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2018-09-24陈志强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父母健康家庭教育

陈志强

【摘 要】家庭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在现实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如今好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他们的心目中教育就应该是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忽略了家庭教育在道德培养和能力形成中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当今时代家教尤显重要,然而误区很多,不注重德育教育,忽视能力培养,家长这个“第一任老师”的作用的发挥就是典型的例子。只有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才能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怎样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恰是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母;教师;健康;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的确,一个孩子从孕育出生到长大成人,时时离不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有人说,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在家庭。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老师。但是我们有些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却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误区,那么家长应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呢?

一、正确认识家庭与学校在教育功能上的不同作用

学校教育是主体,小孩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是最系统、最集中、最牢固的。而家庭教育则应当是配合学校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的内容是由其地位和目的所决定,重点在于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适当进行知识与能力的拓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规范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他們的优良意志与品质——坚定他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与勇气。如果这些非智力因素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得到较好的开发,那么他们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将会得到极大的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做到教育目标的和谐统一,教育内容的和谐统一,教育作用的和谐统一,教育角度的和谐统一。

二、重视社会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双重影响

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家长要趋利避害,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我国古代不少人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最出名的有“孟母三迁”这个典故。孟子的母亲原来家住在农村一片坟地旁边,孟子就玩哭丧、埋人的游戏;孟母把家迁到集镇上,孟子又学人家做生意的游戏;后来,孟母又把家迁到学堂旁边,孟子因而也受到了良好的影响,渐渐懂得礼貌,经过努力,成了一代儒学大师。比如对于互联网络,有的家长视为“洪水猛兽”,有的家长则是放任自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孩子要引导他们正确上网、明辨是非;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掌握一个“适度原则”。对于正常的交往不限制而应鼓励,同时要从家长本身较高的判断力出发引导孩子认识社会,教给孩子判断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的能力,在引导孩子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方法态度。在教育引导孩子接受会影响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孩子才不会无所适从,比如可以,借助领袖、伟人的事迹,借助周围人的正确的行为,还可以“现身说法”,自己当孩子的榜样,这就对家长本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妙用鼓励,巧用批评

父母使用正确的确认、鼓励、表扬等方式,让子女自尊心得到满足的同时,做人的自信心也得到提升。很多家长认为子女做了错事就应该批评,否则会养成坏习惯。家长的目的是好的,但方法出现了偏差。用批评的方式帮助子女改正缺点,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目的的。

教育子女,批评是一种方式,但一定要把握分寸,破坏性的批评只会毁掉子女的自尊心,把子女的自我价值否定了,把子女的潜能埋没了。许多家长看到子女出现问题,心里非常着急,常常口不择言,想到哪说到哪,全然不顾效果及后果,结果,子女一开始还能默默接受,后来就会发展到顶嘴,甚至争吵。这样的批评方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矛盾转移并激化。真正帮助子女改掉缺点的方式是:“亮点原则”。也就是学会看到子女的优点,给他们做积极的肯定和认同,使子女做人的价值得到升华,积极的因素得到提升,进而产生一种想改变自己的强烈愿望。因为每个人都想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好的一面,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同,而父母使用正确的确认、鼓励、表扬等方式,就是让子女自尊心得到满足的同时,做人的自信心也得到提升。这样他看到自己的缺点都不顺眼,子女会努力"伪装"自己,最后,形成良好的习惯,改掉自己的不足。爱是伟大的武器,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子女,那么,你就多一些耐心,不要轻易地伤害子女。

四、密切与学校教育协调配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虽然各有侧重,但教育的对象和目标都是一致的。作为家长,首先要用多种途径与方式与学校的教师保持经常的联系,如遇到突然发现的问题时,可以用电话、通信的方式与教师联系,必要时可以到校访问老师,以使孩子一些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要教育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尊敬老师,家长要特别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长短,发泄对老师的不满情绪,要以适当的方式维护学校和老师的权威。再次,不要用“拉关系”的方法联系老师,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学习进步,还会在其心灵上制造混乱,埋下隐患。

五、总结

我们很容易发现,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很多环节上都有可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使得家庭教育适得其反,不尽人意。衷心的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正视孩子的教育,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使得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赵艳霞.浅谈家庭素质教育[J].石油教育.2000年09期.

[2]宋燕.幼儿家教中的十种不良教育方式[J].教育导刊.2010年01期.

猜你喜欢

父母健康家庭教育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浅谈幼儿英语学习中父母的参与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