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视角下甘肃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8-09-24夏彤彤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摘 要】本文从教育供给、师资状况、教育理念等角度出发,以甘肃省某区的三个乡镇为例,对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究,希望能对该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是承担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重要机构。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甘肃省从2011年起出台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计划”行动后。从公布数据来看,入园率增长了近一倍、幼儿园所增长约1.5倍,教职工增长约1.8倍。与其他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相比,仍然十分薄弱。

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甘肃省在2017年,国家级贫困县有43个,贫困县占比全省县区数量的50%。甘肃省减贫的压力和任务艰巨,但是与之对应的是在减贫中“大多考虑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和区域扶贫”,但往往对于教育在减贫中的作用重视不够。教育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认为,“教育在增加人均收入水平和消除贫困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个人的收入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人力资本水平,教育对人力资本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前教育是人接受系统教育的起始,不仅能促进其智力开发、社会性发展,还是其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

二、多元视角透视甘肃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

以甘肃某区三个乡镇为例,该区三个乡镇共辖行政村97个。通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该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有所改善,目前辖区内共有幼儿园数量为3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9所(含公办民营),民办幼儿园11所,正在审批建设中7所。从现有资源分布来看,30所幼儿园的分布呈现川区多、山区少的特点。从办园体制来看,公办园占比将近三分之二,民办园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的供给极度缺乏。

(二)学前教育保育保教质量低

该地区幼儿园保育保教质量相对较低,师资结构复杂、水平良莠不齐、专业性差,按照教师受教育情况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接受过中师、小教师范正规教育的教师,第二类是接受过国家正规幼儿师范教育的教师,第三类是未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甚至仅接受了高中、初中教育的低学历教师。其中,第二类教师占比仅在三分之一左右,而第三类占比一半左右。教室队伍的专业性极低,幼儿园教育“托养化”、“小学化”倾向严重。同时,该地区农村“无证园”普遍存在,这部分无证幼儿园办园随意性强,无论在安全、卫生还是在保教保育质量方面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三)政府管理在学前教育中的缺位

两会期间,学前教育成为了热词之一。甘肃省虽然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但是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来说,仍然处于“弱势”的尴尬位置,在调查的三个乡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数量为0。政府管理缺位,其表现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城乡差异巨大,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教育法治化水平和法治化层级低,针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四)农村学前教育观念认识的变化及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当前,学前教育对象的家长多为80后群体,这部分人整体受教育水平要高于以往。但是在农村地区随着教育观念的影响,他们对待学前教育的认识,以智育为中心的观念仍然是主流,忽视了学前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的甚至以“托养”为目的。这种表现,从教育观念认识角度分析,既有教育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原因,也有学前儿童家长认识的原因。这两种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以社会整体人为本教育观的缺失和家庭教育人文观的失衡。

(五)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数量多、分布广,并由此产生了隔代教育问题。由于祖辈文化水平低,在其观念中幼儿园往往等同于“看孩子”的地方,真正的教育学习是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的。

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深刻地影响着学前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通过调查,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留守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水平上要低于非留守儿童。“家庭和父母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起着一种权威性的影响作用”。然而,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双方或单方不在身边,会导致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增加儿童出现人格、学业、人际、行为、安全、身体健康问题的危险性”。

三、針对甘肃农村地区学前教育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造成甘肃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同层面共同的协调配合。

首先,学前教育作为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地方政府应建立与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现状相适应的体制和格局,加强政府引导、扶持、监管和保障作用。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将其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中,加大公立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同时,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园审批和监管,提高办园质量,并大力宣传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对其建设进行统筹规划,鼓励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幼儿园转变。针对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水平良莠不齐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吸纳和鼓励学前教育师范专业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二是建立机制,通过培训交流,不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水平。

其次,加强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引导农村对学前教育认识的转变,促使“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成为社会公共认识深入人心。同时,将家园共育纳入农村学前教育必需内容,发挥幼儿园在引导方面的作用,转变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观念认识,创建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

最后,关注学前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仅从宏观社会性角度看待,更应从微观角度出发关注到其本身的发展上来,这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回归和社会主义教育公平的内在性要求。

作者简介:夏彤彤(1990-),女,汉,甘肃天水人,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2]《西部农村教育与减贫研究——基于甘肃省14个贫困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刘建平,刘卫兵《教育与经济》2017年第一期P75;

[3]《社会主义教育公平观及其实践对策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基础教育为例》王维平,P201.

[4]《甘肃省天水市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研究》李洁,西北师大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突破的几点建议
教育资源建设视角下的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解决方案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