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通道及软通道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比较

2018-09-22李迎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7期
关键词:穿刺针颅骨引流术

李迎辉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 大理 6721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情危急,发展较快,若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患者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过程中,微创引流术为常见术式之一,包括硬通道微创引流术以及软通道微创引流术[1]。为比较硬通道及软通道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我院对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2]:所选入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过头颅CT、核磁共振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

排除标准[3]:出现休克者;不符合手术指征者;存在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存在精神疾病者。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以及B组,每组各65例。A组当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为41~76岁,平均年龄为(63.2±5.1)岁;B组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为42~74岁,平均年龄为(62.7±4.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采取硬通道微创引流术治疗,采取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清除套装( YL-1型,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有限公司生产)行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按照 CT 检查结果,靶点为最大血肿层面的血肿中心,经靶点行矢状线垂线,反向延长头皮的交点,即穿刺点。按照 CT 测量值、头部体表标志选取合适长度的穿刺针,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手术:常规铺巾消毒,给予2%利多卡因局麻,切开头皮约0.5 cm至颅骨,然后将穿刺针在电钻上固定好,通过电钻的动力驱动,穿透颅骨外板以及颅骨内板钻透,并在有落空感以后,将钻芯拔除,然后将塑料针芯装上,慢慢推至血肿腔,将帽盖拧好,连接侧管,使用5 ml的注射器进行抽吸,抽吸血肿量为30%~50%,如血肿抽吸达不到30%把血肿粉碎器插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然后通过侧管,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4ml+尿激酶4万单位配成的血肿溶解剂,夹闭 2~4 h以后,开放引流,血肿冲洗液化引流每天需要 1~2次,CT 复查结果显示,血肿大部分清除后,将穿刺针拔除。

B组患者采取软通道微创引流术治疗,定位方法参照硬通道组,按照 CT 检查结果,将颅表以及血肿中心长度计算出来,标记于硅胶引流管。在部浸润麻醉下进行手术:常规消毒铺巾,给予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切开头皮约0.5 cm至颅骨,快速颅骨穿刺锥穿透颅骨,并在有落空感以后,将颅骨穿刺锥拔除。将带针芯软通道引流管于穿刺孔植入直达血肿位置,然后拔出针芯,使用5 ml的注射器进行抽吸,抽吸血肿量为30%~50%,如血肿抽吸达不到30%则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4 ml+尿激酶4万单位配成的血肿溶解剂,夹闭 2~4 h 以后,开放引流,血肿冲洗液化引流每天需要 1~2次。

1.3 观察指标

术后通过CT复查判断患者血肿清除状况,对比两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采取NIHSS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价,NIHSS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4]。

1.4 疗效判定

基本痊愈[5]:NIHSS评分下降幅度为91%~100%;显效:NIHSS评分下降幅度为46%~90%;有效:NIHSS评分下降幅度为18%~45%;无效:NIHSS评分下降幅度低于18%。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采取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A组(n=65) 21.33±3.78 10.11±2.14*B组(n=65) 21.45±3.84 12.33±2.26*t值 0.180 5.751 P值 0.858 <0.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情况对比

A组血肿完全清除率为52.31%(34/65);B组血肿完全清除率为30.77%(20/65),A组血肿完全清除率较对照组更高(χ2=6.209,P=0.013)。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A组水平较B组更低(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A组总有效率(96.92%)较B组(86.15%)更高(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为高血压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较快。以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以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主,该术式尽管能够彻底清除血肿,但对患者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6]。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以微创手术为主。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相对便捷,手术创伤小,预后较好[7]。

本研究中,A、B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了硬通道微创引流术及软通道微创引流术治疗。从结果来看,A组血肿完全清除率较B组更高(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A组水平较B组更低(P<0.05);A组总有效率较B组更高(P<0.05),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8-9]。由此可见,硬通道微创引流术较软通道微创引流术更具优势。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密闭性较强,可进行抽吸、冲洗、粉碎液化、穿刺、引流等多种操作,且负压抽吸管腔不会出现塌陷现象,血肿抽吸效果较优[10]。在硬通道微创引流术中所使用的穿刺针(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可固定在颅骨上,其特殊结构可对固态、半固态血肿产生切割作用,能够更为彻底地清除血肿。另外,借助血肿粉碎器可促进血肿液化排出,可有效降低颅内压[11-13],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综合来看,硬通道软通道微创引流术较软通道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更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密闭性,血肿完全清除率更高。

猜你喜欢

穿刺针颅骨引流术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疗效观察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