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狄拉克奖公布,华人科学家文小刚获奖!

2018-09-22

遵义 2018年17期
关键词:物理学家物理学比特

2018年8月8日,ICTP宣布将2018年狄拉克奖授予3位物理学家,MIT著名物理学家文小刚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狄拉克奖章是在1985年为纪念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Dirac)而设置的年度性奖项,是国际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领域的最高荣誉。

华人科学家文小刚是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的外孙,1977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就读本科,后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目前为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2018年5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量子霍尔液体、高温超导体、拓扑序/量子序及新的物质态,基本粒子的起源的方面的研究。2016年美国物理学会宣布,文小刚获2017年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巴克利奖。

ICTP对文小刚的评价是,他率先提出了拓扑序这一理解量子系统的新概念。他发现了拓扑序蕴含不同寻常的边界态,建立了描述边界态的手征自旋液体理论。发现了朗道范式在描述量子霍尔效应时的局限性。他揭示出拓扑序与量子纠缠之间的深层联系。最近,他还引入了对称保护拓扑相等概念。这些都与量子理论领域中的反常现象有很紧密的联系。

文小刚曾在接受中文媒体采访时提及,“拓扑序”这一概念的提出即一种新的世界观。他提出,量子比特和量子纠缠,这两种东西构造出我们丰富的世界。万物(基本粒子包括空间)源于量子比特,空间就是由量子比特组成的海洋。基本粒子则是量子比特的波动漩涡,基本粒子的性质和规律起源于量子比特海洋中的量子比特的组织结构(即量子比特的序)。

在普林斯顿大学求学期间,文小刚在理论物理学家爱德华•威滕的指导下学习高能物理的超弦理论。后来,他与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施里弗、弗朗克•韦尔切克、徐一鸿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1987~1989年)合作,并将自己的研究领域转变为凝聚态物理学,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由大量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凝聚态的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的一门学科。凝聚态态物物理理学学是目前物理学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文小刚曾说过:“基础科学的目目标,是开拓知识的疆界,把未知变成已知。所谓的未知就是连名字、连问题都没有的未知。做科学研究,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还有没写出来的理论,还有没有名字的未知。这些才是创新研究的目标。”而他本人,也一直在科学的道路上,身体力行践行着这一格言。

猜你喜欢

物理学家物理学比特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点击物理学中的质量
弗里曼·戴森 当代罕见的数学物理学家和思想家
美食物理学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异同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比特币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