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定位下改良型旋扳法治疗椎体旋转型腰肌劳损疗效观察

2018-09-22陈秀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7期
关键词:扳法劳损棘突

陈秀宇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1],多因劳累或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所致,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其疼痛特点为劳累后或弯腰后疼痛加重,休息疼痛减轻,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2]。临床存在相当比例的腰肌劳损合并腰椎椎体旋转,传统单腿式腰椎后伸扳法疗效不尽如人意,为提高椎体旋转型腰肌劳损患者疗效[3],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椎体旋转型腰肌劳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改良型旋扳法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84例临床确诊的椎体旋转型腰肌劳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42)给予改良型旋扳法治疗;对照组(n=42)给予单腿式腰椎后伸扳法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均知晓病情及研究;(2)符合椎体旋转型腰肌劳损诊断标准;(3)无严重并发症者,无明显骨质疏松者;(4)依从性良好者。本研究所选病例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基础手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手法治疗:首先触诊确定劳损肌群,探寻压痛点。(1)双侧骶棘肌放松:由上至下沿双侧骶棘肌施滚法及掌按揉,每次5~8 min;(2)劳损肌群及痛点重点手法:针对劳损肌肉及痛点点按弹拨,每次8~10 min;(3)腰部重点俞穴(肾俞、大肠俞等)拇指点揉,每次3~5 min[4];(4)按压棘突:双掌根叠加于患者腰椎棘突,在患者呼气末垂直向下按压棘突,力道以患者舒适为度,每次3 min;(5)膀胱经按压:用拇指由上至下反复点按双侧膀胱经(1.5和3寸线),每次3~5 min[5]。

1.2.2 单腿式腰椎后伸扳法 对照组患者再给予单腿式腰椎后伸扳法:患者取俯卧位,施术者左手掌根置于患者腰部棘突,右前臂内侧置于患者对侧大腿远端前侧中下1/3处,然后沿着腰椎额状面缓慢抬高对侧下肢,待腰椎后伸至扳机点再次做一个快速提拉动作。左手同时沿着棘突方向垂直发力,推压棘突[6],视情况而定,左右手可互换。

1.2.3 改良型旋扳法 观察组患者再给予改良型旋扳法:首先通过腰椎X片(正侧斜位片)确定椎体旋转节段,旋转角度、椎弓的稳定性。操作:以L5逆时针旋转为例,患者取左侧卧躯干顺时针旋转位,右下肢屈髋屈膝,左下肢伸直,施术者A立于患者背侧,双手十指交叉固定于右侧肩部或腋窝,起固定躯干作用;施术者B面对患者站立,右掌根紧贴L4棘突,左肘屈曲置于右侧股骨大转子外侧垂直向下轻按,在扳机点范围内反复小范围旋转L4/5关节,待患者呼气末左肘突然垂直向下按压股骨大转子外侧,旋转超过扳机点立即卸力,此过程可能听到一个或多个关节弹响。然后嘱患者仰卧休息5 min。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无效:治疗后腰部疼痛及腰椎活动度无改善甚至加重;一般:治疗后腰部疼痛及腰椎活动度改善,仍存在疼痛及活动受限;有效:治疗后腰部疼痛缓解,腰椎活动正常[7]。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改善率对比[n(%)]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腰椎旋转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椎体旋转型腰肌劳损是由于腰椎生物力学失衡出现关节囊松弛、关节紊乱、腰部肌肉力量不平衡等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椎体旋转,引起腰部肌肉长期处于异常解剖位置形成的腰部肌肉疼痛或腰部活动受限[8]。劳损的肌肉失去对腰椎关节保护,椎体旋转可进一步加重,当然,椎体旋转后亦可使原本处于正常解剖位的肌肉长期呈异常解剖位,进一步加重腰肌劳损,形成恶性循环[9],因此,治疗椎体旋转型腰肌劳损关键在于同时解除椎体旋转及肌肉劳损[10]。 通过解除软组织痉挛、粘连,调整关节紊乱,纠正椎体旋转等,重新构建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达到止痛和恢复关节活动度的目的[11]。

传统单侧腰椎后伸扳法只能纠正腰椎前后错位,而不能解除腰椎旋转。而改良型旋扳法采用了对抗腰椎椎体旋转的侧卧旋转体位,通过传统手法刺激气血运行,产生热效应,加快气血流动,防止气血凝滞达到缓解腰部软组织僵硬及劳损的作用,再利用改良型旋扳法纠正椎体旋转及前后滑脱,使脊柱各关节位置恢复正常解剖位置,不仅止痛治标,更能纠紊治本[12]。

当然,我们更应该究其腰肌劳损之根本,多与其工作性质、生活习惯、坐姿、劳动强度有关,简言之,本病由不良用腰习惯形成,若未从根本上纠正患者不良习惯,再次出现椎体旋转及腰肌劳损几率极大,因此,要达到治愈椎体旋转型腰肌劳损,健康教育是基石,养成良好用腰习惯是预防本病再发的根本。综上所述,改良型旋扳法治疗椎体旋转型腰肌劳损效果显著,既可止痛治标,又可纠紊治本。

猜你喜欢

扳法劳损棘突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颈部扳法所致关节弹响在治疗颈椎病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搓腰
——壮肾
论按摩手法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慢性劳损的应用
热疗并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劳损78例
腰椎扳法的研究进展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
手法联合活动牵引治疗劳损性上腰痛120例
俯卧位治疗颈椎病体会
按摩治疗49例跖筋膜劳损的疗效观察