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2018-09-24李诗琴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幼儿心理行为特征教学策略

李诗琴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教师队伍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也在与时俱进,在以推动幼儿教育发展为工作的出发点的同时,还需结合先进的思想理念使幼儿教育的观念得到不断更新,同时深入探索实践,积极推动幼儿教育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幼儿心理;行为特征;教学策略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注重掌握幼儿的心理上的不稳定性和行为习惯上的不协调性,成为幼儿教师培养和塑造幼儿性格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成为对幼儿教学阶段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细心观察幼儿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通常可以将幼儿分为两个个阶段,先学前幼儿和学前幼儿。

先学前儿童泛指1-3岁,从神经系统看,这时期的幼儿的内脑重量增加到1012克左右,脑内重量增加速度仅次于婴幼儿时期,与成人的脑重比相差在390克左右。且脑结构细胞在不断增加,神经纤维在持续加长,这就使一至三岁的儿童大脑机能有效地控制抑郁和兴奋。一至三岁的幼儿,随着生长发育,他们的动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开始参与一些能力范围之内的活动,如抓奶瓶,扯衣服,在玩玩具的时候,他们也习惯搬来搬去,把一些小的盒子习惯性的放进大盒子里面取进取出,通过这一类活动,开始去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特别是两到三岁的幼儿,他们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游戏和活动,并能根据父母或保育人员来指令的一些特定动作。让幼儿去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也开启了他们的感知觉和具体思维能力,对幼儿的心理成长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指4-6岁,作为幼儿性格形成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幼儿相比先学前时期的内脑发育及协调性是飞速的,并且有规律可循,例如,他必须先学会简单的词汇之后才能完整的学习使用较复杂的句子。但是由于受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学前幼儿的发展变化时间也各不相同。例如,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苹果是长在树上而西瓜是长在地上的;而生长在城市的孩子从小爸妈就带他们去过海洋馆和动物园。一个军人家庭出生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着家国思想,而一个艺术家庭出生的孩子从小就被音乐的魅力吸引。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认知和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学前儿童往往通过感官直觉去认知事物,而不是靠思维,且他们目前还不能引导自己逆向思维。现阶段只能通过逐渐认识事物具体形象性,利用具体形象认识客观事物,然后具体表象决定出现幼儿思维和想象面。

二、教学环境策略分析

幼儿的思维富有想象力的同时又充满了幻想。他们可以将具体抽象的事物转换成童话色彩的寓言故事。由于幼儿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他们又对外界认识和经验不足,而大部分接触的是人,因此思维模式多是局限型思维和具体思维。为幼儿去创建一个激发想象力和富有创造力的教室教学环境是必要的。以幼儿园的墙面设计为例,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墙,内容可以是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可以是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也可以是外来世界里的外星人,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让幼儿成为教室墙面设计的小主人,让我们的教学环境更加充满活力。让他们在吸收知识的同时又结合自己的兴趣喜好去选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幼儿的认识内容从开始的朦胧的接受授学概念到系统的学习到科学知识,从粗略简易的客观事物认知再到熟悉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的坏境因素下,幼儿可以充分激发思想活动性,同时又培养出良好的个人品质,并且能使他们在奇特愉悦的教学氛围中结合他们个性发挥特长。

三、尊重个性发展,培养正确的德育观

在日常幼儿的行为习惯中,不难发现每个幼儿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在幼儿做游戏的过程中,每个幼儿会选择喜欢担当的游戏角色;家长在照顾孩子的生活时,他们要求穿衣,吃饭自己完成,有很强的自主能力;有的幼儿喜欢跳舞,有的幼儿喜欢唱歌朗诵,这些时时刻刻都凸显着他们性格的多样性。所以在幼儿的培养上要多侧重幼儿的个性培养,培养幼儿的日常生活独立性,使他们能够愿意自主的完成穿衣、洗臉、吃饭等,培养幼儿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使他们富有自信,愿意去结交更多的同学朋友。

由于幼儿的成长的特殊性,幼儿教师常以鼓励的方式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使得幼儿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会关心同学和周围的其他人,以及敢于表达在生活中对父母的爱和学习生活中对老师同学的爱。在课外活动过程中习惯性的去鼓励表扬活动积极的同学,习惯在接受帮助时,表示对他人的感谢。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有助于幼儿的全面综合发展,使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生活故事,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热爱,对父母和老师充满尊重。

四、了解幼儿内心活动,制定系统教学模式

在日常的幼儿教学中模式中,通常我们做好了特定的教学模式假设,为幼儿的教育提供了许多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趣味性教学因素,但由于每个幼儿的心理需求不同,就导致了幼儿教师的教学没有达到预想的好的效果。为了提升幼儿对课堂教学参与的热情,幼儿教师需从幼儿的独特思维模式入手,寻找幼儿心理特征的微妙变化,让他们自主完善自身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不断大胆的引导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以中班语言《会动的房子》为例,教师根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喜好的角度出发,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创编出一些不一样的故事情节,例如,加入小松鼠、小乌龟、猫咪、大树等动植物。然后幼儿教师可以用适当方式去引导幼儿模仿故事里面的情景,让幼儿体验故事带来的乐趣。通过循序释疑的方式,为幼儿教育打开知识世界里面的一扇窗。

五、结束语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介质和桥梁,通过深度对幼儿心理及日常特征的深度剖析,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知识通过熟悉幼儿特殊的心理环境和不断变换的的教学环境源源不断输送给幼儿,使幼儿能在充满关爱和趣味中深度去感受学习带给美好氛围,从而实现幼儿科学人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文.关注儿童心理特征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文摘版,2016.

[2]姚婷.“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7.

[3]马慕青.基于心理理论探析幼儿合作行为的指导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6.

[4]邵立云.幼儿园心理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现代教学,2017.

猜你喜欢

幼儿心理行为特征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动画“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