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实验教学中好奇心的引导

2018-09-24陈鹏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好奇心理解思维能力

【摘 要】本文通过实验教学的研究,在好奇心的萌动、爆发、成长的过程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主动观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强调通过观察、实验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则,培养科学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好奇心;理解;思维能力

好奇心是人们对自己不了解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心理,好奇是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农村小学教学多年,始终觉得好奇心人皆有之。美国杜威认为:除了探索研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只有不断地探究,科学才能不断地发展。杜威的这种教育思想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信息不等于理解,拥有信息不代表你理解该信息。科学学习不是记忆而是让好奇心“动”起来,不断地对探索的问题进行思考与理解。《科学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规范者,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在主动学习的过程得到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时改变师教生学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交往互动乐于自主探究的实验学习。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不使实验成为“验证知识”的“演习”过程,而制约师生的活动,变成机械的操作过程,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求知欲望得不到充分发挥,成为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科学实验教学收效甚微。

如何真正提高小学及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小学科学新课程中各类实验多,含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实验,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虽然难度不大实验总量多,同时实验的设计又有新的思想和方法。笔者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在实验中让学生的好奇心“动”起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验教学:

一、教师多设计课堂实验,让好奇心萌动

我们有感悟: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了,理解了。皮亚杰曾经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根据自己在农村多年中学化学教学和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经历,我认为在实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可以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激发好奇心,树立自信心,培养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可以培养思维的发散意识,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的方法,而且对思维的发散有了深刻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摸索,从而获得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学生习惯于老师指导下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学习之初就要逐渐慢慢地培养。在上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堂科学课时,我就用实验引起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将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展示,然后从学生容易忽视的或者未知的方面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并感到大为惊讶,借此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观察,观察和实验是我们学习科学基本方法,也是我们亲近自然引发兴趣的开始。

把课堂实验设计成一个专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专注于某一问题。这样的专题探究贯穿于教材的始终,每个小专题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逐个递进探究,使科学学习的过程成为运用实验围绕思维方法的训练、学习技能发展的探索过程 。

二、学生多动手实验,让好奇心成长

“玩是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的天性是最科学的教育形式,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学会做小孩,才配做小孩的老师。”我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欣赏“神奇”,洋溢着发现“神奇”的喜悦。使学生能主动而愉快地学,教师轻松地教,并收到好的效果。

(一)学生实验多动手

不因为条件不充分取消学生实验,也不因为工作压力大取消学生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是绝对不能取代的。

(二)演示实验多动手

不能分组的演示实验,也要让学生尽可能参与探究,在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遗憾,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外实验多动手

高度重视家校联系,重视学生课外实验,呼吁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个个小实验,有时向学生提供特殊的药品,关注学生小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

三、学生多分析实验,让好奇心爆发

实验结果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非常好的素材。对成功与失败问题的探究,能够帮助师生深入实验学习和研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验课的关键,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了感性认识,进而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式,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对事物得出正确、科学的判断和结论。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当个体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的发动。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好奇、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心理,采用各种方法多做实验,不仅让好奇心不断爆发,而且促进对实验的理解和思考,使思維方法得到训练,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依靠对照、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应用来锻炼复杂的思维技能等等。他们有了好奇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奥妙,就能更好地发挥潜能。对实验教学的不断改进,取得效果是明显的。但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花时多、场地多变、器材自备也有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验教学的设计、培养学生小能手等方面多下功夫,对教师工作要求更高。美国的艾伦·柯林斯说得好:实验教学是一种费时的教学,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现理论,那么这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方法。建设创新型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我们,站在历史的舞台,又能做点什么呢?!

作者简介:陈鹏(1974.9-),男,民族:汉族,籍贯:四川泸州古蔺县,研究方向:小学科学、初中化学、初中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教育厅教研究室编写《科学实验教学法》(4~6年级)四川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科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水平考试指南》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好奇心理解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