工程开放式隧道应采取对称回填措施。就以大管棚超前的进洞施工为例(如图1),管棚为超前预支护,应在隧道暗洞开挖之前完成;管棚施工时,应对钢管主要材料进行材质检验;钢管棚需按设计位置施工,严格控制管棚打设方向,并作好每个钻孔地质记录。在钢架上沿隧道开挖轮廓线纵向钻设管棚孔,其外插角以不侵入隧道开挖轮廓线越小越好。孔径比管棚钢管直径大 20~30mm;洞内超前支护应与洞口管棚有不小于2m的纵向搭接长度。管棚施工地段,应加强对洞口坡面的监测,以保证施工安全。

图1 大管棚超前的进洞施工

图2 洞口开挖施工示意图

3.5 辅助工程措施和洞口开挖工作

隧道入口工程的早期防护措施主要包括管棚施工、地表预加固等。提前实施早期再灌注的辅助工程措施应按照施工规范进行,避免发生滑坡和隧道塌方,因此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实施检查,仔细记录,避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地质问题。在进行围岩处理时,应加强保护措施。进行洞口开挖时,需按照标准对其进行开挖。(Ⅰ~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爆破进尺控制在2~3米;Ⅲ~Ⅳ级围岩采台阶法开挖方式,爆破进尺控制在1.5~2.5米;当洞口围岩为Ⅴ级及以上时,可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侧壁导坑法或下导坑法,开挖进尺挖制在1米以下)以保证洞口开挖工作的合理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这一课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文章先是以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地质构造因素与地下水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影响因素;然后对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原则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技术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洞口工程施工工作以及辅助工程措施和洞口开挖工作四方面进行了总结。公路工程属于利国利民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公路路段的不断建设,加强了两地间的贸易往来,进一步推动了不同地区各种资源的共享,也进一步保证了人们的出行安全。由于公路隧道洞口施工较为复杂,容易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对其公路隧道洞口施工的影响因素详细的了解,并对施工技术加以研究,最大程度上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1] 杨志.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4):83-84.

[2] 曹正卯.长大隧道与复杂地下工程施工通风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3] 梁连海,付铁英.浅谈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几点质量控制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0):225.

[4] 王建秀,朱合华,唐益群,魏沅东.双连拱公路隧道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196-197.

[5] 徐华生.浅探隧道工程实例中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8,(9):63.

猜你喜欢

洞口锚杆隧道
变截面底端扩体型锚杆在粉质黏土中的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云南:弥蒙高铁隧道全部实现贯通 弥蒙高铁最后一座隧道大庄隧道贯通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工艺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