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爱遗忘的角落

2018-09-24侯菲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性格内向角落机会

侯菲

活动课上,我请小朋友回答问题。因为有家长的到来,孩子们都显得格外兴奋,积极的举起小手,争抢着表达自己的想法,嘴里还一个劲儿的“老师,我,我……”。唯独静文还是原来的样子,并没有因为爸爸的到来而有所改变。静文是班里最安静的小姑娘,跟老师的交流只有点头,摇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多说一句话。如果老师问多了,她的眼泪就开始在眼睛里打转转了。活动中要尽量的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有表现得机会。但我又怕问多了她又要抹眼泪了,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说:静文,你来说说看,可以吗?”静文慢慢的站起来,点了点头。我真是感到特别的意外,按耐住心中的激动,我微笑着说:那你说说看?”静文有些胆怯的样子,很小的声音说出了她的想法,我赶忙摸着她的头说:静文说的真好,如果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我们来鼓励一下她。”当孩子们都为她鼓掌的时候,静文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静文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她很少和老师说话、很少和同伴游戏,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别人游戏、玩耍。有时,自己明明会的问题,看着别人抢着回答也不敢举手。静文的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一直没有时间照顾她,每天她乘车来幼儿园,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她就像“被爱遗忘的角落”。

作为老师,培养幼儿社会性、人格的发展,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我想他们不是不会,而是缺少一个机会。我们要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鼓励她,肯定她。

一、用爱呵护,真情感化

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们一起游戏或者活动,成为他们的好朋友,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倾听他们的心里话,细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用真诚的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呵护的温暖。面对静文,我每天都会关注她,寻找机会和她多交流。每天来园,我便就主动向她问好,請她帮助我搬椅子,然后感谢她,给予她奖励。平时生活中,只要一有机会多就拉拉她的小手、多抱抱她,和她说说话,渐渐的我们彼此间又更近了一步,我发现她会向我微笑,不再抵触和我的交往。

二、循序渐进,耐心引导

培养一个孩子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他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我们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她,对孩子的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地鼓励,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平时,我尽量创造机会让她与同伴交流。排座位时,安排一两个性格开朗的小伙伴和她坐在一起,陪她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相互帮助,慢慢地,静文会和身边的伙伴交流,时常看到她开心的笑容。

三、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幼儿,努力满足幼儿的需要,激发其内心,促进其发展。多鼓励,多给予肯定,尽量放手让幼儿自己做事情,即使做得不好也应鼓励并给与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与自信。生活中多征求他的意见,多问问:好不好,行不行,可不可以?充分尊重幼儿的选择。特别是静雯这样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尊重显得尤为重要。

四、家园共育,齐心协力

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教育的是现在备受关注的话题。我们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并要求家长多放手让她做力所能及的事,多与她交流,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尝试。同时,我们建立了互动的双边关系,共同协商应采取的教育对策,对孩子的表现及时互相反馈,保持家园教育的同步一致。通过和静文家长的交流,感受到她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工作繁忙,常常是让静文独自的玩耍,这样便对静文性格造成了影响。

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胆小的孩子,让自信的阳光照耀“被爱遗忘的角落”,使他们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在自信中获得自尊,在自尊中获得自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相信在我们能积极引导下,所有的孩子都能真正愉快、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性格内向角落机会
给进步一个机会
我多想走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休憩的角落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从“三个关注”入手引导性格内向的幼儿
孩子性格内向就是没出息?我们真的错得太离谱了
选对绿植 角落也有春天
让教育之花开遍每个角落
敲门与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