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途径分析与研究

2018-09-24张剑婷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新途径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

【摘 要】在企业发展中成本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对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创新途径

我国经济的不断提高,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发展的更好,采取了成本精细化管理策略。利润是每一个企业的永恒目标,利润与成本的关系就是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成本越低,利润越太。 而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保证成本的支出获得最有效的提升价值。但是经过分析后,现代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能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各大企业的领导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一、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业发展中成本精细化管理是重要的一项工作,会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运行成本,在前期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力资源和材料成本等,都会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益空间。如果成本高到一定的额数,会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最严重的是企业面临破产。利用成本精细化管理之后,不仅提高了成本管理工作,还在企业运行时,合理使用人才,合理购买材料,降低投入的资金,有效的控制企业成本。

企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转型,近年来,我国经济体系正在逐步由经济向着市场经济方向发展,这一过程,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还是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使企业转型。因此,必须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才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为企业转型打好基础。

二、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一)精细化的操作

企业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精细化操作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制定全面合理的操作标准,规范化企业惊喜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执行力,使企业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道路,有效降低成本,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增长。

(二)精细化核算

在企业运行中会出现很多核算的过程,管理者要对其企业进行精细化的核算,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成本管理的核算结果,提高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意识到企业经营中的现状,管理者进行合理的监督,涉及到财务的项目进行记录,用过核算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三)精细化的控制

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就是精细化的控制,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1],企业资金要合理的利用,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财务危机,在企业所有业务的开展都涉及到精细化控制计划,企业的规章制度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一些不正当的项目进行规范化和约束。

(四)精细化的规划

企业应该培养管理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严格的规划,存在事后可核查性和可行性。具体来说,成本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就是企业管理者应该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是市场的竞争情况进行制定企业发展的计划,考虑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企业的管理模式。摆脱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企业文化。第二就是企业管理人员要一句企业成本制定的现实计划。

三、研究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问题

(一)业财脱离较为严重

业务方面,业务线很混乱,公司业务员完全分散管理;财务方面,财务系统华而不实,仅以出具报表为主,对经营没有指导性。业务财务完全两个阵营,没有有效的数据协同,各自研究各自的指标数据,滞后扯皮的现状成为企业管理顽疾。

(二)成本管理无规章

企业人员复杂,部门林立,各种费用、支出无审批,不重视;小费用不关心,大费用点个头,没有系统的管理起来,每月每年支出多少,不知道。看似高利润,实则隐藏大成本。成本失控随时会带来危险,这也是粗放型企业的大问题。现在很多的企业财务,企业领导人就重视施工的进度,忽略了施工质量。

(三)缺乏成本精细化管理思想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企业的成本精细化管理不断的应用,推动了我国企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成本精细化管理出现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缺少精细化管理理念。企业领导对精细化管理没有具有的理解,有很多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过度的重视经济利益,严重的忽略了成本管理与利益的管理,依然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人员的正常开展,还会影响到无法引进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法。基层员工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齊,对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没有认识,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未能体会到精细化的涵义。

(四)管理方式落后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通常对信息资源有更高的要求,一些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会计信息的质量比较低,很难利用信息准确的了解公司成本的使用情况,不能对成本进行划分,导致了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不牢固。目前,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中缺乏系统性的数据分析,不能准确的预测企业成本,不利于对成本变化的分析,对整个管理增加了难度。从信息化的角度来说,虽然信息化技术产生了一定的重视,但是重视度有限,没有建立系统的信息化平台,不利于整个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途径

(一)明确成本控制目标

在企业目标清晰的情况下,每个项目及环节任务都是为实现目标所服务的。项目立项分析后,可以把目标不明确的项目与任务削减掉。实行“全员成本管理”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出各项费用的量高限额。然后横向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纵向分解落实到部门与产品中,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统一,最终在整个企业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没有数字进行标准量化,就无从谈及节俭和控制。伴随着成本控制计划出台的是一份数字清单,包括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每月、每季度都由财务汇总后发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就用红色特别标识。在月底的总结与复盘会议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释。

将成本控制提前和延伸,提前就是加大技术投资,控制采购成本[2],延伸就是将上下游整合起来。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成本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业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企业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先进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迎接挑战。

(二)培养管理 人员精细化意识

很多员工都是为了完成施工中的任务,不在乎质量和成本,换句话说只重视效率不重视质量。因此,企业应该培养管理人员的精细化意识,树立员工的利润观念[3]。

为了让员工养成成本意识,最好建立企业流程与成本控制。从原材料、电、水、印刷用品、劳保用品、电话、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当然,有效的激励也是成本控制的好办法,所以,成本控制奖励也成为员工工资的一部分。

(三)完善精细化成本管理制度

为加强生产成本的管理控制,确保生产效益不断提高,特制管理制度。涉及生产成本管理控制的部门和个人。 生产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三部分费用构成,其中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等。生产成本管理控制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严加监督,发现偏差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四)强化监督制度

监督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即根据生产成本控制标准,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个环节、成本指标的执行情况、影响指标值的各项条件[4],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评比和监督。

重点材料费用的控制查核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必须符合公司及国家有关成本核算规定。查核当期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耗用数量及单位用量。查核领用、退库程序及计价方法,必须符合公司及国家有关规定。

企业进行材料费用监督、控制的职责划分仓储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情况。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保证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情况。生产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具体职责包括经常收集材料消耗资料文件,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五、结语

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成本控制首先是公司各部門、各单位必须做到“生产精耕细作,管理精雕细刻,技术精益求精,成本精打细算,队伍精诚团结”,在此基础上成本控制才能够得到全面落实。

作者简介:张剑婷(1978-),女,汉族,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张菁菁.财务风险下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策略[J].商业经济,2017(11):25-26+58.

[2]范伟.论成本精细化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7):80+91.

[3]方立婷.关于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2):25-26.

[4]金友良.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134-135.

猜你喜欢

创新途径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