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化教学提高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2018-09-24陈燕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多样化

陈燕

【摘 要】随着数学的发展,教师要从学科的特点抓住学科要点进行教学,计算就是数学的一个学科要点,根据低段小学生和教材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可以提高低段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多样化;低段小学生;数学计算教学

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拐棍”,如果不会计算,学数学就会寸步难行。而低段是学习数学的起步开始,所以其计算教学就尤为重要。多样化教学是指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可包括多媒体教学、动手操作实践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情景教学等。这里的小学低段是指小学一二年级。低段的小学生系统的接受数学计算不久,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其中的技巧,再加上计算内容枯燥无趣,低段孩子注意力又不容易持久。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积极采用多样化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培养低段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信心和能力。

一、在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计算活动的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它有着传统教学无法代替的优势。而作为有着多年教学经历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深知计算教学中的算理算法教学毋庸置疑是多么的重要,算理是计算的重点难点。那么在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让枯燥的计算内容以直观形象的画面显示,让抽象的算理以生动形象的动画过程展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思考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计算方法的讨论交流中来,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计算教学效果。形象直观的让学生获取计算知识,学会算理,掌握技巧,从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加减法中《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时,就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例题36-8= 首先以孩子们熟悉的直观形象的小棒图呈现出来,先出示3捆整捆的再出示6根单根的,表示36。让孩子直观看到要从6根中去掉8根是不够的。那么该怎么办呢?这就自然激起孩子们积极去思考,探究讨论想办法,然后课件动画展示孩子们想到的借十法:6根单根的不够,就从3捆中借一捆打开变成10根单根的,再和6根单根的合起来就有16根,这时再用16根减去8根就够减了还剩8根,然后再和刚剩下的两捆合起来就是28根。在“借一捆打开成10根单根的再与6根合成16根再减掉8根剩下8根”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直观看到“借十”的整个动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借十法”的算理,突破课堂难点,从而掌握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当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在计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出所需要的计算内容有针对性练习,既可以节省时间加快教学节奏、及时巩固新学计算方法,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外延伸和拓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二、让孩子在动手操作实践过程中体会算理,学会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学习是和具体实践操作分不开的,尤其低段教学更是注重直观教学,那么低段计算教学也不例外,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比较难的计算时,对于算理的理解和掌握就是重难点,如果只靠老師单纯的讲解,既无趣又难理解,经常是老师很投入的讲完了,看到的却是孩子们一片迷茫的眼神。所以这时候更应该让孩子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比如摆摆小棒、图形、水果等,抽象的算理一下变得形象直观,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理解算理就轻松简单多了,从而获取知识,掌握算法。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这一内容时,例题9+6=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借助摆小棒亲身感受:“从6根里面先分一根给9根凑成10根,再和剩下的5根合起来就是15根”这个凑十法的过程,然后训练边摆边说凑十过程来帮助理解算理,理解了算理也就掌握了算法。

所以,在低段计算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重视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教师也要注意不要流于形式,不要变成教学花样点缀。每一次的操作活动教师都要注意精心组织,关注学生操作实践的情况,并进行恰当的及时的指导。让操作实践真正为孩子们课堂学习服务,体现操作实践的教学价值。

三、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低段小学生学习能力弱,语言表达交流能力也薄弱,那么教师就要多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合作交流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最大限度促进自身和他人的学习交流能力。那么在计算教学中,尤其在拓展延伸的计算教学中,就更需要合作学习来讨论沟通交流多种算法或者较难理解的算理。通过互相质疑,互相补充,互相激励,学生思维之间产生摩擦,碰撞出火花,能够激发学生对算理知识的深化理解,扩展思维的深度和宽度,从而使理解更加深化、丰富、全面。

四、计算练习形式也要多样化,才能有效率的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提高除了充分深入理解算理算法,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及时的巩固练习,才能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所以计算教学课堂在学生学会了算理算法后,还得及时进行有效练习。而根据低段小学生年龄特点,练习形式不能太单一,单调不变的训练方法难免会让孩子们厌倦疲惫,而导致提不起计算兴趣和精神。因此计算训练也要多样化形式进行。利用游戏和比赛比如:开火车、找朋友、计算接龙、计算对抗赛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进行训练。小孩子喜欢老师夸奖认可,又喜欢争第一,教师要巧妙利用孩子们这种心理进行多样化计算训练,提升低段学生的计算热情,从而提高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之,多样化教学是课程改革中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计算教学知识的特点,就更加需要多样化教学来激发低段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促进孩子们积极思维积极交;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计算算理算法;使孩子们的计算思维能够得到拓展延伸,严谨全面;从而使低段孩子们的计算能力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多样化
素描课堂教学探究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