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

2018-09-24徐先兵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高中数学

【摘 要】开发人的智力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的方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积极性为主,让学生在自学中去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这样对学生的将来十分有益处。但是由于课堂上的时间非常有限,加上传统教育直接灌输的方式已经让学生失去了自学的能力,想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还需要在课堂上多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改进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对于高中数学教学非常重要,是高中学生比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它强调的是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在具备一些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能够自发的思考并解决问的能力[1]。而且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掌握了知识,才能够化知识为能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2]。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将数学的教学应用到学生生活的环境,这样学生就能在较为熟悉的环境进行学习,这样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解决银行利率、商品折扣等实际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常常会遇到,就不会感觉的新知识是陌生的,并对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人文化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数学教学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计算、演练等方面的技能,而忽视了数学学科也具有人文教育的特点。实施新课改后,现行的教材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性,比如,阅读材料中经常会介绍一些中外著名的数学家,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还有一些资料是政治家、思想家等用数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性格及追求,这些都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奥秘,进而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更多知识的欲望和热情。

(三)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它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他们在新奇、有趣的数学知识的引导下,主动地、愉快的进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要让学生学会预习刚开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预习的提纲,让他们明白哪些是学习重点,哪些是学习难点,在听课时会着重注意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之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预习,让他们逐步学会归纳和整理预习结果。

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很多学生上课时会遇到“拦路虎”,但是他们不敢提问,生怕自己的问题会闹笑话,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表扬他们的发言,比如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等,教师都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发问。学生有了疑问,就会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在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得出结论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也能对某一问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甚至能够受到一定的启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三、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包括的定义和性质等专业术语比较多,而且表述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这不仅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困难,而且也给学生运用这些定义、性质等解答练习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些在教师看来很简单的内容却成了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抓好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来演示和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进而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当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某个概念的定义和性质时,学生可能会在思考时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不要马上进行指导而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演算、探究,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来帮助学生探究某一数学概念的实质。这种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的知识要比教师讲解和传授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帮助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手脑结合的习惯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思考不是简单的动脑,而是手脑结合,一是对概念、定理、法则等中的关键字词要重点勾画,对于难以理解的地方要做关键标注。二是实际应用类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在草稿纸上逐一罗列,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他們之间有何关系,都要做一番清理,要在头脑中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反思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时刻警醒自己的一种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对一节课自学表现的回顾。自学后,合上书,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收获,哪些疑惑,是由于以前的知识欠缺造成的,还是因为对新知识的不理解而产生,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与大家坦诚相处,这对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要培养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3]。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在学习中的自学能力。

作者简介:徐先兵(1977-),男,民族:汉族,籍贯:重庆市荣昌,研究专业和方向:高中数学。

参考文献:

[1]裴红冰,张国楚.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研[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2):94-96.

[2]张雅丽.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例谈[J].上海中学数学,2010(3):32-33.

[3]杨丽英.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1.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高中数学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