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作修武中老年女性对红色文化的集体记忆研究

2018-09-24谢嘉欣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红色文化

谢嘉欣

【摘 要】目前,学术界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大都集中于红色旅游、红色资源等宏观方面。本文从集体记忆角度切入,通过口述史与实地调查来近距离考察焦作修武中老年女性群体对红色文化的集体记忆与传播方式,不仅为红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而且有助于引导这一群体的价值取向和主流文化认同,传递社会正能量。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老年女性;集体记忆

一、焦作修武中老年女性的群体特征分析

通过笔者两年来的走访调查,经过分析不难发现这个群体有一些共有的特征:比如,她们是一群年龄在30到60岁之间的农村女性,常年生活在农村,生活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她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一般都是初中毕业,有的甚至是小学毕业;她们的工作大都以家庭主妇为主,少量的以做小生意谋生;她们的家庭多半是不幸运的,家中大部分都是伤患,常年卧病在床,或者说是她们自己身体不适,有的久治不愈,期望得到神灵的庇佑,保佑他们早日恢复健康,另外一种是家中经济不济,家庭贫困期望神灵能够赐予她们财富,减轻生活的负担[1]。

二、焦作修武中老年女性红色文化的集体记忆考察

(一)红色文化集体记忆的核心:领袖形象与革命传统

通过调查,这些中年妇女对红色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知之甚少,了解的极为片面,她们因为主、客观原因并没有形成整体概念,在她们的印象当中红色文化就是单纯的强调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伟人的信仰与崇拜,推行红色文化的方式就是进行不定期的红色旅游,因为经济能力以及空暇时间有限,她们进行红色旅游的次数屈指可数。

(二)红色文化集体记忆的生成逻辑:口耳相传

笔者采访了几个不同年龄层的中老年女性,当提及红色文化的记忆来源的问题时,发现有几个共性,一是父母长辈的口口相传,二是身边党员干部的作风感染,三是电视,书籍的报道宣传。

(三)红色文化集体记忆的维系:“跑山”祭拜

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安排,将道教信仰与红色处文化相结合,是这群中老年妇女特对红色文化推行的“特有方式”。这个组织有两个核心人物,成员大都是关系亲密的亲朋好友,她们经常通过“跑山”来祭拜神灵,将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其他革命伟人神化进行祭拜;唱红歌,到革命圣地进行红色文化旅游也是其经常进行的活动之一,如自费前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

三、焦作修武中老年妇女对红色文化理解出现偏差的原因

焦作中老年妇女对红色文化理解出现偏差的原因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住环境相对封闭,该地本身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思想解放的程度较低,群体思想传统保守,与外界的交流较少,这种保守封闭的社会环境使得她们生活范围狭小、生活内容单一。二是文化素养普遍不高,文盲半文盲状态使得她们知识结构简单,思维方式单纯,对于神秘组织强加给他们的思想逐渐由刚开始的半信半疑变为了全盘接受进而成为了心灵寄托,除此之外,家庭背景也是至关因素之一。家庭的各种不幸以及生活的艰辛对她们的心灵造成了这样那样的伤害,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四、焦作修武中老年女性红色文化集体记忆的优化路径

焦作修武中老年女性对红色文化的特有的推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红色文化在基层农村的价值。红色文化不仅仅贯穿于红色旅游、红色资源开发的始终,更应该与广大基层群众的切身生活相联系。农村中老年女性是基层的主力军,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对红色文化理解的方式、推崇的模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继承。所以关注农村中老年女性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方式并进行积极地引导意义重大。

首先本着尊重信仰自由理念,帮助中老年妇女理清思路,划分界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焦作修武农村中老年女性对红色文化的推崇值得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当然将红色文化与道教文化相结合进行传播不仅是这一小范围的个别现象,也是广大焦作地区、中原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尊重信仰自由,但更加提倡科学的正确的文化传播的途径,将红色文化与道教思想相结合有失偏颇。究其原因,首先是对红色文化理解的偏差,当然这其中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这就要求基层工作者帮助中老年妇女理清思路,划好界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当然也号召广大农村妇女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高举红色文化的旗帜,学会解放自己的思想,积极地融入社会,更好的与人进行沟通,及时提醒中老年女性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做贡献[3]。

其次要在农村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红色文化理念。

我们在宣传红色文化的时候,要注重红色文化内涵的挖掘,在传播过程中不应该将红色文化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当地实际、在群众接受能力的范围内情况进行宣传。与此同时,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可以通过讲红色革命故事,播放红色电影等活动调动群众的集体记忆,在村与村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红歌友谊赛,联谊赛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的同时,拓宽沟通渠道。当代政府需要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在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的同时,以身作则,率先学习红色文化,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得红色文化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深入民心。

最后关注中老年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解决其生活上的难题。

很多农村妇女因为生活上的不幸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应关注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妇女生活环境闭塞、文化程度低的特点使她们找不到合理的心理出口,這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组建心理咨询团队走进一线,帮助她们找到科学的解决方式,同时,找到问题的根源,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难题。

红色文化在当代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要深刻的挖掘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理解其深刻内涵,将其践行好、发展好,通过多种方式更好地促进红色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显超,邓海霞.十年来国内红色文化概念研究述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2]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J].社会,2006,(3).

[3]刘润为.红色文化与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3-11-14(7).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红色文化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古装电视剧与大学生的集体记忆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