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致的中国史:在碎片化中感受历史的深度

2018-09-24王皓淼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国史碎片化传统文化

【摘 要】如今,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的背景下,写一本通览中国历史的书,只讲故事已经不足以满足大众的需要了,读者的历史观也需要“升级”,特别是对历史演进规律的认识、对传统文化该怎样继承。郑连根先生的新作《极简中国史》就是这样一本能带领读者在碎片化中感受历史深度的国学普及读物。

【关键词】中国史;精致;深度的;碎片化;传统文化

郑连根先生创作的新书《极简中国史》于2017年秋季出版,看书名似乎不具备竞争性——吕思勉、张岂之这些大师都曾经写过类似的中国历史简明读本。但就是这样一本书,曾进入中国书评学会2017年11月中国好书的复选榜单,其成功不是偶然的:这本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既升华了读者的历史观,又迎合了碎片阅读的需求。

在碎片阅读的時代,《剑桥中国史系列》和吕思勉等前辈的中国通史,部头太大,语言也不够新颖,难以抓住年轻读者,这是郑连根先生在此前创作《春秋范儿》《战国派儿》的动机。而如今,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的背景下,写一本通览中国历史的书,只讲故事已经不足以满足人的需要了,读者的历史观也需要“升级”,特别是对历史演进规律的认识、对传统文化该怎样继承。

对于历史演进规律的认识要升华。我们之前提到商纣王昏庸无道,周文王被拘羑里、武王灭商、分封建国,大部分人仅仅看到朝代的更迭、先人的坚韧与挺拔,而后不再做深入思索;而作者郑连根老师更看到了朝代更迭下的“天命观”的变化,周人灭商后一直在思索商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一种“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新的天命观。

而说到传承优秀文化,我们应该抽象继承,或曰“灰色继承”。具体怎样才是“灰色继承”呢?以兵学理论为例。《孙子兵法》提出了“知胜有五”“知己知彼”“穷寇勿迫”这些理论和观点;当后代军事家都学习《孙子兵法》的时候,唐代名将李靖把“知胜有五”反过来思考,提出了“知败有十”,确保了怎样打仗不会失败,才有了“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的赫赫战功;明代的戚继光突破了“穷寇勿迫”的规律,并提出“大创尽歼”,这才有了辉炳史册的“台州大捷”。《孙子兵法》被称为“万世兵典”,李靖和戚继光两位名将对《孙子兵法》的传承都有改造,有谁能说李靖的兵法、戚继光的观念不是中华兵学文化的宝库呢?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灰色继承”的榜样了。

全民阅读、碎片阅读背景下的《极简中国史》,还是一本能够深度阅读的好书。郑先生自己有一套完整的“四个三”体系:(1)讲好中国故事,先要理清脉络、其次放大细节、最后提炼史观;(2)理清脉络主要靠的是三次历史文化升级——从原始社会到邦国体系、从邦国体系到帝国体系、从帝国体系到共和体系;(3)细节特写需要三个“多”——多学科角度、多层次审视、多维度思考;(4)提炼史观需要三方面综合——简洁而不简单、极简不失理性、浓缩与丰富兼备。

每当笔者掩卷深思,发现如果将《极简中国史》这本书拟人化,完全可以套用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主题曲《一眼千年》的歌词:“请再翻慢一点那么薄一本极简,我像枚书签躺在故纸堆做一个伴,享诗人般孤单守护着历史真颜,只有你有幸一览兴衰治乱。一眼千年,相隔千年宛如初见,邂逅你千万遍,只想扣住你心弦;一眼千年,沉默也胜万语千言,足以带给你多少次的沧海桑田。”

作者简介:王皓淼(1987.9-),男,民族:汉,籍贯:山东济南,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图书宣传,历史学。

参考文献:

[1]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一本中国史[J].赵自环.全国新书目2017.12.

[2]传统文化:“传”于万里的前提是“统”于元典[J].王皓淼.学习导刊2018.1.

[3]研究国史的几个方法问题[J].张启华.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03).

猜你喜欢

中国史碎片化传统文化
一座钓鱼台,半部中国史
想象力都去哪了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要目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1期要目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