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

2018-09-24王爱平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王爱平

【摘 要】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这个阶段正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时期,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是决定着其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希望能够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加深,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转变,教学的目的不是在教上,而是在于学上,如何将“教你学”变成“我要学”已经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够学以致用,教师应将教学的目的放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都需要进行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在过程中找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小学数学是一门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的学科,这不仅是因为小学生的较小的年龄问题,而是因为数学本身相对其他学科较为枯燥和沉闷,需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究,自主学习的前提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内容有趣味更容易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在对知识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和讨论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减少了学生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上所受到的约束,改变了填鸭式、满堂灌式的课堂结构,突出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赋予了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不再有压抑的情绪,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分析

(一)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在预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教师应在充分熟悉当下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展开自主预习特意编排合适内容的特征,在学生展开自主预习之前,教师应为学生制定好预习导案,其中包含预习内容、目标、方法以及训练题目等,从而使学生的自主预习具有明确方法和方向,确保预习有效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就可在课前为学生设计好一个自主预习导学案,并在导学案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以及指出该堂课学习的重难点等内容,从而使学生在明晰的指引下有效展开自主预習。由于学生在学习该堂课前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相关知识,为学生展开自主预习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为学生制定自主预习目标为,通过自主预习能够准确的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设置题目‘155×21=?‘112×16=?等训练题目,让学生自主计算和学习掌握计算方法提高估算、推导和估算及口算能力。在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逐渐将有预习导案转变为无预习导案,让学生真正的独立展开自主预习并获得良好的自主预习效果,使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有效培养独自思考、分析和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实现有效预习,在数学学习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理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多个学科教学中获得普遍运用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该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多个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当前各学段各学科普遍运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合理及时的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推动学生多方面能力提升。对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其自主思考以及解决全新问题能力相对较弱,如果能够将他们合理的分成不同的小组形成一个团队,在团队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则能够有效推动其展开自主探究激发思考和学习的欲望,积极表现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活跃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然而,在组织学生展开分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应为学生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组织内展开积极的讨论、思考和探究发挥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采用激励性评价,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对小学生来讲,教师给予自己一句鼓励的话语和一个肯定的眼神就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原动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就算学生出现错误也不要批评,学生只要积极回答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念积极动脑思考就是好的表现,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从而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并给,对数学学科来讲,学习难度也将随着年级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必须重视学生数学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前提。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发现优点,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推动其不断发展和提高,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以高质量的展开思考和和探究。比如,在讲解‘因数与倍数这节课时,教师就可先为学生设置下述问题5×9=45,看这个等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又是谁的倍数呢?让学生对‘因数与倍数有一个初步的认知。然后在问学生:‘18的因数有几个分别是什么?,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有的同学很快就获得了准确的答案,而有的同学回答错误,或者没有找全。这时,教师应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赞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应给予鼓励,可以对其说:‘你的解题思路是正确的,再好好想一想,你一定能答对也可以让回答正确的同学来到黑板上为大家讲解解题步骤和思路,让学生的自主性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挥,最终全体同学都能准确的说出准确答案‘18的因数有1、2、3、6、9、18,真正的掌握和理解该堂所学知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背景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上,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不仅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极为有利,更加有助于学生其他学科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推动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魏翠萍.培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2(7):187-187

[2]刘后聪.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J].学周刊,2013(5):127-127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