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资源与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整合

2018-09-24刘奋翼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

【摘 要】教材影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现状,以普特英语听力网为例,探讨网络资源与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整合与优化,旨在构建立体化教材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成效和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网络资源;听力教材;普特英语听力网;整合与优化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教育部门提倡并强化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以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解决中国英语教育长期以来面临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和“费时低效”等问题。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和教材的话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与关注。刘丹齐(2014)希望能改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赵光慧、張杰(2013)认为目前缺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材。自二十世纪80年代Henry Holec正式提出“学习者自主”概念以来,自主学习也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在外语研究领域,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的重点由传统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并关注教材的编写与研究,但是目前在教材的编写和研究方面,国外大学的外语教材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自主性和系统性不足等问题(盛译元,2013)。新时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可整合丰富优质的网络资源,构建线上线下交互的立体化教材,推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成效。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现状

现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国内外社会对外语人才在质量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背负就业压力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具有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无疑会为顺利求职增加重要筹码,因此英语听说能力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课程的核心和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教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市面上现有的英语听力教材良莠不齐。首先,部分听力教材存在应试内容输入多、素质内容输入少的问题。在现有考试制度下,分数是衡量学习成效的主要标准,课堂成了应试教育的练兵场,教材成了练兵的重要武器。本应旨在培养综合素质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却成为了各听力考试题型和技巧的操练模板。蔡基刚(2010)指出不少大学英语教材在编写内容和形式上轻素质,重应试,部分教师的教学重点倾向于等级考试、考研或考托福、雅思等,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其次,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普遍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各类听力教材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表达法和句型等多加强调,却忽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内涵的输入。尽管近年来,部分听力教材也提出要借助英语影音资料,从历史、风俗和艺术等方面增加听力材料的文化输入,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再次,大学英语听力教材对学生的标准化要求多、个性化设计少。单一并统一的纸质教材已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学生的学习诉求。

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来看,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尤其是听力教材,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相去甚远,无法完全满足21世纪对具有良好外语素质的全面人才的要求。只对听力教材做“换汤不换药”的改编是远远不够的,现有的英语听力教材有待更新和补充,与听力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素材也应使其日趋成熟。

二、网络英语学习资源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迅速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网络也进入了英语学习的领域,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崭新的环境。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数量庞大、渠道多样、内容各异的英语听力资源,并且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加以任意的资源组合,打破了传统而封闭的线下学习空间,增强了英语学习的开放性。网络英语学习资源不仅能使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得以更大地发挥,还能更多地建立起网络环境中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哪怕是相隔千里之外的交流,使得不同对象参与到线上英语学习的交互活动中来,改变了以往英语学习活动中的单一性,增加了英语学习的多样性。

在笔者数年线上线下交互的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普特英语听力网站(www.putclub.com)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为学生们提供了自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普特PUT是指Postgraduate Students, Undergraduate Students和Teachers,创建于2001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英语学习网站之一,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英语听力训练社区。普特英语听力网站的内容十分广泛,旨在为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提供最新最全的英语学习资讯、资源和教程等,并提供最完善的英语学习解决方案和学习工具,该网站论坛是一个练习听力的极佳场所,论坛里每天发帖1000多个,95%是与听力学习相关的听写帖和讨论帖,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张露萍,2015)。这个网站凝聚着具有共同奋斗目标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相关教师,坚持以听力核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听力氛围。

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能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从整体上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但是互联网虽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条件,却还不能达到普及的程度。此外,虽然网络听力资源丰富,但不同的学习资源呈网状连接。就普特英语听力网而言,其知识结构体系完善,评价系统规范,但多样的资源和丰富的模块其势必造成学生的选择困难症,分不清重点和主次,茫然不知哪些听力学习材料适合下载或使用。因此,需要有教者的介入和引导,结合线下的听力教材,帮助选择适合的线上听力资源,进行系统化学习,避免在听力学习路上绕远路。

三、构建听者、教者与教材因素相匹配的立体化教材

整合网络资源与听力教材的可行性。网络环境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应关注学生的多样性与特殊性,按照“目标”——“能力需求”——“教材”的思路,为学生选择或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利于他们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的教材。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来说,获得优质的听力教学资源是提供高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网络资源具有内容多元化、集成化、语境化、互动化的特点,为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开发和运用提供了便捷而功能强大的新工具。笔者将普特英语听力网站的线上资源与线下的纸质听力教科书加以整合和优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信息量大、知识新、多样性、更新快的优势,解决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材在教学内容设定和选择方面,面临的想要突破却苦无优秀的英语听力资源的尴尬。这种整合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听力教材模式,将个性化资料与统一化教材相融合,将网络资源与实体教科书相结合,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整合优秀的网络英语听力资源和训练模式,从听力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出发,提高网络生态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效率。

听者(学生)因素与教材因素的合理匹配。一个学校或一个班是由许多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起来的,仅仅按照传统的纸质教材来讲授统一的内容,布置统一的作业,实行统一的考核标准,其教学难度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不同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潜力倾向和心理特质等听者因素,综合考虑相应的教材因素,如听力材料的文本长度、语音语速,词汇语法、文体特征、信息的组成排列方式、听力任务的不同类型以及学生对听力话题的熟悉程度和感兴趣程度,从而选出两个因素匹配度最合理网络听力资源,与传统纸质听力教材进行優化整合。例如,以普特英语听力网站为平台,首先解决听力资源的选取问题。该网站中备有“视听在线”、“多主题听力”、“英美剧学习资料”、“VOA慢速”、“VOA常速”、“新概念精精听”等各不同难度的训练模式,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时尚等各类主题,其不同的难易度能同时顾及英语程度较差学生的信心和英语程度较好学生,学生们愿意学,坚持学,甚至主动学。此外,网络英语资源具有语言典型、实用,氛围轻松、幽默等特点,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练习英语听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证英语听力练习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教者(教师)对线上线下教材资源的整合和对听者的引导。首先,教师应注意听者(学生)因素和教材因素的合理匹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及情况,选择难易程度与之相匹配的线上听力材料,结合线下听力教材,灵活地组织听力活动,避免学生对网络资源不加区别地一把抓,为其量身打造真正适合的立体化英语教材。同时,对于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的英语听力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注意力分散等问题,教师应予以关注并解决。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将传统的纸质教材的学习任务与相关的网络资源相融合,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训练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从而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应对新的听力任务。其次,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一、坚持课堂热身。在每次课的开始阶段,结合本单元纸质教材的教学任务,合理利用普特英语听力网站上相关的幽默笑话、时新话题,以及生动的音频、视频或动画资源为热身的材料,快速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二、坚持课后拓展。提出三、四个问题建构起每单元的主要知识框架,引导学生浏览和选择相关的网络资源,并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整理成图文并茂的书面报告,并在单元授课总结阶段,对该单元话题进行师生间、生生间互动性的成果展示,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三、坚持有效交流。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或习得的经验,贴到网站的学习论坛上,与更多的英语学习者进行沟通交流。教师也可在论坛上关注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他们的错误,扩大他们的知识储备,有效地避免单一的线上教学或远程教育中非实时交互可能产生的不利于情感传递和不利于协作学习的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听力学习。

整合网络资源与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能丰富语言学习环境,实现英语信息的大量输入,是线下纸质教材的有效补充;能激发学生对听力课程的兴趣,线上线下的交互活动大大提高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形成以立体化教材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

四、结语

英语听力教材不应只是训练考试技能的工具,而应是把广博的国内外文化纳入自我世界的桥梁。只有不断地深化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改革工作,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现实需求。网络资源与大学英语教材的整合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英语教材的本质,尤其是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构建从传统教材走向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材,能促使听力教材的授课理念、载体形式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并能吸引教者积极参与到这种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中来,对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基金项目:2015年福建江夏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批准号:J2015B009;2017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外语教改科研专项),项目编号:JZ170087。

作者简介:刘奋翼(1981.9-),女,福建福州人,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06)

[2]盛译元.美国高校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05)

[3]赵光慧,张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个性化、学科化、中国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06)

[4]刘丹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网络生态环境优化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1)

[5]张露萍.普特英语听力网的专门性分析[J].科教导刊.2015(08).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
知识组织理论下图书馆网络资源发现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基于SDN的分片网络资源编排系统设计
网络资源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
基于预测的虚拟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日本网络资源存档项目实践研究
在线社交网络资源评论关系超网络演化模型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优质网络资源 促进数学课堂优化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