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CS动机模型视角下大学啦啦操教学理论研究

2018-09-24杜焱鑫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摘 要】为提高大学啦啦操动机教学的质量,提高大学生在啦啦操教学中的学习效率以及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的教学效率,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本文利用ARCS动机模型结合以往的参考文献和相应的逻辑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大学啦啦操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手段。以强化在大学啦啦操教学中漏洞及教学理念,并根据ARCS教学模型的理念建立一种适合啦啦操教学的模式,完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ARCS动机模型;大学啦啦操;教学理论研究

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好的学习动机能使得学生能够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来。ARCS模型是美国教授凯勒在动机与教学设计提出的一个理论模型体系。ARCS模型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融合多方面的教学理论使得其在教学设计中的能够更好的应用。大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人才教学,在高校啦啦操的教学过程中通过ARCS模型建立学生的学习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动机的形成,创新啦啦操教学的模式,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提供相应的教学模式基础。

一、ARCS模型分析

ARCS模型是凯勒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综合期望,经验,评价和环境影响的一种理论体系模型,其主要分为个人能力,主动学习和外界环境,其中个人能力主要包括好奇心,期望,动机这三个部分。主动学习中付出的知识,技能和才能与主动学习中的效绩相连。在最后的认知评价中的学习效果影响到主动学习的满意程度。其中满意程度又促进个人学习,这是人的一个内在的学习动机,其中有外界努力,相互促进的过程。人的学习动机又有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动机,学习,反馈奖励这三方面的设计和管理。因为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人为可控变量,在进行努力的时候,可以对动机进行设计管理,从而使其达到相应的绩效。在实现绩效的时候,又可以通过学习的设计,管理促进绩效的产生,产生相应的绩效之后就会有一定的满意程度,绩效的个人满意程度影响到个人的学习动机,如果绩效达到学习动机中的预期效果就会使得个人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个人的学习。这一个体系就是ARCS模型,本文就从这个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大学啦啦操学习的教学研究。

二、ARCS模型中的动机研究

ARCS模型中的学习动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注意关联自信和满足。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第一点就是注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个学习的目标产生兴趣,也正是这个学习过程,引起注意,是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也是激发学生在学习时候兴趣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可以采用的主要策略就是利用新奇的事物引起、激發、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个过程将其引导到学习中来。

第二点就是关联,关联指的是将学生在第一步产生的兴趣。通过教学目标联系起来,使得整个教学目标有目的性和积极性。在教学的时候教学老师应当设计设一定的教学目的使学生产生兴趣。进行有目的的学习,通过学习达到目的,这个过程机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这就是目的的关联性。关联性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着重体会学生的感受,将学生的感受关联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自己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进一步被激发。

第三点就是自信,自信指的是在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之后,对完成学习目标有信心,有能力去完成这一项目标,自信心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项动力,有信心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因此在自信这一步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信心,使其动机得到加强。在教学过程提高自信的一项手段就是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因此老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应当选择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来挑战。太简单的学习任务会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动机,而太过困难学习任务,又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第四点就是满足,是指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并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自我激励反馈。在满足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新的学习动机,通过这种反馈的情况,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动机不断加强,不断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学习更加的深入。获得满足感的时候会将学习目标与预期评价相比较,如果学习目标高于预期就会获得满足感,如果低于预期目标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制定的预期目标应当适当降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ARCS评价下的啦啦操教学评价

(一)ARCS模型的理论实践化

这个模型体系是一种教学型的设计理论,在进行啦啦操教学的时候,应当将啦啦操的教学特点和相应的方法组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啦啦操教学动机模型。从啦啦操的实践教学中进行相应的研究,使得教学的时候能够将实际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ARCS模型的研究和时实践的不断尝试,使得啦啦操教学在其中找到相应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以促进教师在啦啦操教学中不断改进相应的教学方法,获得更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二)引导教学

ARCS模型器有一个相应深厚的理论基础,当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而不能应用于实践时候,可以通过这个模型进行相应的分析,以规范一个新的模型。对于青少年的学习而言,在一个规范的啦啦操教学模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效率。同时通过ARCS模型的引导教学,能够引导老师不断改进教学的方法,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老师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和与实际结合的教学,在大学啦啦操教学的程序化中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在啦啦操教学中应用ARCS模型构建相应的学习教学,通过ARCS模型在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对其进行诊断,以确定教学的方法是否存在错误情况。ARCS模型能够根据相应的啦啦操的教学规律,设计出适合于啦啦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同时根据模型可以预测学生可以达到的学习效果。因此通过ARCS模型分析这个过程中可以确定教学方法的不足以对整个教学过程加以相应的控制和调节,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杜焱鑫,女(1986—),湖北宜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参考文献:

[1]陈丽凤.2014版国际啦啦操竞赛规则视角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要素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2):369-370.

[2]杨凯茵.双人街舞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分析——以2016年世界WUCC啦啦操锦标赛冠军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36):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