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德育教育如何适应形势不断创新

2018-09-24张源杰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新形势创新

张源杰

【摘 要】学校德育教育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品质教育,其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生的德育教育更为重中之重,因为作为未来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人生观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比较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新形势;创新

德育工作不管在什么学校,都应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它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催化剂。近年来,随着各学校在我国社会上的地位恢复到日渐重要的位置,其德育工作也逐渐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各个学校的学生普遍带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本文在结合学校学生的一些特点的基础上,简要讨论如何创新开展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

一、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充满变革的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的发展,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以图文并茂、形声俱佳的方式,冲破地域、时间、文化水平的限制,向人们迅速生动地传播各种信息。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的多元文化具有极大影响力。互联网开阔了青年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信息来源的渠道和空间,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由于网上信息的良莠不齐,封建的、迷信的、腐朽落后的、消极的、色情的、暴力的内容也随着网络的传递扑面而来。

人们不断地像改换时装一样更换思想、观念和行为。社会现状特点无不影响着我国青少年学生,传统的、单一的、主导的道德价值观念已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道德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学校德育受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学生家庭内部环境的巨大的影响,同样面临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二、中职学生现状及特点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由于自制能力的不控制性,某些青少年因发生一点小矛盾,就采取暴力解决,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打架斗殴。思想情绪不稳定,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学习态度,导致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个别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厌学人数呈逐渐增多趋势。

(二)家庭教育严重不足

据学校初步调查表明,在校生问题多的学生中,很大程度受到的家庭教育严重不足。

首先是个别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不少家长受20世纪末期打工思潮的影响,人们不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缺乏正确的价值观、育人观,还是老观点“棍棒出孝子”,动不动就打骂子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次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娇气、任性和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独立意识和同情心、孝敬心,形成懒散作风。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要完成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教书就必须育人,要责无旁贷地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和深度。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逐步树立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立、自强、自主、自信性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积极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面临的课题。自己认为中职教学实施德育教育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职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学习《中职学生守则》、《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怎样教好人,就是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把德育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教师应以的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对学生健康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职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控制和调节情绪。

(三)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职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进而达到逐步形成其思想品德,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活动,也就是说塑造学生的心灵。

(四)加强教师的德育素养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教师的地位不可忽视,因此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理念进行及时更新和优化,对课堂教育的作用要引起必要的重视,从而将其作为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在课堂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在学科的内容设置中相应的结合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更快、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以便进一步促进其行为方式的规范和提升。

(五)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选择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选择,这样学生对德育知识才能进行接收,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合理选择,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更好的德育教学的效果提供有效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和探讨,通过大家的齐抓共管、共同努力,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指导,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让每一位中职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参考文献:

[1]顾祯.如何创新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J].文教资料,2015,214(4):131-132.

[2]潘来宽,刘虹谷.微博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新思路[J].新课程?小学,2014,34(2):2-2,3.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新形势创新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