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2018-09-24宋美芳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新时代高校

宋美芳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開展,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各高校的生源数量普遍增加,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增添了不少的难度,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管理工作究竟应该怎样开展,是我们必须要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对策

自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各高校的生源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因为学生的管理工作较为琐碎,再加之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众多辅导员对于学生的管理问题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细致的做好对每一位学生的管理。但是学生若是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也背离了高校育人成才的教育初衷,因此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率是高校当下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下文将在分析大学生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管理现状

大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在经过一个阶段的艰苦时期后,学生的意识思想都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很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下自甘堕落下去,也可能无法抵挡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的诱惑而走上人生的歧途,因此学校对于大学生的管理依旧不能忽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的生源数量都逐年增加,并且生源质量良莠不齐,也为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结合当前我国众多高校的实际管理情分析,当下我国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存在以下现状:一是学生数量较多,对于学生的管理无法做到事无巨细,对与学生的管理只是一些表象的管理,例如课堂纪律、到课情况、卫生情况等,但是除却这些管理对于学生的其他信息一概不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校外的一些社会经历等均一无所知,导致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学校无法给学生及时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误入歧途。例如近年内经常会报道有在校大学生误入传销组织,出现这样事情与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关,更与学校对学生的疏于管理有关。可以说在某一程度上学校对学生采取冷漠式的管理。二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学生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也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网络中的信息参差不齐,学生受网络中不良信息的毒害,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抵触心理,但是在此背景下,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仍旧没有改变,依旧使用老一套的给管理理念对学生进行说教,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无法产生认同感,使得学校的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二、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管理效率措施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管理

大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高学府,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必须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相一致,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贯彻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走进学生,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管理工作的目标,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管理应该体现出人性化的管理,而不应该是放养式的管理、冷漠式的管理。尤其是对于辅导员来说,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的管理者,也是学生遇到困难时求助学校的首要途径,因此高校的辅导员应该肩负起管理学生的重任,不仅管理学生的学习,也关心学生的生活。在平时的管理中,都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学生做朋友,学生会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倾诉给辅导员,辅导员及时的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与教育,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学习与生活中的难关,帮助他们更好的走向成熟。

(二)实行理想教育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阶段的学生普遍会存在迷茫的心理。经过了高中快节奏,集中化式的管理与学习,面对大学期间的空闲时间的变化以及课程的改变,学生往往不能及时的找到学习与生活的正确方向,长时期的迷茫会导致学习与生活的散漫,会将自己的目标降低,最终导致在大学期间里碌碌无为,因此笔者认为大学期间对学生实行立项式的教育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里的理想并不是说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医生或是成为一名老师那样的理想,而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解学生的精神变化以及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起一个目标,让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尽快的找到生活的重心,让精神与意识回到正轨,能够在大学的学习中自立自强,不至于因为精神的空虚而做出非法乱纪的事情,在这里我们将这种精神的充实暂且称之为理想。因此辅导员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也可以通过利用国家的政治方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因为大学生的迷茫与焦虑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对自己未来的迷茫,比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因此辅导员完全可以利用积极向上的政策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指明方向,在日常的管理管理工作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宣传理论,通过对理论的学习,让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通过信念的指导让学生树立起学习与生活的方向。

(三)管理工作者提升管理能力

“以身作则”四个字是对教育的最好诠释,因此高校的辅导员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者必须经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修养与能力,通过高尚的人格品质与工作能力,让学生认可与尊重。高校的辅导员必须在文化学识、文明礼貌、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等各方面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起榜样,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学生认可与接受学校的管理,通过日常的管理,在潜移默化间规范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学识、高能力的新型综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不论是在师资水平还是在高校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学生的管理方面仍存在欠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学生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宁晖.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5):34-35.

[2]黄娟,李红丽.新时代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4(09):141.

[3]孙晓莉.网络时代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0):200-201.

[4]白海龙.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新时代高校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