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要唤醒年轻人的科学梦

2018-09-22牛瑾

发明与创新 2018年21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明星年轻人

文/牛瑾

新闻事件:最近,微博推出了明星V+会员服务。在这个服务渠道下,有明星半夜上传了些付费照片,交60元/半年的会员费就能看清晰图片。大量粉丝迅速响应并买单,一夜间为其带来近500万元的收入。

对此,一大批忧心于中国的孩子还能不能有科学梦的人不淡定了。他们担心青年人失去了科学梦,生怕科学在对娱乐明星的追逐崇拜中被挤进不起眼的角落。

这份忧虑来自不容乐观的现实。与各路娱乐明星带来的轰动效应相比,中国提出并牵头组织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科学大事,在微博上、在青年中的关注度比较低。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将决定未来的国民科学素养水平。如果他们对科学的敬畏与想象力都缺失了,对超前的、根本性的科学研究提不起兴趣了,我们解决全球关键科学问题的后备人才在哪里?由他们掌控的世界又将变成什么样?

但现实并没糟糕到无可救药。实际上,年轻人骨子里有极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内心有潜在的科学探索精神,缺乏的是发现世界的渠道。只要渠道打通了,一切皆有可能。“月球车玉兔”微博以拟人化口吻播报探月计划,并与网友亲密互动,吸引无数人关注就是最好的例证。

这也点明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传播科学的方式。只要传播科学的方式有足够的吸引力,年轻人会为之沉迷,他们心中沉睡的科学梦会被唤醒,并释放出巨大的创新潜能。当前,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及其丰富多元的应用填满了年轻人的时间,他们更习惯或愿意通过虚拟世界去了解现实世界。既然如此,不妨借助这些虚拟平台增加科学传播的趣味性、有效性,减少年轻人对科学内容的隔膜感、距离感,激发其投身科学的热情与活力。

具体来说,基础教育阶段是强化科学传播、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阶段,此时,要以中小学校为主要阵地,利用高端科研资源改革创新科学教育与教学课程,以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学习实践能力为主,不断完善科学教育体系,让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渴望、对探索的兴趣,在内心深处树立起科学精神。

此外,培养科学素养还要强化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与延续,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避免他们难能可贵的科学火花被应试教育下沉重的文山题海所熄灭。

年轻人科学素养的引导与培养还需要跨界联动,企业、科研院所及科技馆、天文馆、博物馆等机构要发起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活动,共同构建青少年认知和探索世界的基础设施。

同时,科学素养的引导与培养也离不开网络科普的顶层设计。单独、分散、零碎的网络科普形式很难在内容繁杂的网络中吸引更多受众,必须静态、动态多种形式一起发力。

尽力播撒科学的种子,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因为,只有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个民族才有希望,我们距离科技强国、创新型国家才会更近一步。(据《经济日报》)※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明星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